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村部出发,自南向北一条直路来到“丁字”路口,左手方向是李腰自然庄,右手方向就是李老家自然庄。新宅子的区划内,坐落着许多小楼房。从它们的层数、造型等,可以大体推断出楼房建设的时间。当脚下的水泥路与砖石路接壤后,就进入了庄子里的老宅区。老宅区地势低洼,局部地块呈现出丘陵的地势。这样顺势而为,便形成了一些河沟和鱼塘,绕过一个“大S”弯路向北,就来到了李老家与龙扬镇接壤处的田野间。
在这样一片沃野的背湾中,散落着许多砖瓦房,每家每户的房前屋后都环绕着时令的农作物与小菜园儿。午后的村庄碧空如洗、静谧辽阔,树叶、庄稼在阳光的照耀下都绿得发亮。
![](https://img.haomeiwen.com/i6286857/7a140469af004ed6.jpg)
孙恒英是今天文章的主角,今年已经70岁了。听庄子里其他的大娘说,孙恒英刚嫁到李老家的李兰富家中时,大家来看新媳妇时,都被她的漂亮震住了。一个农村的姑娘,无论是纺花织布、纳鞋底、做衣服什么的女红活计,还是地里的活儿,就没有她不会的。而且,初来乍到的孙恒英眼睛黑亮亮的,清澈透明,长发飘飘,韵味十足。李家娶了个“电影明星”似得媳妇儿,这在彼时的李老家一度被传为美谈。
恒英大娘是一个有主见和性格坚强的人。大女儿出生之后,恒英大娘就盘算着要给李家生个儿子。农村的观念,特别是在四十多年前的农村,繁衍香火、绵延子嗣是一个媳妇儿的主要责任。二女儿的出生让恒英大娘压力倍增,丈夫李兰富是长子,虽然“二女户”有相应的政策,但是在农村,家中无男丁的被称为“绝户头”,这相当于一种无形的耻辱。
难得的是,婆婆李薛氏对儿媳孙恒英一如既往的善待,老人家从来不给儿媳增添任何思想负担,反而一再开导儿媳说,闺女好啊!闺女是娘的“贴心小棉袄”。你看我这两个孙女儿长得都跟“画儿里人”似得俊俏,越看越喜人……
恒英大娘说,遇到这样的好婆婆,也算是自己前世修来的福气。所以,自打嫁到李家,恒英大娘就从来没和婆婆“红过脸儿”,偶尔遇到小夫妻俩拌两句嘴,李薛氏从来都是站在媳妇的立场上批评儿子。人都是感情动物,俗语说“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婆婆这样处理事情,聪慧的恒英大娘哪会不解风情呢?只有百倍的善待婆婆、照顾家庭,才能回报公婆的宽容与大度。所以,婆媳俩一直相处的比亲娘俩还亲。
婆婆生有三个孩子,丈夫李兰富上面有一个大姐、下面有一个弟弟。公公去世之后,三兄妹就轮流伺候照顾着九十高龄的婆婆。恒英大娘说:“摊上一个好家是一个女人的福气。感恩俺婆婆和丈夫对我的好,我就想为老李家生个儿子。没有一个男孩儿,人丁太单薄了。无论如何也得有一个。”
于是,就有了后来的三闺女、四闺女。
![](https://img.haomeiwen.com/i6286857/122c4c5aa8df30ee.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6286857/7be9519f7a6dc76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6286857/f28229d7066d30f1.jpg)
望着在缝纫机前忙活的恒英大娘,我在她的举手投足见仿佛看到了年轻时期坦然爽朗的孙恒英。我似乎有些迷惑,应该说,“无后为大”“百善孝为先”这些中华传统观念在恒英大娘心目中根深蒂固,大娘也是一心扑在李家上,尽心操持着。在生男孩儿的问题上,似乎没有道理可言。她说,不是因为观念落后,她就是感恩李家对她的好,想要给李家延续香火。
对于一位女性来说,生育子嗣本来是两人感情的升华与结晶。但是对于一位传统的乡村女性来说,她的生育史则伴随着对内在的自我要求。仿佛不达到这一目的,人生就不完整,任务就没完成。虽说“多子多福”,但是回看如今的农村,生活成本、教育孩子的成本那么高,乡亲们也在审时度势了。如果头胎是男孩儿,一般都不急着生二胎。假如二胎又是个男孩儿,大体都会发出“养不起”之类的感叹。一般头胎是女孩儿,百分之九十九的还想要个男孩儿;如果二胎如意了,生三胎的几乎很少。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不是观念问题,反而是经济问题约束着人们的意识。
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上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给你关上一扇门,必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勤俭持家、孝顺公婆、相夫教子的恒英大娘嫁到李家的四十多年来,虽然求子不得,反而得到了全家上下以及周围邻居的一致认可。
村妇联主席李培花说,恒英大娘的婆婆李薛氏就是在恒英大娘的侍奉下安享晚年,走完最后一程的。
李薛氏轮在恒英大娘家住时,恒英大娘自己都没舍得装空调,却为安顿在西屋的婆婆安上了一台空调。空调装好后,冬暖夏凉,陪伴婆婆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四个女儿说,妈,你和俺爸都没舍得买空调,俺姊妹几个兑钱,一定要给您二老也装上空调。你对俺奶啥样,俺们就对你啥样!
慈母出孝子,这句老话儿一点儿也不假。父母的言传身教比任何书本理论教育都来的有效。
我仔细端详着恒英大娘家客厅墙壁上的全家福。李兰富与恒英大娘坐在前排,四个如花似玉的千金按年龄顺序站在父母的后面。四个姑娘继承了夫妻二人的优点,模样都生的容貌秀丽、楚楚可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6286857/fce3b7f5f8c0b56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6286857/7abab78696a94f8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6286857/ece630a8f57e3e4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6286857/f1af286fda7cb20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6286857/fafd430f04041a6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6286857/c03147bc0beaaaf2.jpg)
如今,四千金都已嫁为人妇。大女儿最懂母亲的心思,执意要嫁到本村,说是离父母家近,可以随时照顾伺候。二女儿、三女儿都嫁到了城里。四女儿的夫家在江苏,在城里也为小女儿买了房子,也算离父母不远。四千金不定期回来看望老父亲老母亲,你给带件儿衣裳、她给买些好吃的,家里从来不缺小辈们前来探望。
在这片质朴的乡村大地上,只要你真正做出“真善美”的事情,人们自然会忽略你的其他问题。看着恒英大娘那双扯着布条的结实敦厚的双手,听着大娘如数家珍的说着四个闺女、女婿和外孙、外孙女儿的生活趣事,我和程队长、培花主席也心领神会的笑了。
恒英大娘的言语,被一种温顺的天性衬托着,越发给人一种亲近感。走访结束时,我想过去拥抱她一下,但我忍住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