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词,相信我们经常听到——气数。
对于气数,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大致意思是,天高地阔,宇宙无穷无尽,万事万物都会发生变化。欢乐逝去,悲伤袭来,让我知道事物的兴衰,都是有定数的。
定数也好,变数也罢,都不过是“生命周期”的一部分。人活几十年,或者百年,这是周期;春夏秋冬更替,这是周期;人间枯荣兴衰,这也是周期。
就拿一个人,以及一个家庭来说,当事人能活多久,家庭能传几代人,是否兴旺发达,都跟“气数”有关。
一个人,一个家庭,如果气数将尽,肯定会出现这些怪事。
一:过分荒唐、无度,气数将尽。
姬昌、姬发父子,通过征讨无道的商纣,建立西周,赢得了整个天下。从那一刻开始,姬家,成为了天底下的第一家族。
西周王室传到了第十二任君主,姬宫湦,发展势头竟然急转直下,快速走下坡路,让整个西周都灭亡了。
为什么西周灭亡了?姬宫涅,也就是周幽王,为了博得美人褒姒一笑,而多次烽火戏诸侯。后期犬戎入侵,诸侯拒不发兵,周幽王死于犬戎之手。
一个人,如果做出荒唐之事,那他的气数就会走到尽头。要知道,所有荒唐无度之事儿,都是有违天道的。天要灭人,那是轻轻松松。
一个家,如果出现了为人处世都荒唐无度的子孙,那家庭就会走向衰败。要知道,事在人为。好事,事在人为;坏事,自然也事在人为。
为人少点荒唐,多些谨慎沉稳,对自己和家庭,都有好处。
二:过分狂妄、自大, 气数将尽。
历史上有两个特别相似的家族,嬴氏一族,杨氏一族。
案例一:秦始皇嬴政统一了六国,建立了偌大的秦朝。在嬴政死后,由于赵高和嬴胡亥伪造诏书,杀了扶苏,所以嬴胡亥登上了皇位。
身为秦始皇的儿子,嬴胡亥从小就养成了狂妄、骄横的心理,在一番骚操作下,竟然激起了全天下的反叛。结果,不过是嬴氏一族被项羽杀光了罢了。
案例二:隋文帝杨坚,通过各种不同的手段,统一了天下。晚年的时候,由于听了皇后独孤伽罗的话,所以他把太子杨勇废了,而让晋王杨广当太子。
杨广上位后,就觉得,自己比父亲杨坚还了不起,甚至比始皇帝嬴政,汉高祖刘邦还厉害,就各种折腾、骚操作,十几年后,死于宇文化及之手,不得善终。
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祸。人,不论多有钱,多有势,倘若狂妄自大,不懂谦卑,就会堕入深渊,走向消亡。
三:各种内耗、窝里斗,气数将尽。
三国后期,司马家族横空出世,先夺曹魏大权,再灭西蜀,最后南征东吴,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上百年的战乱,统一天下。
司马家族,也就一开始的司马懿、司马昭、司马师还行,可到了司马炎,就有点问题了。司马炎先分封诸王,还让各大强势的家族,围绕在太子司马衷的身边。
司马炎死后,晋惠帝司马衷镇不住,不仅各大家族反了,就连司马家族的各路藩王,也窝里斗,你方唱罢我登场。
内耗过度的司马家,觉得窝里斗不过瘾,还引来了北方的外族,导致了悲剧出现——西晋灭亡,完全丧失了北方,司马家逃到南方,沦为了吉祥物。
家族,要么一条心,一家人都走向强大,要么窝里斗,一家人都在家庭内耗中走向消亡。人心齐,泰山移,心不齐,祸患生。
还是那句话,家和万事兴。家庭,少点内讧,多些相互扶持,才能气数长久。
四:观念过分糊涂、不正,气数将尽。
赵氏家族的北宋,为什么会灭亡?因为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这父子俩,一个比一个糊涂,亲手葬送了北宋一朝。
金人击败了辽国,统一北方,就南征北宋。宋徽宗赵佶听到消息,竟然吓晕了。醒后,他让皇太子赵桓继承皇位。
赵桓继位后,不仅不防御,还讨好金人。金人贪得无厌,加快了南征的步伐。兵临京师开封府的时候,赵桓完全不知所措。
大臣说,有个叫郭京的巫师,巫术通天,肯定能打退金人。赵桓相信了,就让巫师郭京在城楼摆“巫术法阵”,迎战金人。
金人大笑,认为北宋的皇帝都是傻子,很快就占领了开封府。宋徽宗和宋钦宗父子俩成为了阶下囚,连同老婆、子女,都被虏到了北方,也死在了北方。
一个人思想糊涂,一个家观念不正,面对困难时毫无决策的能力,那结果,不过是“气数”走到尽头。
文/舒山有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