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欲望也被激发出来了,买买买成了人们幸福快乐的标准。
商家也想出来各种方法让我们去消费,还造出了双十一这种节日让我们尽情去剁手。
当我们买的正尽兴时,想想家里堆满了已经有好多年没穿过的衣服,想想家里的纸巾是不是已经够用一年的了,再想想下个月的账单又有几个月的工资贡献给淘宝了。
怎么控制自己的欲望,怎么让自己家里整整齐齐,怎么让自己不再因月光而懊恼呢?
也许我们可以在山下英子的《断舍离》中找到答案。
山下英子在学习瑜伽的过程中领悟到“断舍离”的修行哲学。
她将这些运用到处理人与物的关系上,成为了一位杂物管理咨询师并举办了很多相关讲座,在这个过程中也和学员们沟通交流,一起完成了《断舍离》这本书。
目前,这本书在中国也被广为传播,2017年作者山下英子也被邀请但中国做讲座,讲解断舍离的实际意义。
心灵导师张德芬也为这本书写了推荐序,“想幸福,先放下对幸福的执念”,她把断舍离引用到幸福的层面。
断,停止负面的思考模式。
舍,顺从自己的内心,割舍既有。
离,松开多就是好的念头。
这本书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收拾房间的方法,也为我们生活变得快活提供了途径。
什么是断舍离
那么,断舍离是什么?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奇的魔力呢?作者在这本书里都为我们解答了。
简单的说,断就是在源头上控制无用的东西进入我们的房间,不要总是买买买了。
舍就是要把现在我们拥有的东西进行分类,以当下我们是否需要这个东西为原则进行分类,然后扔扔扔。
离就是要我们抛弃对物品的执念,达到舒适快活的生活状态。
断舍离首先是一种杂物管理的方法,那它和现在流行的整理术,收纳术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断舍离是为了不收拾而诞生的收拾法,为了生活变得快活,为了保持好心情的收拾法。
他们根本的区别在于,断舍离并非以把房间弄干净为目的,而是通过收拾的过程了解并喜欢上真实的自己,实现自我肯定。
断舍离要考虑两个维度,一是自己和物品的关系,二是当下的时间。
我们不能把轴线错位在物品与他人和不确定的未来和已经过去的曾经了。
断舍离是以我为中心,要考虑我现在是不是需要物品。
整理术和收纳法是从物品的角度出发,思考怎么把这些东西放的更合适,才能让家里更干净。
更重要的是,我们通过收拾,判断什么是我们现在所需要的,这个过程让我们更好的认清自己想要的生活。通过这种不断的训练,我们可以逐步的判断出准确的自我形象。
想想有一天,你收到一件礼物,是一套很名贵的杯子。你把它收藏起来,自己却一直在用超市的赠送的杯子喝水。
为什么不用这么好的杯子呢?
你心里可能想,这么好的杯子我舍不得用呀。
你的真实想法往往通过物品反映出来,你的潜意识认为自己配不上这么好的杯子,自己还不够优秀。
如果你开始用这个名贵的杯子,你对自我形象的认识也开始发生了转变,当下过去的自己,就能发挥自己的潜能。
在我看来两者都是杯子,为什么不用好的,让它体现杯子应有的价值呢?
“名贵的杯子打碎了多可惜”这也就承认了我们的不自信。当我们用了这个杯子时,我们就会小心不让杯子打碎,我们举止会优雅许多,这使我们变得更好。
经过断舍离留下的物品就是只有对当下的自己合适且必需,也确实在用的东西。
这样,我们就不用陷入好不容易收拾好了,找东西的时候又翻乱了之后再收拾的恶性循环了。
为什么要学习断舍离
断舍离有这么大的魔力,节省了好多不必要的时间,一次收拾终身受益。这么好的方法看起来简单,为什么我们做不到呢?
外界的诱惑太多了,电视里,手机里的广告太诱人。
在这个倡导消费的社会里,为了让我们失去理性买买买,商家做足了功课,早就为我们布下了折扣的陷阱。
商家打折会把小份变成大份,把一个和其他的控绑销售,看起来是便宜了不少。理性的考虑一下,我们可能根本用不上或者用不了这个东西。
捡便宜的心理让我们变得不理性,不考虑是不是我们需要的东西就冲动的买下来,陷入了商家为我们布下的陷阱。
购买的欲望促使我们买了很多东西,有些东西我们一年只能用几次,却占据了我们很大空间。
有没有一件到年会才穿的晚装,一件昂贵的皮草,到了天寒地冻才穿几天;一套新婚时穿的西装,婚后再没有穿过;这些衣服已经占满了整个衣柜,其他的衣服只能叠起来放在收纳柜里,找起来还费劲。
断舍离就是为让我们的生活少一些费劲,多一些快活。
断是减少不必要的的东西流入我们有限的空间,跟着山下英子我们找到了自己做不到“断”的原因。
那么舍呢?我们做不到的原因又有哪些?
