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观点在社会一直引起很大的争论。一部分人认为,这个观点是许多商家给父母制造的焦虑。不能因为父母相互攀比,让孩子失去了原本快乐的童年。但也有一部分人认为,这就是社会的现实。
回到现实生活中会发现,“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点是一直存在和成立的。而且不仅在中国成立,在美国也成立。很多孩子在出生时,差距就已经形成。有的孩子是坐着飞机直奔终点的,而有的孩子是赤着脚跑向终点。
富人阶层的孩子一出生,就享受良好的生活环境、优质的教育资源,并且从小便有父母为他们保驾护航铺设道路。他们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场景,享受更丰富的物质条件,体验最先进的科技产品,还有父辈为积累的各种资源和人脉圈子等。
而在子女的教育资源争夺上,富人阶层将占据着更大的比较优势。优质的教育资源一直就是属于稀缺资源,而对于稀缺资源一直都是价高者得。于是优质的教育资源将毫无悬念的向着富人阶层的子女倾斜。
富人阶层父母相比穷人阶层父母,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子女的教育中。因为他们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时间,反观穷人阶层的父母,则为了生计问题,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去赚钱,以便维持各种家庭支出,自然减少了对孩子教育的金钱投入和时间。久而久之,差距拉开。
所以,这个“起跑线”就是父母和背后所拥有的资源,这些资源将为子女的教育赋能。当社会的马太效应日益显著,教育就再也不是穷人改变命运的阶梯,而成了富人维护现有秩序的工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