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思辨与立场》读书笔记

《思辨与立场》读书笔记

作者: bibibibiiii | 来源:发表于2020-02-28 22:00 被阅读0次

批判性思维——批判自己的想法,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想法

因为我们的大脑存在文化的遮蔽性,我们会天然的认为对文化好的东西就是好的。

当我们存在文化的遮蔽性的时候我们就失去了思维的公正性。也就是双标。

批判性思维告诉我们的是一切正确的思维的根本,就是在任何的情境当中能够用到正确的思维方式。

当你能够不断对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反思批判提升的时候,才是一个在智力层面上不断精进的人。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思维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低层次:不反省,依赖直觉,凭自我的感觉做事。

第二个层次高层次:选择性反思,缺乏公平合理性,诡辩性技巧很严,双标。具备思维的能力,不具备批判性思维

第三个层次最高层次:反省外显化——知道自己做错了,告诉别人,公开。(稻盛和夫做一个公开的公司)最高水平的思考技能,一贯的公平合理。高级的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的特点:

认知谦逊:承认自己是无知的——做到这点的时候才会有进步的可能  VS 认知自负——我什么都知道:不会认为自己有错,不会认为自己需要进步

认知勇气——愿意挑战自己的信念VS认知怯懦——不敢质疑 (对过去知道的信念,不敢发出挑战和质疑)

换位思考——拥抱对立的观点VS自我中心性——认为自己永远是对的,把自己做的任何事合理化

认知一致——对于自己和别人标准一致VS认知虚伪——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认知坚毅VS认知惰性——对于复杂的事情,表示放弃,不愿意追求科学,追求公正

依赖理性推理VS怀疑推理和情绪化——邪教:用感性的状态去理解世界,完全丧失了理性的认知,对于推理的依赖性没有。

思维自主——成为独立的思考者VS思维从众(认知的依赖性)——依赖别人,希望别人告诉自己答案,过度依赖假权威

这7个特点是相互依存的。

如何获得这些特点迈出第一步:

监控自我中心主义——对公平性做出评判,承诺公平性。思考这个事情公不公平,是不是自己意气用事。(简单的说就是认为自己的思维,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首先我们要认知到我们是很难拥有批判性思维的,我们的大脑有一个特性就是省力,经常使用惯性。《穷查理宝典》人类误判心理学


思维的八大要素:

数据和信息 目的和目标——讨论事情的目的是基于一个事情的数据和信息来的

关键问题

解释和推断

概念

假定

前提——不同的前提会得出不同的答案

意涵和结果——这件事情的隐含的意义

观点


批判性思维的认知标准:针对这八个要素需要有一些思维特征:

清晰性——这个问题清晰不清晰VS模糊的讨论

想要了解清晰性的时候:你能详细阐述吗?你能阐释你是什么意思吗?你能举个例子吗?

精确性——数据支撑,进一步讨论问题

想要了解精确性的时候:你能否更具体一些?你能否给我进一步的细节?你能否更准确一些?

关联性——事情,信息之间是否有关联性。不因人费言,不因言费人。不能因为一个人的私德而认为这个人做的这个事情就不对。

想要了解关联性的时候:那些事情和这个事情如何关联在一起,那些事情如何能够在我们的议题上有所帮助

准确性——事实的考量性

想要了解准确性的时候:我们能如何检查那些东西?我们能如何找出这些事情是否正确?我们能如何澄清?

深度——思维够不够深,行为背后的深层含义。看问题的深度

想要了解深度的时候:是什么因素让这个事情变成了一个难题,我们要处理的难题是什么?

广度——思考问题要从大的范围去看VS狭隘——比如选工作只考虑工资和累不累

想要了解广度的时候:我们是否需要从另一个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它?我们是否需要考虑另一个观点?

逻辑性——思维相互支持VS思维互相不支持——推理不过去

想要了解逻辑性的时候:你的这些观点放在一起讲得通吗,这一节和后面一节能够衔接吗?

公平性VS偏见

想要了解公平性的时候:在这个情境中我的思维公正吗?我的假设获得证据支持了吗?

重要性VS非重点——讨论的事情是不是重点(鲜活性原理)当一件事情刚发生的时候,我们会因为这个事件的鲜活性而认为这件事情重要很多。

想要了解重要性的时候:这是需要考虑的最重要的事情吗?

