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阅读纳塔莉·戈德堡的《心灵旷野:活出作家人生》,其中一段话打动了我:
我们需要学会接受我们的心灵。相信我,对于写作来说,这是我们的一切。如果我能有马克·吐温的心灵,那固然很好,但是我没有。马克·吐温是马克·吐温,纳塔莉·戈德堡是纳塔莉·戈德堡。纳塔莉·戈德堡在想些什么?事实上,我有时是个乏味的人……
他还说:
为了写作,我们必须接受自己。而事实上,没有人能完全做到这一点,能做到一半的都算很不错了。不必等到百分百接受了自己才开始写作,甚至不用等到百分之八十。只管写就好。写作过程本身就是在教我们接受自己。

这两段话给了我极大的鼓舞。我现在就处在极度的自我怀疑阶段。怀疑自己的学历不高、知识面太窄、思维混乱、文笔不好……总之,还没开始就有种“江郎才尽”的感觉。
很多主题不敢写,怕驾驭不了,勉强写了不敢公开,怕人笑话。对,不是怕没人看,有时候想没人看倒好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还是阅读量不够,肚子里没货,自然写不出来。再有就是写得太少,还不适应大量输出的节奏。
我还想到一点:如果就某个话题跟人争论,可能我会说很多,有时甚至觉得表达还蛮有条理。可如果叫我把想说的写出来,就没词儿了。
跟人讨论是有主题的,有人提问,反而容易切入话题。而在简书创作,没有人给我们出题,题目要自己想,难道就大一些了。
不管怎么说,我感觉短期内水平不会有太大的提高。有太多的书要读而没有读,有太多的练习还没开始。所以还是先接受一个写不出文章的自己吧。
就算不会有进步,咱们也坚持一年再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