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去参加了心理学的认知治疗读书会,里面都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我是学心理学的,而且之前虽然也是从事家庭教育,但是差不多也是在心理学圈里泡着,身边的老师基本上都是二级心理咨询师,在一起交流更多的也是心理学内容,那时聊的很多的是个人成长、原生家庭、童年创伤、内在小孩、心里绘画、舞动、沙盘、解梦……运用人体冰山理论看见自己心理的活动,有情绪时觉察自己的内在
处理起自己的问题一贯都是用张德芬老师的“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在这种环境中,很多时候是用“感受”去工作的,觉察自己哪点不舒服,不舒服的背后是什么,想告诉你什么信息,怎么去调整……
所以,形成了这种所谓的心理学模式,特别注重自己的“感受”,会去觉察自己哪部分不舒服,又“看见”了哪部分真实的自己!因此,激发了身体良好的感受性,很好地与自己的身体链接,很感性,不会活在大脑理性的世界里。不知不觉中,也形成了这样的思维惯式!不断地渴求“疗愈自我”。
可是吧,新环境不一样,适应期在身体内部有很大的冲撞与磨合,不同的“我”之间的融合,也就是快乐鸭脖牌软件更新中,期间对之前环境的留恋感,让我又去找南京当地的心理咨询机构,希望能找份熟悉的“归属感”,现在知道这是在催生鸭脖的“社会人”角色,已经开始慢慢享受和喜欢这个新环境,可是还是会不断地回想从前,这次去参加认知疗法的读书会,很专业的知识或概念的讨论,略显枯燥,但是我还是跟得上的,毕竟有基础在的,可是又那么明显,我得时时进行理解转码,“核心信念”“自动思维”,说惯了“自我观念局限”“自我价值低”“自信心不足”,有时候还会有稍微的质疑:认知层面是属于思维层面嘛,还有情感层面,行为层面,董博士总结得真实用还全面,天,我是在否定吗?看来这几个月下来不知不觉已经更新得不错了嘛
这一次似乎让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过去的真的已经过去了,好好学习现在的内容,加快鸭脖社会人的成长……
把以前学的好好融入,心理学知识不可以丢,否则心里默默地鄙视你!
前者帮我建设内在的精神人,现在帮我塑造如今的社会人,董博士说了,人有三种身体:生理人、精神人、社会人,这才是完整的人,完整的生命体验!
亲爱的鸭脖,好好珍惜现在,享受当前,释放你新的潜能。但不要忘了你心心念念的催眠,那里面肯定会有新的功课和收获在等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