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更文800字点赞
怎样针刺治疗三阴三阳经的病变——读《黄帝内经》灵枢 阴阳二十五人

怎样针刺治疗三阴三阳经的病变——读《黄帝内经》灵枢 阴阳二十五人

作者: 刘俊和和 | 来源:发表于2023-08-08 13:56 被阅读0次

怎样针刺治疗三阴三阳经的病变

黄帝曰:刺其阴阳,奈何?黄帝说:怎样针刺治疗三阴三阳经的病变?

岐伯曰:按其寸口人迎,以调阴阳,切循其经络之凝涩,结而不通者,在于身皆为痛痹,甚则不行,故凝涩。岐伯说:切按寸口、人迎脉,以分辨阴阳的盛衰情况。循按经脉络道,以察有无气血凝涩不通的现象。气血结聚不通可使肌体多有痛痹,严重时气血不能运行,以致脉道涩滞。

凝涩者,致气以温之,血和乃止。其结者,脉结血不和,决之乃行。遇到这种情况,应当采用针刺温补的方法,使气血通调,而后止针。气血结聚脉中郁结,血运不畅,宜针刺放血,以消除瘀血。

故曰:气有余于上者,导而下之,气不足于上者,推而休之,其稽留不至者,因而迎之,必明于经隧,乃能持之。所以说,邪气郁结在上的,应导邪下行;正气不足表现在上的,应揉按肌肤,留针候气;气滞留而不至的,应用针刺以迎气使气至。上述治疗方法,必须在明确经脉循行路线的基础上,才能够施行。

寒与热争者,导而行之,其宛陈血结者,则而予之。如果有寒热交争的现象,就应宣导其中偏盛的一方,以行其气。如脉中气机郁滞,瘀血凝结,就应审察不同的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

必先明知二十五人,则血气之所在,左右上下,刺约毕也。总之,必须先了解二十五种不同类型的人,那么其气血盛衰变化在体表的表现部位、机体上下左右各部的特征也就清楚了。因而,针刺的准则,也就是都包括在其中了。

(原文)

黄帝曰:刺其阴阳,奈何?岐伯曰:按其寸口人迎,以调阴阳,切循其经络之凝涩,结而不通者,在于身皆为痛痹,甚则不行,故凝涩。凝涩者,致气以温之,血和乃止。其结者,脉结血不和,决之乃行。故曰:气有余于上者,导而下之,气不足于上者,推而休之,其稽留不至者,因而迎之,必明于经隧,乃能持之。寒与热争者,导而行之,其宛陈血结者,则而予之。必先明知二十五人,则血气之所在,左右上下,刺约毕也。

今天学习了怎样针刺治疗三阴三阳经的病变。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

                 待续

相关文章

  • 【老劉说健康】手太阴肺经

    手三阴,肺包心, 手三阳,三焦肠, 足三阴,肝脾肾, 足三阳,胆胃膀。 今天说手太阴肺经。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

  • 《黄帝内经.灵枢. 根结第四》

    【本章要点】 一、详述了三阴三阳经的根结部位与穴名,及其与治疗的关系。 二、指出三阴三阳经开、阂、枢的不同作用和所...

  • 2020-06-07

    《黄帝内经》研习笔记--018 三阴三阳之开阖枢 《黄帝内经》之阴阳离合论,主讲阴阳如何结合和如何分离的。先讲天地...

  • 大周天生成及运行规律

    一、阴阳互根 1.手三阴经,从胸腔内脏走向手指端,与手三阳经交会; 2.手三阳经,从手指走向头面部,与足三阳经交会...

  • 读《黄帝内经•灵枢》第五篇《根结》

    本章《根结》详述了三阴三阳经的根结部位与穴名,及其与治疗的关系。指出三阴三阳经、开、阂、枢的不同作用和所主的疾病。...

  • 慕瑭医札丨十四经分经主治歌诀

    手三阴经同治胸,手三阳经咽热病。 足三阳经眼神热,足三阴经阴妇科。 任督二脉神脏妇,手少厥阴神志病。 手少...

  • 《循经近刺》

    “循经近刺”为临床针刺取穴治疗的主要原则之一,其大意是根据病变部位就近取穴的针刺治疗原则。 比如相关经文曰:“故曰...

  • 2-6,生命具有阴阳属性,是客观现象

    2-6,生命具有阴阳属性 生命的复杂性,无非由少阳、阳明、太阳经、厥阴经等;由三阴三阳(阴/阳)经络组织及其组...

  • 第十一课·阴符经

    《黄帝阴符经》又称《阴符经》,为黄帝内经的根本,天下第一经。也是在阐述阴阳,天道。多读多抄,与其共鸣,对自身大有裨...

  • 阴阳升降

    《灵枢·逆顺肥瘦》: “手之三阴,从脏走手(下行); 手之三阳,从手走头(上行); 足之三阳,从头走足(下行);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怎样针刺治疗三阴三阳经的病变——读《黄帝内经》灵枢 阴阳二十五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jfu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