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时期的爱情》是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出版的第一部小说。由这部小说改编拍摄的电影讲述了一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史诗,穷尽了所有爱情的可能性:忠贞的、隐秘的、粗暴的、羞怯的、柏拉图式的、放荡的、转瞬即逝的、生死相依的……
影片开头女主人公费尔米娜的丈夫因搬梯子爬树抓鹦鹉时意外摔死,阿里萨得知女主的丈夫死亡,他在葬礼结束当晚激动且迫不及待地去向女主表白“我等待这个机会已经有51年9个月零4天了……”这时我们可能会觉得男主太傻了,不会审时度势,在女主如此悲伤之时是不会接受他的 ,事实也的确如此,但爱情有时就是如此的盲目和缺乏理性 ,没有那么多的算计、权衡和考量。
男女主人公刚开始产生的爱情是充满着幻想的,恋爱中的人往往会产生一种“晕轮效应”,也就是所谓的“光环效应”,它会让人产生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偏差,倾慕对方的某一可爱之处,就会把他看得处处可爱,映射出的形象是完美无缺的。我们在生活中也会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当一对深爱的恋人受到父母的反对时,会发生激烈的抗争,有些甚至会以死抗争,但如果没有遭遇父母反对时,双方的情感慢慢由浓转淡,再受到外界别的因素影响可能自然而然就会分开,这种爱情可能只是为了获得自己的自主权,为了抗争而抗争。所以当男女主人公一见钟情时,遇到女主父亲的反对,女主也曾以死和绝食来抗争父亲。几年过去女主父亲把象征权力的钥匙交到女主手中,表示其是一家之主并不再干涉其爱情时,男女主人公再次相遇,当笼罩在爱情上的光环逐渐褪去时,打开眼界的女主突然发现两人之间社会地位巨大的差距,眼前令她感到陌生、毫不起眼的男子并不符合自己幻想中理想高大的形象时,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同时父亲的价值观也内化到女主的心中,女主潜意识认同了父亲的择偶标准,因此当男主再次向其表白时她拒绝了男主。
爱情就像霍乱病起来不要命。男主在受到这一系列的心理创伤和沉重打击后,他通过和许多年龄、肤色不同的女性做爱来满足自己性需求,仿佛还以这种另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世间的不满、攻击和嘲弄。每个人在世间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男主除了以这种方式感知自己的存在价值同时也想证明自己是个有魅力、能得到女性青睐的人。男主称“心灵的爱情在腰部以上,肉体的爱情在腰部以下”,他在心里始终为女主保留了一块精神的心灵净土。同时作为私生子的他在为自己的爱情做积极准备,努力获取世俗认可的财富、身份和地位,只为有朝一日他能够配得上女主。男主在守护爱情长达几十年的时间,并没有去骚扰和冒犯女主的婚姻和家庭,只是在不同的公开场合遇见女主,看见女主尚好他就感到欣喜和心满意足了,这份“纯粹”的爱情我认为是值得让人尊敬的。
人们在年轻时代和老年时代对爱情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从对爱情的憧憬和理想化慢慢的归于平淡和现实。对爱情坚贞不屈、始终如一的是爱情,婚内有过出轨后回归家庭、曾有过多名性伴侣但内心始终为女主保留位置的也是爱情。女主在丈夫死后从开始的拒绝到允许男主的接近和陪伴,可能76岁的他和72岁的她只需要一个聊得来的伙伴,一个能够互相理解和慰藉的人陪伴在身边就是幸福满足的。
而在那个战争不断、霍乱横行的动荡年代,人类在死亡面前深深感知到自己的渺小和生命的脆弱,从而也会激发出原始本能的死亡焦虑。为了抵御已经到来的衰老和即将来临的死亡带来的焦虑、恐惧,最后他们共同打造了一个远离战争、疾病和俗世纷争的爱情诺亚方舟,希望永生永世不分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