在作者看来扔不掉东西的人都有共同点,她将扔不掉东西的人分为三类。
第一种逃避现实型
这类型的人多是对家庭有所不满,不愿意呆在家里,所以找各种各样的的理由在外面忙,家里没时间收拾,更不愿意回家了,这样家里就更加乱了。
朋子女士每天忙忙碌碌,出去打工,参加社团活动,和朋友聚餐,家里的家务总是敷衍了事,杂物堆的到处都是。
她和丈夫是不得已才结婚的,10年前她就想和丈夫离婚,收拾了两箱衣服准备离婚,可她想到了父母的伤心,生活的拮据就放弃了这个念头,从那之后她就开始频繁外出。
10年后朋子女士开始对卧室运用断舍离进行收拾,她又一次看到了之前收拾的衣服。这一次她斩断了对其他人和事的牵绊,决定离婚。
离婚后的她虽然经济比之前拮据,但她找到了真正自己想要的,生活很快活。
断舍离学员由美子小姐也是典型的逃避现实型的,学习断舍离后开始脚踏实地的一点点收拾、整理自己的家。
她发现不是自己的家太小,而是东西太多了。本来她打算买大一点的房子,现在不用了,为她省下了一大笔钱。
第二种执着过去型
这种类型的人即使已经不会再用过去的东西,也要把过去的东西通通留下,作为一种对过去幸福时光的留恋,不愿意面对现实。
美奈子女士家里堆满了从结婚前到现在的东西。
30年前她的丈夫追求她很久甚至用生命威胁她,她享受这种高高被人捧在手里的感觉,所以把那些可以证明这些的东西都留着不舍得扔掉。
30年后的现在,她的丈夫提出和他离婚,他的自尊被撕的粉碎,她不愿意离婚。
她从和丈夫用的露营帐篷收拾起,开始不舍得,经过三年的断舍离运用,她终于接受了现实离婚了,开始了新的生活。
第三种担忧未来型
这种类型的人特点是过分囤积纸巾等日用品,以此来减少对未来未知的不安和焦虑。
作者的母亲就是这样的人,她存了15年的特效药,虽然已经用不上了或者过期了,可是药放在那里他的不安就会一扫而空。
但是留着药会给自己暗示自己总有一天会得这种病,心理总有这种恐惧,就会产生负能量,正能量无法注入体内。
这三种人也有共通之处,他们都不愿意面对现实不论是自己还是周边的人际关系,他们会选择逃避用其他的来弥补自己心灵的缺失。
只有将无用的东西扔掉,才会有新的血液注入体内,人才会有进步。
那么,对于我们来说,什么才是破烂儿呢?破烂也分为三类。
第一类不用的东西
有些东西我们已经不用了,或者我们放在收纳柜里已经忘记它的存在。
不用的东西充满了怨念,你总会听到它说“用用我吧”,不用的东西我们可以把它交给需要的人,让它发挥应有的价值。
第二类还在用的东西
有些东西明明不喜欢了,却又不舍得扔掉。我能会不在意它,把它到处乱扔,这也是破烂儿。
第三类充满回忆的东西。
别人送的礼物,我们总是舍不得扔掉,那是承载着美好回忆的物品。
弘树先生生病住院做手术,他的同事们送给他很多千纸鹤。后来他痊愈了,把这些千纸鹤带回家珍藏起来,并且每晚都会看着千纸鹤睡觉。
作者看来这样做会加深他对这次疾病的记忆,满满的负能量。她认为,弘树先生对同事们表达感谢和感激之后,尽快把千纸鹤处理掉。
这样,弘树先生就可以从病痛的心理中解脱出来,注入新的血液,开始新的快活生活。
扔不掉的东西反应了我们不想扔,有时扔东西会让我们背负罪恶感。
换一种思维方式,我们可以把自己不需要的东西送给其他有需要的人,我们也能把这些东西放到网上卖掉。这样,扔东西的罪恶感会减轻不少吧。
对我们的居住环境进行断舍离的收拾后,他能给我们带来那些好处呢?
