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之前讨论的都是有关于孟子的人性观,也就是“人性本善”。但这个“善”是应然的,想要把它从应然变为实然,就必须要“扩而充之”。这样呢,才能一步步的变成我们上次所讲的,孟子认为“求善之人”的四个层次——“美”、“大”、“圣”、“神”。那今天让我们来说一下除了孟子,其他人是怎么看人性观的。
先来说一下荀子。荀子的观点是“人性本恶”,所有的“善心”都是伪装出来的,是假的,并不是我们的本心之善。但如果想要这个“恶”转化为“善”的话,就要“师法之化,礼义之道”。荀子强调“法”和“师”,在他看来这是一个内在的过程。但是这很容易走偏,就是变成法家的“法”,那个严峻的刑法。也就是只有外在,没有内在。
但如果孟子在世,他会怎样去反驳荀子呢?由于荀子说“人性本恶”,那么“礼义”从何而来呢?想一下,“制定法律”是不是就能管住恶了?我们的前提是什么?——“人性本恶”。所以,就算制定出来的法律,那也只是恶法。但对于人来说,他们制定法律是为了“利益”,他们也当然想把权利最大化,但如果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就不可能把这个利益最大化。
但像孔子这样的圣人,他们的“善”是从哪儿来的?这里就引进了“神”。荀子想说孔子是被“神”所点化的,所以这也代表人都是“性本恶”的,但“神”除外,这也导致后来演化出了墨家的“巨子”。可这是很不公平的,因为我们要去等待别人点拨。
可为什么我们今天,也仍然认同荀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呢?因为他抓住了儒家最关键的性质,就是我们的“修身”,是由内“从心而发”的。
那我们再来看一下基督教的人性观是什么?他们也觉得“人性本恶”,因为当初的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被逐出伊甸园。所以他们想表达人原本就是有罪的,所以才会被贬下凡,那下凡的一生就要去赎罪,这样好在死后可以到达天堂,所以凡间的人们本性都是“恶”的。
但这里可能个问题,就是祈祷上天堂的时候,一般都是要向牧师去祈祷。但牧师呢,同样也是为人,他的人性也是“恶”的,所以上天堂的祈祷要经过牧师,是不是就代表的“善”被垄断了?
但基督教的人性肯定是接近于荀子的,可他们也有异有同。就是他们都是“人性本恶”,但“异”的就是在未来的差别。荀子假设“人性本恶”就是为了让人求善,去做一个君子,圣贤以及圣人。像孔子这样,在人间改变世界(善),这是在一生中所做的。而基督教的求善就是“赎罪”,是为了在死后进入天堂。
再来说一下帕斯卡尔的人性观。帕斯卡尔认为人的本性是脆弱的,就像苇草一样,但同时也是会去理性思考的。而且这里的理性思考就是区别于人和动物的那个理性。可帕斯卡尔并不关注孟子人性中所说的“1%中的1%”。在他看来,理性就是道德。所以这也导致了他和孟子的人性观有相近的地方。
在这之前大家都是没有理性觉醒的,所以这也导致帕斯卡尔会说,我们可以去思考,创造,那同时这也是道。但和孟子不一样的就是,孟子把理性和德性分得更开。
再来说一下康德的人性观。康德的人性观简单说就是“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头顶的星空”有敬畏在里面,是对上帝的,但同时也有外在的科学,有探索的心在里面,所以这是创造性,用儒家的角度来说就是“生生不息”。“心中的道德律”的则是内心去朝向的方向,而是内在“由心发发”的。所以这也和孟子的观点接近,因为孟子其实强调的也是“心中的道德律”。
但在这些观点之中,我自己更认同哪些观点呢?
其实我更认同“人性本善”。我觉得“人性本恶”虽然说是“劝善”,但想真正有善,还是要靠神的点化,给我一种“不自由”的感觉。反观“性本善”,我们现在的学习,正是在让自己的心去“扩而充之”,让它不被遮蔽。而我们也应该去不断地持续,正所谓“集义”,而不应该“义袭”。我要将那颗“心”,去朝向,持续的发光,让它被遮蔽,不被放失。把“性本善”中“善”真正的从“应然”变为“实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