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分享的书是《刻意练习》。
李宗盛曾经说过一句话——“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这句特别励志的话,出自他参与的一则主题为“致匠心”的广告。
然而,人生真的没有白走的路吗?为什么同样是工匠,有人成就了匠心,有人却只获得了匠气?这算数的每一步,为什么把我们带往了不同的方向?或许这之间差距正来自《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一书作者安德斯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他在书中指出:杰出并非一种天赋,而是一种人人都可以学习的技巧,成为杰出人物的关键,在于刻意练习。
被挑战的极限
大家都学过心理学,知道人类的短时记忆容量大约在7+-2,这个数量是相对恒定的。那么短时记忆有可能被提高吗?答案是:有。
作者曾让一名大学生来记忆数字串,每秒读一个数字,让他记忆。一开始,大学生记住了8个,后来9个、11个……经过每周一次,共计200多次的练习后,这名大学生能一次记下82个数字了。
事实上,人类的极限一直被突破,这在体育项目中最为明显。
1908年,马拉松的世界纪录是2小时55分,而现在要想获得专业马拉松的参赛资格,成绩不能低于3小时5分。也就是说,一百年前的世界纪录,现在刚够一个参赛资格。其他的体育项目无不是如此。
然而,能发展的不只是肌肉,还包括我们的大脑。
伦敦的道路毫无规则可言,靠GPS也很难到达目的地。因此,伦敦出租车司机的入职考试颇有难度。打算参加测试的司机要花数年时间,将伦敦的大街小巷全都熟记于心。
2000年,伦敦大学一名神经系统科学家对伦敦的出租车司机和公交车司机进行对比,发现出租车司机的海马体后部明显大于公交车司机。而海马体正是大脑中涉及记忆发展的区域,通过空间导航、记住空间中的事物的位置等练习,能激活海马体,丰富它的神经元和其他组织。这也同时意味着,大脑就像肌肉,是可以在练习中变得强大的。
研究人员还对老花眼的人进行专门训练,在不改变眼睛本身条件的情况下,提高了他们的视觉能力。因为其大脑的某个部位在练习中发生改变,解读视觉信号的能力得到提升。
挑战越大,大脑的变化也越大。挑战自己,让大脑“重新布线”。不只是训练,不只是激发潜能,而是构筑潜能,打破潜能的边界。
1万小时定律
既然大脑和肌肉一样可以被塑造,那么我们都能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吗?
几年来,1万小时定律备受推崇。它认为,天才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
事实上,1万小时定律是很容易被证伪的。作者在《刻意练习》一书中就直接表示,从来不存在1万小时定律,它仅仅是畅销书作家对心理科学研究的一次不太严谨的演绎而已。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很容易找到论据:看门大爷工作数十年,却没有成为安保专家;大妈们打了一辈子麻将,却成不了赌神。
1万小时定律的问题在于:
1.不同专业的技能的习得时间并不相同。一些工作不需要1万小时就能成为专家,而一些工作需要数万小时的努力。
2.成功与练习时间并不完全成正比。
3.练习的成果也并不与时间呈正相关。
成功的要素绝不仅有时间而已。只有加上练习的方法、投入的程度等等组成刻意练习的要素,才能成为指向成功的要决。
只有一点,一万小时法则和刻意练习是一致的,在任何行业,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都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
刻意练习有何不同?
到这里,我们要解开匠心与匠气之间的问题了。那就是技能的停滞。比如,开了20年车的司机并不比开了5年车的司机更为专业,甚至因为麻痹大意,可能出现更高的事故率。一个段子里也曾提过,当某人说“我有10年工作经验”时,HR却告诉他:“不,你只有2年工作经验,你只是将这个经验用了10年。”
是的,许多人在练习时,常采用天真的练习法,即反复地做某件事,却不加以思考。这些自动化的反应,并不会给我们带来进步。而“刻意练习”,却能让我们获得更多进展。
和普通的练习相比,“刻意练习”究竟有哪些特点呢?
首先,要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先设定一个总目标,再一步一步细分为可实现的小目标,比如,连续3次投球入筐,或是每天减重100克。然后,将一点一点的小进步积累,逐渐呈现出大的进步。
其次,你要走出舒适区。要进步,就要持续不断地尝试那些刚好超出当前能力范围的事物,它需要你付出近乎最大限度的努力,但却又是能够达成的。
第三,你得有意而为。既要有意识的行动,又要完全的专注,把注意力完全集中于你的任务;
第四,要有反馈。这意味着,你最好有个教练。因为你要知道自己做得对不对,错在哪儿,意识到不足才有利于改进。当然,等你越来越熟练,也慢慢会有自我监控的能力。
第五,提高水平与改进心理表征相辅相成。这本书中说的心理表征,与皮亚杰所说的“图式”很类似。当你的水平提升,你的心理表征就会更详尽和有效,也就是皮亚杰说过的,从同化到顺应的过程。优化了的图式,会让你意识到什么做得不对,以及怎样纠正。这也是练习者产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基础。
虽然人的能力有局限,但刻意练习能让你达到你可能达到的最好的效果。然而,知识与技能不同,在职场,衡量你水平的不是你懂不懂某个道理,而是你能不能做好某件事。因此,“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边干边学,把刻意练习渗透到你的工作中,将是一个好的选择。只有把知识化作技能,你才能免于“懂得了很多道理,却仍过不好这一生”的尴尬。
没有导师,怎么练习?
如果没有教练,在生活中,我们要怎么提高自己的能力呢?
你可以试着找出相关行业的杰出人物,分析是什么使他们如此杰出,再提出训练方法,一步一步向他们靠近。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科学家、外交家、作家、发明家……你知道他是如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的吗?
富兰克林原本所受的教育并不太好,能把句子写通顺就不错了。后来,他被《观察家》杂志的高质量文章所吸引,但没人能教他该怎么写作。于是,他先是选了几篇自己喜欢的文章,然后写下每个句子内容的简短描述,然后,他开始仿写这些文章,他要让自己仿写的文章和原文一样让老师写得细致入微、用词精准简练。接着,通过丰富词汇量,完善文章的总体结构和逻辑等练习步骤,富兰克林去整理写文章时的思路,一步步地让自己去接近原文作者的水平。
可见,在没有导师的情况下,我们也可能因为单纯的热爱而自发地创造出刻意练习的方法。
在没有导师的情况下,应该牢牢记住三个“F”——
1.focus专注
2.feedback反馈
3.fix it纠正
当然,进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人会半途而废。这时候,你要强化一下继续前行的理由。比如,找个小团体,将对同一件事感兴趣的人聚起来,并培养同志情谊和共同目标,这将使你获得额外的动机。
学习科学大量研究表明,成人的最佳学习方式并非独自练习,而是在情境中学习。有效学习是进入相关情境,并找到“学习共同体”,学习者最开始时围绕重要成员转,做一些外围的工作,随着技能增长,进入学习共同体圈子的核心,逐步做更重要的工作,最终成为专家。
就我而言,读书会正是一个“学习共同体”,它促使我啃下了《刻意练习》这本书,并且试着做了以上并不专业的分享。
最后,再引用李宗盛的一句话作为结语:专注做点事情,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其他的,就留给时间去说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