我们住的地方是我们的家,谁不希望回到家里很舒服可以放松心情。
如果回到家里乱糟糟的,休息的卧室都是杂物,呼吸的空气都充满了负能量,我们的身体和心灵都备受折磨,健康也会受到威胁。
南丁格尔就提出居住环境和健康有些紧密的关系。
她提出空房子每天也要清扫和开窗换气,有必要每天检查建筑物的每个角落。
断舍离主要从三个角度思考环境,与人有关的环境和与场所有关的环境,近环境和远环境,是否靠自己力量能改变的环境。
从这三个角度运用断舍离的方法,由易到难的改变我们的居住环境,让居住环境更健康舒适,也让我们的心情更快活。
怎么做到断舍离
断舍离拥有如此强大的魔力,我们怎么才能做的到呢?
先要改变思考问题的方式,再学习一些收拾的方法,我们一定能掌握并运用到生活里,让我们变得更快活。
作者在书里为我们提供了断舍离的思考法则。
首先以自我为轴线,考虑物品是否被自己所用,它才能有价值。
分辨物品是不是要舍弃,我们就要问自己,我们能不能用的到这个东西,而不是这个东西能不能用。
就算东西很好很昂贵,它不是我们需要的,对我们来说,它一样没有价值,我们应该扔掉它。
胜美女士的丈夫去世十年了,她还在悲痛中无法脱离。她家的厨房被她堆满了没用的破烂儿。
她学习断舍离后,收拾了三天,在一个水槽里发现了他丈夫生前用的假牙。她看着假牙大笑道“你在另一个世界吃东西很辛苦吧”。
她坦然接受了丈夫已经去世的事实,断舍离让她认清了现实。她从痛苦中解脱了,能够带着愉悦的心情迈向人生新的阶段。
断舍离的思考方式是通过对看的见的物品的取舍,来改变看不见的世界,改变自己,改变他人,改变人际关系。
断舍离就是要从改变我们生活的环境开始,把我们头脑中储存的多余的信息删除,让有用的有益的信息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作用,让我们变得快活。
在实践中我们要怎么用断舍离的方法收拾房间呢?让我们开始行动吧!
要减少物品,空间才能真正的变大,我们才能少一些时间收拾,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
可以先从一个小的有限的空间开始收拾,比如一个装满票据的钱包。慢慢训练,我们会有一双看见什么都觉得是破烂儿的眼睛。
要从扔东西开始,先从怎么看都是垃圾的东西开始,这些东西让我们做出扔掉的决定时间短,会让我们更舒服。
利用七五一的总量限制原则,打造充裕的空间。
就算是看不见的空间,也只能放满七成,留出三成,让人有把它收拾整齐的心情和欲望。
如果塞得满满的,会让人觉得收不收拾都一样的错觉。
看的见的收纳空间,只当五成,这就强迫我们只放我们需要的东西。
装饰性的给别人看的空间只放一成,这样给别人更有欣赏的欲望。
空间利用七五一的原则处理后,我们会把新的需要的东西替换旧的不用的东西,这样就有新的血液注入,生活更有活力。
还有只需一个动作的原因,减少拿出物品所需的东西,这样我们就不觉得麻烦了。
要有意识的把收纳的东西立着放这样方便取用,不能立着的东西卷起来自在的放着,总的来说要遵循方便取用的原则来收拾。
对于囤货的朋友,作者给出的方法是,“每次主义”的原则。用多少可以买多少,用完了再买,现在物质充裕,没有什么很难买到的。
一切杂念来源于外界的事物也来源于我们不安的内心。
断舍离让我们收拾好了房间,扔掉不需要的东西,留下的也让我们看到了自己。
我们正在做的事并不是我们想做的,我们的内心难免不快活,可我们自己并不知道我们不快活的原因,这就需要通过外界的物来看到自己的内心。
有人在收拾衣柜的时候发现,自己留下的都是蓝色的衣服,她发现自己想要开拓新的工作领域,一心只想着工作,想成为一位女强人,她通过断舍离认识了自己。
断舍离是让我们通过收拾直面自己,让我们抛弃执着的过去和未知的未来着眼于当下。这样我们就不会焦虑,没有痛苦,快活的生活在当下。
让自己置身于快活的空间里,心情变得快活起来,带动不快活的人进入自己心情快活的引力圈中,是一件很神奇的事,相信断舍离可以帮你实现。
断舍离让我们明白,剪断对物的执念,舍弃对物的眷恋,逃离过去未来的牵绊,不受外界负面情绪的影响,直面当下的自己。
不用逃避,找到我们想要努力的方向,怀揣梦想,向着美好的生活前进,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