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查到一个第四军医大学正畸硕士头衔的DYL医生,再看他坐诊的BY牙科医院也还相对方便,一个小时内的地铁可以到达,其他几位正畸科班出生医生所在诊所地理位置没那么方便,于是就选择了BY牙科。
在线上和工作人员联系好,免费面诊和正畸术前检查。
周日准时抵达诊所,见到了DYL医生真人,和在网上看到的图片没有出入,医生手拿两根棉签检查了一下口腔状况,看了一下咬合,又转过头来,让我也摘下口罩,他说孩子遗传了妈妈的下巴,有些往里缩了。
给出初步方案,需要拔掉上面两颗正畸牙,把牙排整齐,上牙有些外倾,可以同时把咬合度调整正常。下颌有点往里缩,但都已经差不多长定型了,没办法改,只能改上面。
我提出异议,能不能不拔牙?医生说他这种如果不拔牙仅仅要排整齐的话,上颌会往外面凸得更厉害,比不整还难看。
这样说来,不拔牙矫正的方案是绝对不适合儿子了。
旁边的助理也跟我说,你要不去其他医院或者重庆最权威的公立医院看看,你咨询一下他们能不能不拔牙,如果他们都说要拔牙的话,那就思考一下是不是你的理念出了问题。
我和儿子商量一下能不能接受拔牙,然后再决定要不要做接下来一系列的检查,收集数据。
我和儿子在旁边坐下来商量。
第一,接不接受拔牙,儿子是坚定的接受拔牙。
第二,选择哪一家医院,儿子也感觉出来这位医生确实要认真负责,更专业,直接面诊就能给出初步方案,而前面去过的RT的医生根本就没有面诊,只看电脑上的数据,给出我们的正畸方案,讲解不到十分钟。
只是每次跑一趟,来回要花两个小时,每个月要来复诊一次,他说还能接受。虽然瑞泰口腔就在家门口,还是选择医生优先。
初步定下来以后,助理带他去做一系列的拍片、全口CT、口扫、面相等搜集资料。
等几天以后再来看方案。
第二个周末,我们如约到来,和医生见面,我们依次坐在医生旁边,医生在电脑面前,选中我们的片子,开始详细讲解。
1
骨头,他的骨头已经发育成熟,下颌骨是往里缩的,但是已经不能再矫正骨头了,但下颌骨的外面软组织还比较丰富,长得饱满,不影响容貌。
2
下牙,牙弓就不处理,只是把两颗牙进行片切,各切0.5毫米左右,就有足够的空间让长歪了的两颗牙排整齐了。
3
咬合度,他的上颌轻微往外凸,唇前沿稍微超出了鼻尖与下巴下缘连线的直线外,要把它往里收一点,需要拔掉两颗牙左4和右4,俗称“正畸牙”,把牙往里面排,被挤歪了的牙也一起排整齐了,咬合度也可以变得正常。
![](https://img.haomeiwen.com/i3617827/9f7bcf63e072cf88.jpg)
4
美观,要求完美的话,他的上牙左2和右2偏小,大小不一,也不对称,本来这两颗牙应该是左1和右1两颗门牙的80%大小,而儿子的牙齿偏小了,对外观要求比较高的话,可以在左2和1,右2和1之间留一条缝,矫正结束前在缝上贴瓷,扩大牙齿面,做出来就非常完美。
5
支抗钉,暂时先不打支抗钉,先看用后磨牙的力量来拉动前面几颗牙,观察6~8个月以后,如果拉的力量不够,我们再在两侧磨牙上面加力,打两颗支抗钉,把前面的牙往后面拉,一般情况他这个牙齿都还可以的。
每个需要处理的点时,医生还点开以前相应比较典型的病例进行类比、解释,直到我们弄明白。
看到一张张矫正前后对比,变美的下巴图片,儿子一定也有所期待,虽然我们的初衷只是把牙排整齐,同时能把下巴的外形变得更符合东方人的审美观,是个意外收获。
讲解结束后,方案也出来了,由助理给我们详细说明流程和费用,国产金属托槽和进口金属托槽的对比,全包,国产的15000+,进口的18000+,含矫正结束后两年的两副保持器,拔牙两颗375。
矫正期间不能啃骨头、玉米、苹果等硬的东西,每餐后用牙缝刷或冲牙器,再用正畸牙刷,清洁尤其重要,托槽部位清洁比较困难,不认真清洗,担心牙龈坏,牙齿龋齿,得不偿失。
每月复诊一次,根据牙齿移动的速度和方向来调整托槽的力度,根据需要更换不同的弓丝,复诊30分钟以内能搞定。
医生和助理的讲解一共花了70分钟左右,真够详细的,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
接下来该预约拔牙时间,拔牙一周后,先上上面的托槽,上面要拔牙两颗,速度会比下牙慢很多,三四个月后再上下面的托槽,正好有时间适应托槽的过程,最后1.5~2年结束,一起取上下托槽,戴保持器,第一年白天和晚上都要戴,第二年可以只戴晚上。
通过D医生的详细“教学”学到好多知识,希望儿子的牙齿交给他没有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