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
《围城》时不时看到自己

《围城》时不时看到自己

作者: 小夭生活馆 | 来源:发表于2016-12-18 21:59 被阅读140次
围城

作为钱老先生的著作,故事并不算复杂,一个典型的并无真才实学的留学生方鸿渐,几段无疾而终的荒唐爱情,充满勾心斗角与人情世故的大学机构,一段牵扯到整个家族被层层束缚包裹着的婚姻。

在他的经历中,看不到那种畅快淋漓的感觉,仿佛每一步都在小心翼翼。从出场时在船上时小心应对鲍小姐与苏小姐,到回家后小心应对父母与名义上的岳父一家。在爱情上,他显然是不自信的。以至于不敢主动,亦不敢竞争,直至失去。这或许就是命中注定的那种初恋的错过吧。因为假文凭的事实,他在职场上也是小心翼翼的,怕人言,更怕自己露馅。只能任校长摆布调换,没有选择的权利。即使是遇到了问题,也只好去“请教”,去接受事实,去学着如何伪装。却没想到,患得患失的最后,还是失去。

婚姻与他,更是如此,那只是一层更深的枷锁与城池。他并没有轰轰烈烈的爱过,甚至还有些庆幸的觉得无须伟大的爱情的婚姻也是很好的。琐碎的日子与双方家庭的介入,让原本幻想的人儿逐渐变成了真实的也撕下了伪装的孙小姐。她旅途中那些原本的娴熟不做作也都是装出来的,真实的她又何尝不是在围城中的人?顾着虚荣,势利,在乎他人的评价,挑剔着丈夫,渴望着驾驭与掌控。这样的他们终有一日还是要消磨掉本就单薄的“好感”。一个开放式的分居的结尾未必代表着两个人走出了牢笼。时代的洪流中,他们都是不敢跨越和突破的平凡人,更多的还是隐忍,接受。

从很多方面,我们都是方鸿渐,隐忍的接纳现实,内心充满了不安全感,只好小心翼翼的前进。或许小时候还有着些情怀和狂妄,可越长大越不得不懂事安分。

很喜欢书中的一些词句,钱先生准确犀利的用词与比喻,借那些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如李,汪,苏,高等人,把那些主角性格中不允许他说出的感受一一道来。即使历经时代的变迁,已依然让我感受到了那种刻薄中的趣味,那种毫无保留道出现实的畅快。

经典是可以反复体会的,只是每次有每次都不同心境。或许下次相遇时,我们又会看到更多的精彩。

相关文章

  • 《围城》时不时看到自己

    作为钱老先生的著作,故事并不算复杂,一个典型的并无真才实学的留学生方鸿渐,几段无疾而终的荒唐爱情,充满勾心斗角与人...

  • 围城

    每个人都处于自己的围城中, 围城内的看到围城外的自由, 围城外的看到围城内的安逸, 每个地方都有优点, 每个小巷也...

  • 《围城》

    男生看《围城》会从方鸿渐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女生看《围城》会从苏文纨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很不幸,我在二者身上都...

  • 我为自己造了一座围城

    曾几何时,生活中的我为自己造了一座围城。 以前,看到美丽的景色便会迫不及待拿出手机咔嚓咔嚓记录下来,时不时会出去购...

  • 在围城里种花

    没错,生活处处是围城。 但把眼光拉向远方,聚焦在自己身上。看到whole pic,也专注于自己的围城里的故事,可能...

  • 书摘|致敬钱钟书

    《围城》被后人评为一本奇书,在围城里你能找到当下的现实窘态,在围城里你能看到婚姻里的人的挣扎,在围城里你能看到恋爱...

  • 围城里时不时地冷战,我真的想逃

    遇到一个小心眼的伴侣,没有别的办法,只有两个选择,一是任由他的冷战,消耗最后一点感情;二是拍拍屁股,从此永远离开,...

  • 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

    断断续续,终于看完了钱钟书先生的《围城》,看《围城》有时候觉得这事情与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甚至觉得年代久远,当看到...

  • 48/70围城读后感

    我看到了本书的题目——《围城》.我惊呆了.当时我凭题目感觉《围城》这本书应是写一些抗战时期的事情——"围城"吗!即...

  • 漫卷诗书|| 在“围城”里,我看到了自己

    钱钟书先生以每天500字的速度,两年时间锱铢积累的25万四千字作品,被我用几天囫囵吞枣完毕,大有消化不良之感。 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围城》时不时看到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jyz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