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看《隐形逻辑》这本书,刚看到前三章,就感觉特别烧脑,和大家分享一些里面的观点和思考,希望能够对大家的生活有一些启发。
咱们先玩一个纸牌游戏。
现在桌子上放着四张牌,每张牌的正反两面都应有信息,一面是字母,一面是数字。
四张牌是这样放在桌子上的:
为了能够看到纸牌的背面,你需要把牌翻过来。这里面有一个简单的规则:如果纸牌的一面上有元音字母,那么另外一面必然就有一个偶数相对应。
问题来了,那么现在进行推理,至少需要翻几张牌才能验证这个规则?
先不要往下看,想一想你会翻哪张牌?几张牌?
我猜测你答案可能是E或者4。
没错呀,E背面如果是偶数,不就很自然的验证了刚才的规则吗?或者,4的背面如果是元音字母,也可以证明啊。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规则中并没有说明如果里面有一个偶数,那么另一面必然是什么情况。
看到这,应该有人猜出来了,把“7”翻过来。因为如果这张牌它的背面是元音字母,就和规则相矛盾了,所以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反向验证。
一个小小的游戏,非常不符合我们惯常的行为方式。但是这里面却恰恰隐藏着一些我们平时的思考陷阱。
在上面的游戏中,我们更倾向的去验证、证明规则或现象,很少通过反驳、反向去验证。
这和我们的一种思维特别相似:
如果发生争吵,我们都在找别人的问题,(证明自己的想法),却看不到自己的愚蠢(反驳自己的观点)。
其实,如果大家做过一些逻辑类的题目,就会发现,这就是“A推B”的逆否命题“否B推否A”。可惜的是,我们会用这样的逻辑做题,却很难做到有逻辑地思考。
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会越来越相信自己,总在证明自己是正确的,不自觉的就形成了偏见。同时,哪怕别人说的是正确的,我们也不愿意听我们不喜欢的真话。
我们用自己的固执验证着自己的偏见,由此引发了很多矛盾、争吵。
回想一下,我们生活中的争吵,是不是大部分都是因为“每个人都坚持自己正确的,都试图找到别人的错误”而大动干戈?
为了减少一些不必要、无意义、伤感情的争吵,我们可以试着从以下几点做起:
1、多用“逆否命题”来反思自己
每当要证明自己的时候,反推一下,是不是自己身上也存在哪些不合理,不对的地方,从而找到捋清思路的突破口。
2、延迟做决定,给自己足够时间
很多时候,我们做出的判断,尤其是在争吵时说出的话,大多都发生在时间比较紧张、急迫的情况,这个时候人会变得迟钝,因为紧张和消极的情绪已经耗尽了脑力资源。所以停顿一下,哪怕是一个深呼吸的时间,也能让理智恢复一部分。
3、别怕丢脸
因为害怕丢脸,所以我们会维护自己的观点。生活中,越是有资历、德高望重的人,越不愿承认自己可能存在的错误;职场上,独断专行的领导更加容易戴上“有色眼镜”来看待人和事。既要有自信,坚持是自己是对的,也要有自信质疑自己的观点。因为承认错误,并没有什么值得丢人的,反而坚持错误不自知才是可气、可悲的。
希望看似枯燥的思考逻辑方式,能够让我们跳出思维的陷阱,少一些傲慢与偏见。
- E N D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