恭王府是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曾先后作为和珅、庆王永璘的宅邸,清咸丰元年,恭亲王奕訢成为宅子的主人,恭王府的名称也因此得来。恭王府及花园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故有“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
可以说,恭王府的设计是仿故宫的,但又有自己的特点。恭王府采用中轴线加两翼的建构方式,中间是银安殿和嘉乐堂,主要为祭祀之用。西路的四合院落较为小巧精致,主体建筑为葆光室和锡晋斋。葆光室现在已经改为恭王府的三位主人与和孝公主的介绍。从和珅一生的简介来看,撇开他的贪,其实他真的是一个很有才干的人,他从事过的职位很多,也做出了一些成就。正因为得到乾隆的赏识和器重,和珅才有了施展才能的舞台,但因为得到乾隆的“宠爱”,他的权欲和贪欲不断膨胀,最后被赐死,真可谓“成也乾隆,败也乾隆”。孝和公主是乾隆的十公主,她下嫁给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这下和珅就和乾隆成了亲家,这关系可不一般。
锡晋斋即为恭王府“楠木殿”,殿内雕刻皆为楠木所成,是和珅仿紫禁城宁寿宫式样。府邸最深处建有两层的后罩楼,又称藏宝楼,其后墙一共有44个什锦窗,相传和珅可以根据窗户的形状,来对应宝物的种类。站在后罩楼高高的围墙旁,不得不佩服建筑的工匠,44个窗没有一个的形状是相同的,没有一个的花式是一样的。
园区内“西洋门”、“福字碑”、“大戏楼”合称恭王府三绝。西洋门是仿照欧洲的样式建造的,但又融合了中国元素,可谓中西合璧。府内满园“福”字。多达一万多个,与康熙“福字碑”共同组建恭王府“福”文化。大戏楼简直就是现在的一个小礼堂,简直比皇帝家的还奢华。
后花园和故宫的御花园也有几分相似,两相比较,我更喜欢恭王府的。花园里种了竹子和芭蕉,这两种植物是文化人的象征。相比故宫的权本位意识,恭王府多了点文人的气息。
恭王府就是一座缩小版的故宫。
藏着福字碑的秘云洞 后花园 西洋门 后罩楼的窗 恭王府的家具都喜欢镶嵌亮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