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一阵子没有在简书上写日记了。也就是说,和自己对话的时间有点不足。
最近一段时间的失眠又稍微严重了一些,又是一不小心就通宵。我今天干脆没睡,观察了自己从睡不着到补觉以后的状态。明显地注意到缺乏睡眠会有明显的消极情绪出现,而睡过以后就会大幅好转。
结合这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好像很多时候负面情绪的触发条件是疲劳,而不是我之前想的因为触发了什么创伤。这意味着我的应对策略需要发生大幅度的转变。我开始更加注意休息,减少对事情的反思。
很多人提到运动。运动不仅没有帮助,反而在很多时候会加剧疲劳。所以更适合在休息好以后,在不属于工作时间的生活时间进行,而不是作为疲劳的一种休息方式。脑力疲劳时,体力实际上也是疲劳的,运动只会加剧。
具体的方法主要是冥想和瑜伽为主。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以后,当负面情绪明显开始冒泡的时候,就说明需要停下来休息了,这个时候我会放一些纯音乐和冥想音频。如果听不下去,就说明已经累到需要停下来。会坚持一下做个瑜伽,然后通过平躺或者小睡恢复体力。如果躺的姿势不对,很容易加剧原本就已经伤到的颈椎啥的。往往两三个小时高强度就需要两三个小时以上的休息,最好是一两个小时的小睡。当然这样作息肯定会乱,考虑到我的作息本来就没有规律,这样可以让我暂时保持一个可以维持状态的水平。
另外一个克服的困难是难以做决定。我发现有时候想着Plan A,到实际做的时候觉得Plan A有点困难,又同时想到Plan B。我现在会采取“尽量不动原来定好的策略”,而是让自己坚持一下执行一下,让自己和自己建立信任,然后再把Plan B作为下一件事情做。比如,有时候想去咖啡厅喝咖啡和写写画画,因为没睡好不想动,我会刻意出去一两个小时就回去继续补觉,有时候反而能睡好,也有时候慢慢就清醒了。
一天以内大概两次到三次这样的循环。如果高强度连续一些,我往往会因为过度劳累而根本没法休息,然后进入死循环。而如果休息好了不做点什么,我也会觉得心情特别糟糕,或者觉得这天进展打不到预期。我会让自己重新启动起来,特别是半夜睡不着的时候重启一下,反而会让原本的抑郁消失大半。似乎有一个计数器在衡量我这一天的进度条,监督自己有没有完成自己的约定。
每周的节奏也找了很久。尝试过固定周末休息和随性休息两种策略,慢慢发现其实最适合的方式是两者结合。最适合我的节奏是三天休息一天,但不是所有时候都可严格遵守。我采取的策略是,如果这周连续搞定一个目标比较合适且状态比较好,就搞定以后周末休息,如果一周中间感到疲劳,就休息一天。如果状态为0,就长休三四天,不过今年很少需要,总体来说一周内的休息已经可以让我恢复状态。
一个月、一个季度的节奏则比较难掌握。目前处在压力最大的产品MVP和第一轮融资阶段,停不下来是肯定的,节奏只会越来越快,直到进入一个相对平衡的阶段才会好点。所以我也不给自己长休的时间,也不一定真的需要,与其承受前进不了的压力,不如直接前进把压力卸载。一天天慢慢距离目标更近的时候,自然而然地整个人状态就会好转。另外就是在尝试周期性地回顾总结。在长时间内更需要,看到一个月的周期内快速的变化,有时候觉得是几个月的事情,会让自己的心态更平衡和有耐心一些。
我越来越多地尝试把问题外移。比如,从自己的清单移到团队清单,把问题抛出去给社区。总之,让自己眼前的事情越来越少,让未完成事项本身也成为团队资产的一部分,而不是一定要解决所有问题。这样剩下的就是反复萦绕在心头的那一部分了。我通常会用白天的时间打主线,晚上的时间打副本,副本解决以后并入主线,这样白天也会有稳定的节奏。多做计划,自下而上地解决问题,这些GTD提出的原则是真的很好用,可以让人更放松地做事情。一直背着压力是有害的,而放下他们需要一套有效的系统支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