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这些二战片,看碎了我们的心

这些二战片,看碎了我们的心

作者: 诗影亮画 | 来源:发表于2017-08-15 17:01 被阅读0次

    八月十五是日本无条件投降日,刚好昨天《二十二》也上映,当时录制时还有《三十二》个。

    纪录片形式

    去年韩国的《鬼乡》也是有关慰安妇主题,只不过以一个十四岁女孩的视角去看待更让人触目惊心(很多评论,这片用力过猛,不过这是韩国人文化作风),翻开这种屈辱的历史总叫人郁闷,港真,时间也并不久远,看这类片心里相当不舒服。

    战争之下没人性可言

    针对二战题材的电影很多,某个程度来说,小编是比较喜欢看战争记录片的,见识过俄罗斯盛大的胜利节是5月9日,所以能记住德国投降日为5月8日。

    《钢琴家》是在读书时胜利节期间看的,描写一个犹太钢琴家在二战时期的艰难生活,相对来说描写德军的极度凶残场面很少,还是比较温和的表达战争的可怕。

    犹太人一家

    但凡涉及南京事件系列的电影,总是那么可怖,让人无法平复。记得以前初中学校曾组织去电影院看《南京大屠杀》,很多同学中途离场的,是无法看下去。

    《拉贝日记》是通过一个德国人贝拉拯救安全区的中国人来描写。战争年代,最让人感到悲凉的是没有战斗力的女人,无论是生还是死都是无比侮辱的。

    拉贝大叔

    《南京!南京!》刻画这场面不少,日本兵到难民区要求一百名女人自愿当慰安妇,让人看了很压抑,也怪不得观众会扔塑料瓶。

    通过一个日本军官来描写是一大突破,是导演的一大特色吧。不过后面的日本人的祭祀之舞真的很震撼,也是影片的一个提示吧。

    黑白底色

    看到这些电影,总是感到很屈辱,当时的首都如此轻易被攻陷,也觉得很悲愤。可为什么我们会轻易败北呢?小的时候,也认为是当时政府无能,抵抗不力。

    后来才注意到:中国对日抗战并未在势均力敌之下获胜,而是在八年苦斗而成,即便是德军投降,原子弹投到广岛,在东北的日军也是要依靠苏联红军来清除。

    只能上演游击战

    战事开始纠集的部队五花八门,无统一编制装备,无统一人事补给系统,其火力不能与日军同日而语。

    正如黄仁宇先生所说的,穷究之则是中国无组织结构,以一个中世纪的国家,民智未开抵挡不住一个装备齐全,纪律完整,结构扎实和士气旺盛的新式军事体制。

    弱者在战争年代就是被屠

    我们的文化向来崇尚以弱胜强,以少胜多。以个人意志来影响战局?冷兵器时代或许行得通。现代战争绝对是实力比拼实力。

    观看这类电影,当然是要了解原因,以史为鉴,过于激昂愤概倒是于事无补。

    不需什么激进的言辞,毕竟今日需要的是组织和纪律。日本即使今日再如何,中国也远非当日,要对自己有信心,我们有着坚实的防御能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这些二战片,看碎了我们的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rjv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