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名将岳飞是一个民族英雄,是一个军法严明的将军,但是在最后处死,在历史教材中记载,是因为秦桧收集了岳飞很多莫须有的罪名,让民族英雄岳飞身首异处。但是岳飞的罪状真的是莫须有的吗?有些人认为这些罪状是不存在的,有些人认为这些罪状都是存在的,但是这些罪状真的存在吗?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都有什么罪状,
一、拒绝出任通、泰镇抚使兼知泰州。
二、拒绝驻守通、泰二州。
三、拒绝屠城。
四、拒绝出任兼蕲、黄制置使。
五、拒绝复职,移军武昌。
六、闹情绪,拒绝出任军职。
七、拒绝接受开府仪同三司一职。
八、拒绝班师南下回朝,当面给赵构难堪。
九、连续十七道命令才调动岳飞援军。
十、拖延朝觐受赏六十七天。

这些罪状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不服从命令的岳飞将军。在《孙子兵法·九变篇》中说:“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涂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虽然将军可以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尤其是岳飞这样一个非常能打仗的将军,但是就当时宋朝的统治而言,在后人的印象中是文官贪财,武官怕死,即便如此,这些人都很听话,就出了这么一个不听话的将军,于是统治者的权威需要一个树立,于是这个岳飞成为了统治者面子的象征。但是从另一个方面去想的话,这个岳飞治军严明,他的军队很能打仗,统治者应该高兴才对。但是怪岳飞出生的年代不好,和秦桧出生在了同一个年代,因为秦桧是主和派,岳飞是主战派,中国当时的统治者更加的喜欢主和派的观点,于是岳飞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

先不管岳飞的死因,先看这十条罪状,都是抗命的罪状,不是拒绝升官,就是拒绝回援,不然就是拖延时间,就现在的领导而言,无论如何都不喜欢一个不听命令的下属,尽管这个下属十分的有能力,岳飞在当时的统治者的心中就是一个不服从命令的将军。无论是出于政治因素还是军事因素还是统治思维来讲,岳飞的下场都不会好,原因就是他不服从命令,如果不服从命令的先例一开,肯定会有第二个人,第三个人,第四个人等等不服从命令,这对统治者的权威是一种挑战,但凡挑战权威的人到了后来都没有什么好的下场,因为统治者需要立威,正巧在统治者的心中有岳飞这个刺头,在加上主和派的撺掇,两方人马一拍即合,统治者需要立威,主和派需要除掉心腹大患,岳飞怎么可能不死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