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写我诗会干活的牛小白园地
人体和自然界是相互对应的——读《黄帝内经》灵枢 经水第十二2

人体和自然界是相互对应的——读《黄帝内经》灵枢 经水第十二2

作者: 刘俊和和 | 来源:发表于2023-03-12 15:48 被阅读0次

人体和自然界是相互对应的

黄帝曰:余闻之,快于耳不解于心,愿卒闻之。黄帝说:你讲的这些道理,我听起来觉得很愉快,但心里仍不能完全了解其具体情况,希望你能够更详尽地说一说。

岐伯答曰:此人之所以参天地而应阴阳也,不可不察。足太阳外合清水,内属膀胱,而通水道焉。足少阳外合于渭水,内属于胆。岐伯回答说:这是人体应合于天地万物,而与阴阳相应的一个问题,是不能不深入了解的。足太阳膀胱经,在外可应合于清水,在内则连属于膀胱腑,而与全身运行水液的道路相通。足少阳胆经,在外可应合于渭水,在内则连属于胆腑。

足阳明外合于海水,内属于胃。足太阴外合于湖水,内属于脾。足少阴外合于汝水,内属于肾。足阳明胃经,在外可应合于海水,在内则连属于胃腑。足太阴脾经,在外可应合于湖水,在内则连属于脾脏。足少阴肾经,在外可应合于汝水,在内则连属于肾脏。

足厥阴外合于渑水,内属于肝。手太阳外合于淮水,内属于小肠,而水道出焉。手少阳外合于漯水,内属于三焦。足厥阴肝经,在外合于渑水,在内则连属于肝脏。手大肠经,在外合于淮水,在内则连属于小肠腑;小肠泌别清浊,而将饮食物化之糟粕中的水液归于膀胱。手少阳三焦经,在外合于漯水,在内则连属于三焦腑。

手阳明外合于江水,内属于大肠。手太阴外合于河水,内属于肺。手少阴外合于济水,内属于心。手心主外合于漳水,内属于心包。手阳明大肠经,在外可应合于江水,在内则连属于大肠腑。手太阴肺经,在外应于河水,在内则连属肺脏。手少阴心经,在外应于济水,在内则连属心脏。手厥阴心包络经,在外可应于漳水,在内则连属心包络。

凡此五脏六腑十二经水者,外有源泉,而内有所禀,此皆内外相贯,如环无端,人经亦然。这些与五脏六腑相通的十二经脉,其气血的流行,就像自然界十二条河流之水的流动一样,既有显现于外的源泉,又有隐伏在内的归巢;河流是内外互通,像环一样没有尽头的,人体经脉的气血也和它一样,是相互联通、循环不息的。

故天为阳,地为阴,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天在上,属阳;地在下,属阴。与之相应,人体腰部以上的部位,就应于天而属阳;人体腰部以下的部位,就应于地而属阴。

故海以北者为阴,湖以北者为阴中之阴;漳以南者为阳,河以北至漳者为阳中之阴;漯以南至江者,为阳中之太阳。根据古法天南地北的阴阳位置,在海水以北的就称为阴,在湖水以北的就称为阴中之阴,在漳水以南的就称为阳,在河水以北到漳水所在之处的就称为阳中之阴,在漯水以南至江水所在之处的就称为阳中之太阳。

此一隅之阴阳也,所以人与天地相参也。而人体之十二经脉的分布循行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也与之相对应。以上所述,只反映了自然界部分河流之流行分布与人体部分经脉循行分布的阴阳对应关系,但它足以说明人体和自然界是相互对应的。

(原文)

黄帝曰:余闻之,快于耳不解于心,愿卒闻之。岐伯答曰:此人之所以参天地而应阴阳也,不可不察。足太阳外合清水,内属膀胱,而通水道焉。足少阳外合于渭水,内属于胆。足阳明外合于海水,内属于胃。足太阴外合于湖水,内属于脾。足少阴外合于汝水,内属于肾。足厥阴外合于渑水,内属于肝。手太阳外合于淮水,内属于小肠,而水道出焉。手少阳外合于漯水,内属于三焦。手阳明外合于江水,内属于大肠。手太阴外合于河水,内属于肺。手少阴外合于济水,内属于心。手心主外合于漳水,内属于心包。

凡此五脏六腑十二经水者,外有源泉,而内有所禀,此皆内外相贯,如环无端,人经亦然。故天为阳,地为阴,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故海以北者为阴,湖以北者为阴中之阴;漳以南者为阳,河以北至漳者为阳中之阴;漯以南至江者,为阳中之太阳,此一隅之阴阳也,所以人与天地相参也。

今天学习了人体和自然界是相互对应的。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

                 待续

相关文章

  • 必须记下的背俞穴歌诀和诊疗特点

    背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在背部分布的俞穴,背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部的俞穴,并与人体内脏相互对应联系。 《灵枢...

  • 中医•足太阳膀胱经-背俞穴(相关知识汇总)

    背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在背部分布的俞穴,背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部的俞穴,并与人体内脏相互对应联系。 《灵枢·背俞》...

  • 灵枢针灸 | 深解什么是经水?

    黄帝内经—灵枢针灸 01 【原文】 黄帝问于歧伯曰: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而内属于五脏六腑。夫十二经水者,其...

  •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中心思想及分段(3)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中心思想及分段(3) 本篇主要论述人体阴阳之气与自然界阴阳是相互通应的,阴阳二气...

  • 共读/《黄帝内经》灵枢卷十一:经水篇

    黄帝问于歧伯曰: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而内属于五脏六腑。夫十二经水者,其有大小、深浅、广狭、远近各不同...

  • 素问之【精】

    写在开头:本文提到的《黄帝内经》,仅指素问,不包括灵枢经。 我们知道,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理论,后世几乎所有的中...

  • 悬颅穴:降浊除湿

    悬颅为经穴名(Xuánlú)。出《黄帝内经灵枢·寒热》。属足少阳胆经。悬颅是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的...

  • 2020-06-02

    《黄帝内经》研习笔记--017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相传源于黄帝,世代口耳相传,后经医家联合增补...

  • 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源于,《黄帝内经》提出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黄帝内经》所述,人与自然是统一的,人体的阳气和自然界的阳气相...

  • 不生气的法宝3/20.2019

    天气:晴 137累积法读经: 《黄帝内经》灵枢.九、《笠翁对韵》下.七 、《庄子》齐物论.2。 147累积法亲子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体和自然界是相互对应的——读《黄帝内经》灵枢 经水第十二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kcj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