如果你只看一个阶段的书,你的思维就停留在50年上下,那你一定存在文化的遮蔽。

了解自己的非理性:要不断的看到自己的缺点

非理性的根源之一:自我中心主义


习惯性的从自己的方面去思考问题。——无我,不为自己的私利不断的去争取。

”如果你在生活中,有任何时候感受到了负面情绪,请相信我一定是你的思维方式出现了问题。“

如果能减少一点点自我中心主义,都会幸福很多。

合理化:我们因为自己的私利做错一些事情的时候,我们总会把这些事情给出一个合理化的解释。


成功的自我中心主义:伪善。——支配型

用自我中心主义获得了很棒的东西:最大的理由就是人人都要面对现实。

当他不需要考虑别人的时候,就不考虑别人。只有在被迫的时候考虑别人。这种人的成功很容易获得很大的负结果。


失败的自我中心主义:顾影自怜——服从型

不断的抱怨,不断的指责。对于问题的发生只认为是自己倒霉。

谄上者必骄下:当一个人对上级很谄媚的时候,那么对下级就一定很傲慢。


非理性的根源之二:社会中心主义:这是无意识的,会给我们形成大量潜在的威胁。

很多文明当中都会认为自己这些文明当中的人,才是人。会认为我们是完全不一样,这就是我们服从我们民族最大的一个原因。

不能认清社会中心主义的话我们会对自己做的很多错误的事情完全没有感觉。:

它是真实的,因为我相信它——天生的自我中心主义

它是真实的,因为我们相信它——天生的社会中心主义

它是真实的,因为我想相信它——天生的愿望满足

它是真实的,因为我一直相信它——天生的自我验证,选择性的接受

它是真实的,因为从我的自身利益考虑我相信它——天生的自利

因为我们思考的都是我需要相信它,而不是在思考我们该不该相信它。

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我们虽然是一群人,但是我们不要结党营私,不要沿着我们社会中心主义的倾向不断的思考问题。要考虑公平性。

破除非理性工具:道德推理——需要从道德原则出发来思考问题。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批判性思维应用:企业与组织生活中的思维。

在企业中推行批判性 思维有很多障碍:

第一个障碍:隐蔽的批判性斗争。结党营私。办公室政治。

第二个障碍:群体对现实的定义。没办法反思自己的行为。

第三个障碍:官僚主义、所有的员工都开始按照固定程序工作,而不通过智力判断。会产生狭隘思维。会让组织目标淡忘。

第四个障碍:误导成功,用这种不公正缺乏批判性思维的方式去做事,有可能在短期内创造成功。


需要评估不合理的思维:

组织在多大程度上存在权利争斗

我们在多大程度上要应付权利饥渴的个体

组织中的权利等级是什么,那些权利高的人在多大程度上会被不同于自己思想的人会被威胁

组织对内对外是怎么表现自己的,在这两个方面有什么重大的矛盾和不一致吗

组织存在多大程度上的表现自己和实际表现自己的不一致。

在组织中狭隘思维在多大程度上占主导思维

组织在多大程度上存在着效率低下的官僚气氛

问题思想在多大程度上阻碍了改变。

组织在多大程度上被迫用卑鄙的手段与其他组织竞争

组织在多大程度上遭受停滞的损害

恶劣的短期思维在多大程度上误导了一个组织的领导

一个组织在多大程度上为了既得利益忽视或者拒绝进行道德上的考虑


良好思维能力是如何养成的:

定期评估我们思维的习惯:曾国藩日课,反思今天想问题的方式对不对,思考自己的权利水平,不要过度的去获得权利。评估团队的思维水平和质量,对现实产生共识。减少官僚主义,评估自我中心思维,对于停滞要警惕。

相关文章

  • 《思辨与立场》读书笔记

    文|慧妍 思维的三个层次: 较低层次:不反思,依赖直觉。 高级层次:选择性反思,但缺乏一贯的公平合理,诡辩,双重标...

  • 《思辨与立场》读书笔记

    《思辨与立场》,这是一本风靡全美的思维方法,国际公认的批判性思维权威大师的抗鼎之作。带给你对全人类思维最深刻的洞察...

  • 《思辨与立场》读书笔记。

    谢建华13918785969 字数 1166 · 阅读 20 2020-02-20 14:11 第二本读书...

  • 《思辨与立场》读书笔记

    作 者[美]理查德·保罗 琳达·埃尔德 如果你在生活中感到困惑,那一定是你的思维方式出了问题。我们了解自己的思...

  • 读书笔记|思辨与立场

    嗨,你好,我是Nikita。 1.批判性思考如何影响我们的决策? 我们可以在自己的世界中思考又要跳出自己的世界思考...

  • 《思辨与立场》读书笔记

    01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思维的三个层次 1、较低层次。不...

  • 《思辨与立场》读书笔记。

    第二本读书笔记,读书起来没有那种枯燥的读书感觉。作者揭示思维顽疾的成因与解决之道。同时引入最高层次的批判性...

  • 《思辨与立场》读书笔记

    批判性思维——批判自己的想法,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想法 因为我们的大脑存在文化的遮蔽性,我们会天然的认为对文化好的东西...

  • 《思辨与立场》读书笔记

    一般来说,我们普遍认识的批判性思维是不要轻易接受别人的意见。别人说一件事情的时候,你需要批判性的去接受,你需要反思...

  • 《思辨与立场》读书笔记

    作者理查德保罗。本书又名《批判性思维》,这是一本有着教材的知识密度的书,条分缕析地剖开思维的肌理,揭示思维顽疾的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思辨与立场》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izrh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