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编前
今晚年三十,文广君提前给大家拜个年啦!祝大家新的一年“猪”事顺利、万事如意、阖家欢乐!
年三十,春晚是必不可少的话题。今天的锐评,我们来聊一聊今年的春晚,你期待的是什么?为什么春晚的舞美、安排一年年在进步,却依旧吐槽不断呢?
年关将近,与年味一起被记忆起的还有春晚。从1983年第一届央视春晚开始,已经走过了37年的岁月。37年里,春晚早已经同过年吃团圆饭、守岁一般成为了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看春晚成为一种文化习俗,成为春节的一部分。
近些年春晚收视率的下降,其实质恰恰是是中国文化生活水平的提升,而不是下降。2000前后是春晚的高峰期,几乎是达到了亿人同赏的地步。那时人民文化生活水平不高,娱乐方式匮乏,具有文化娱乐上的一个刚性需求,电视的普及也为其提供了可行性。因而,春晚成为了那个时候的爆款。但随着近些年的发展,互联网冲击人民的日常生活,文化娱乐方式日渐多样化,人民对于春晚节目的需求已经没有之前那么强烈了。与春晚一同没落的,或者说因为春晚而更早衰落的,其实是很多传统的年俗活动。现在已经有很多人选择旅游、现场看演唱会等形式替代曾经的年俗活动。春晚作为曾经的宠儿,也无法逃避这种快速兴起的冲击。春晚的走低,恰好是中国发展的缩影。
很多人批评春晚的通俗性、娱乐性的下降。应该理解,春晚作为一场国家组织的大型活动,其影响仍然很强,其担负的职能也就相应的要求更加丰富。除开文化职能,其担负的还有政治宣传、社会公平、国际外交、传统文化保护等等职能,在多方面的平衡下,呈现出来的也就是如今的样貌。这个现象其实一直有存在,但过去大家关注点不同,并没有太多的关注。以去年的春晚来说,有一个亮点是大量的国际友人的加入,这事实上是国家职能的体现。
批评者或许是有理由的,国家不妨把春晚真正作为一项单纯的文化活动来做,注重一些娱乐性的提升。这要求的不是简单的社会热点的复制,反而是把握社会趋势基础上的引领,就像当初费翔点燃的那把冬天里的火一样,真正留给观众更加刻骨铭心的时代记忆。
【责编:文广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