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想去周总理纪念馆,今天终于成行。
高铁四十分钟左右到达淮安东站,称得上一个快速,等于我回了一趟哥哥家。
进入周总理纪念馆,迎面而来的是两排气势磅礴的水杉,很少看到这么高的树木,说插入云霄毫不为过。
周总理的事迹,耳熟能详,我不赘述,上一组图片。
按照西花厅真实比例修建 西花厅门前的荷花照片很多很多,我拍摄的有限。
周总理故居与纪念馆相隔几公里,同样觉得非去不可。
榆树两人合抱之粗半天时间过去,接下来马不停蹄地去吴承恩故居。
四合院内,书籍很多,汗牛充犊。饱学之士,一定离不开读书。
罗贯中与施耐庵出生于江苏大丰,江苏传奇人物不少。
出了吴承恩故居,急急匆匆赶往河下古镇,与我之前看的古镇差不多,我只游览了两个巷子,照片拍得也少。
哦,忘记了,离开周总理故居,急急匆匆赶往的是淮安府衙。
这个必须走一趟。
明清时代的淮安,地域占江苏的三分之,而那时的江苏地域广阔,包含如今的安徽。由此可见,淮安在当时占据举重轻重的地位。
我饶有兴趣地看了淮安府衙的建制和构造。
府衙办公、圣堂、议事、会客、断案、居住的地方,我一个不放过,一一观看。
兵科、户科、吏科、刑科等,上班机构集中一个院子里,两两对称。
刑具与夹板各种各样,五花八门,拷打犯..人的地方看得人触目惊心,不由得感叹,那时的人不被当人,怎一个苦字了得?
执行死..刑的台子,以及后面插着刀下留人的牌子,令人深思。
最有意思的要数火龙局,相当于今天的消防单位。
火龙局专门负责府衙灭火,院子中间挖有两口井,从井里提水有专门的木制水车,我压了两下,果然有水柱冲天。
院子里安置数口瓦缸,瓦缸圆圆的,大到什么程度呢?三五个成年人蹲在里面不在话下,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缸。
平时瓦缸里储满水,一旦有火情发生,差役就拎着木桶从水缸里舀水,往火上浇。
想起小时候,我们乡下遭遇火情,也是用木桶、瓦罐、钢筋锅、洗脸盆从河里舀水灭火,反正家里能用的锅碗瓢盆都用上。
前面的府衙科部与议会堂,距离火龙局有几百米远,拎着木桶浇火如何来得及?
我终于明白,每一个房屋面前都放置一只大瓦缸的用处了,里面盛水就是为了及时灭火。
照片看不出水缸太大 水车最后看时间来得及,我们又去了总督漕运遗址。
2001淮安老城拆迁,才发现这一处珍贵的漕运办公地。
大运河和漕运,对生活和经济流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上述几处景点,每一个都值得大书特书,但我笔力有限,只能蜻蜓点水地写几句。
因为不是跟团,自己游览,时间宽裕,所以,每一个观看的当下,并非浮光掠影,而是做到仔细与思考。
是凡走过的地方,就想着以后有机会再来一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