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软件的能力持续增强,结合AI等科技,最终它会替代人类来操作硬件。因为无论是同时让多台设备相互配合,还是自动化执行重复性的操作,又或达到特定标准,软件都更有优势。
比如我们现在都更常用instgram这样的软件直接拍照并进行分享,而不是使用相机;用电子节拍器完成音效比用乐器更精准效率更高效;
未来的智能厨具可能可以直接通过软件分享菜谱和对应的烹饪方式,来自动复制一道菜的制作过程,而不需要每个人像使用说明书一样根据自己的烹饪能力去做菜。
工厂设备的操作也会更多的变为操作软件而不是直接操作机床,事实上现在的技术已经允许研发这样的自动化设备,只不过在工业体系整体的软件能力不足时,相对独立的数字设备无法在成本上体现出优势,更没办法cover到催熟软硬结合能力所需要的投资,毕竟当前世界上总有更低成本的人力资源。
但大家选择更多的使用软件是因为软件可以脱离空间和时间的局限,并且交互界面更加关注在用户需求,而不受制于人力或物力本身形成的交互形式。
所以在合适的环境与时机下,用户界面从硬件向软件的转移是必然的趋势。我们可能需要更关心的是,可能带来的变化会有什么?
1.软件厂商对消费者负责,硬件厂商对产品质量负责
以自动驾驶为例,如果是整车厂销售自动驾驶汽车,就同时要承担车辆自动驾驶系统的责任、设计和运营。
因而更大的可能是,整车厂会与自动驾驶系统供应商合作,又或者市场上会出现很多类似滴滴、Uber这样的软件运营商,车厂只需要车厂把自动驾驶系统装在现有的车辆上,然后再交付出去给科技公司运营,那么就只需要对车辆本身的质量负责即可,而自动驾驶系统的责任则由科技公司所承担。
实际上现在自动驾驶行业已经有很多这样的案例:例如 Uber 与沃尔沃合作制作了一批基于 XC90 的自动驾驶汽车,自动驾驶系统同样是 Uber 的;nuTonomy 已经将自动驾驶出租车在新加坡投入运营,车辆是其与三菱一起开发而来,但自动驾驶系统同样是 nuTonomy 的。
当产业链是这样的组成时,软件厂商会掌握更大的自由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比如当滴滴或uber运营自动驾驶的出行服务时,消费者的购车需求就会下降,而与之合作的车厂依然能赚到生产的钱,但大部分服务的溢价会被这样的软件公司赚走,因为他们更贴近市场和用户。
2.用户忠诚度和溢价空间从品牌转移到软件上
当用户更多地与软件接触,硬件上的差异化又不构成本质差别时,用户对硬件品牌的认知会越发淡泊,就好比现在大家使用滴滴时,更多感受到的是快车与专车整体服务体验上的差别,而不是不同的汽车品牌。
当用户通过与软件交互而获得服务时,硬件就会成为整个解决方案的一个部分,而不是全部。
未来会出现以用户场景为核心的解决方案,比如办公场景会由企业协作软件构建解决方案,大屏、扩音器等都会由软件直接链接并操作,而不再需要操作硬件拨入系统。
智能家居场景由分布式操作系统控制各个智能设备,并且交互形式也不再受局限,手势、语音、屏幕交互都可以唤醒系统。
在这样的解决方案下,消费者自然不会去关心一块大屏,或者智能音箱由谁生产和多少钱,而是对整个解决方案进行评估和询价。
3.数据成为用户粘性的核心
当软件能力更多地承担与市场和用户的对接,并成为用户感知的主体时,相应的商业模式也会因软件的溢价及增值能力而更偏向于持续性收费而不是一锤子买卖。好比现在通信运营商提供的Wi-Fi/宽带服务,一直在尝试推销内容获得更多的增值,并为了取代其他运营商而提供免费的硬件更换服务。
这时消费者切换硬件和软件的阻力会更多地来自于自身的数据。
比如用烤箱烤一块牛肉,每个人对牛肉口感的要求可能都有所区别,如果烤箱可以记录用户对时间和火候的调整,并自动重复其最满意的烹饪过程,那么这些数据对用户的粘性会成为产品的核心壁垒。
再假设用户可以主动将这样的数据结合菜谱公开并与人分享,那么就很容易构建起一个基于饮食和烹饪的内容生态。这样的产品结合当下的半成品菜品产业链又可以构建更多元的速食产业生态。
事实上,疫情期间火热的电饭煲菜谱本质上就是满足这样,需要简单快速用厨具复制菜品的需求。
如何对未来的变化进行判断?
当然对于未来的判断都是猜测,而且针对局部的判断也不应扩散,不同的上下文必然会导致不一样的结果。
但是科技的发展并不是毫无目标的,技术应用的普及更是取决于它解决的社会问题有多么普适。
本系列文章,就可以看作是笔者基于过去和现在社会的普遍发展规律,以及社会对技术发展路径的集体选择,而对未来的变化所进行的推导。
前面的文章视角更多地聚焦在全球化的技术演进路线,后文会引入更多中国的上下文来探讨过去和未来中国的变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