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看见孩子》:行为只是线索,背后的动机更值得关注

《看见孩子》:行为只是线索,背后的动机更值得关注

作者: 心理咨询师卜彬 | 来源:发表于2024-01-08 19:17 被阅读0次

    任何行为都是一扇“窗”,里面藏着一个人的感受、想法、冲动、感觉和未能满足的需求。透过这扇窗,我们能窥见问题的核心。

    表面上,我们看到的是行为,但是透过行为,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人。

    行为只是问题的线索,背后的动机更值得关注。

    假设哥哥总是从他几个月大的妹妹手里抢走玩具。这时,如果我们只关注行为,那么我们会看到一个不懂得分享的自私孩子。但是,如果我们把他的行为看作一扇窗,窗里是他对家里多了一个妹妹的真实感受,那么我们眼前就会出现一个对他生活的世界感到不安、害怕生活里的重要东西被抢走的孩子。这时,我们的应对方式就会不同。

    我们可能依旧会把玩具从大宝手里拿走还给小宝,但是接下来,我们会共情他:“家里多了一个小妹妹肯定让你很不开心!”既然我们已经理解了孩子的心思,就可以多给他一些陪伴,或者通过跟他玩假扮游戏来帮他调整心态。毕竟这件事的焦点不在玩具上,而在于大宝的世界发生了改变,他需要父母来帮助他重新获得安全感。一旦他对局面再次拥有了掌控感,他的行为就会自动改变。

    如果不解决行为深处的问题,我们就无法改变行为背后的动机。如果我们的眼里只有行为,我们就会失去帮助孩子培养能力的机会。

    如果在我们眼里,孩子抢玩具只是一个不该发生的行为,我们就会执着于去改变这一行为。奖罚的方法会存在很多问题:孩子缺少共情,只能独自应对;孩子需要外力约束才能有好的表现(孩子一直都在按照自己在父母眼中的样子来看待自己);而最严重的是,这些做法忽视了孩子内心的真实感受,即引发了这种行为的痛苦和恐惧。

    如果孩子比较乖巧,那么各种行为矫正法或许能取得好的效果,因为这类孩子很想让自己活成父母喜欢的样子。但孩子大了就可能会出现一系列严重的问题,例如不会说“不”,不敢表达自己的需要,甚至不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以及损害自己的利益满足他人。

    如果孩子比较叛逆,那么各种行为矫正法往往只能强化而非矫正问题行为。因为,如果我们的感受没有被看到、被听到,就只能通过升级行为来寻求关注,以期让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

    简单说,如果我们把行为当作主要问题,那么我们或许能暂时制止问题行为,但是行为深处的需求却依旧没能得到满足,于是类似的行为还会再次冒头,成为打不完的地鼠。

    用奖惩手段来对待孩子,其实就是在告诉孩子,我们只关心他们能否在行为上服从。孩子长大后,各种控制行为的方法都将失效。他也许会用行为告诉父母:“我已经长大了。我不再害怕你们了。”

    如果为了控制行为而牺牲了与孩子的亲密感,那么虽然孩子一样也可以长大,但是从许多方面来看,他们仍然像个幼儿,因为他们没能培养起情绪调节、问题应对、自我激励和冲动抑制等实现成功人生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见孩子》:行为只是线索,背后的动机更值得关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jho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