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明确需求来源和背景
1、需求来源:来自用户反馈?来自业务团队需求?领导要求?来自竞品?来自行业市场分析?
2、明确需求背景:因为什么原因,提出什么需求,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标?
第二、需求分析:要不要做,何时做?
1、需求用户/受众:
新用户?老用户?核心用户?非核心用户?业务团队?受众面是不是大?
2、需求场景:
用户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需求
3、是否符合产品当前阶段定位,能带来产品核心价值的提升
①产品起步阶段的重点是核心功能的实现,验证产品的可行性。
②产品的发展阶段重点是功能的扩展和完善,需要做的是探索新的价值。
③产品的迭代阶段重点是用户体验的提升。
4、需求特征及频次
①KANO模型:基本需求、期望型需求、兴奋型需求、无差异需求,属于哪一个
②需求频次:低频or高频?用户需求有多强烈,能带来什么结果?
5、实现成本
需求实现的时间,技术成本,测试成本?是否会影响系统稳定性?性价比如何?
6、有无替代方案:
有没有更简单有效的替代方案,也可以解决此问题。
7、定义需求优先级
根据上述需求分析的结果,就比较容易定义优先级,就像大部分文章里提到的方法:
①kano模型:基本 >期待 >兴奋
②经济效益法:紧迫收益高 >不紧迫收益高 > 紧迫收益不高 >不紧迫收益不高
③投入产出比:性价比最高的优先
④满足核心用户需求的
⑤满足核心业务需求的
⑥满足产品核心价值的
这是一个动态分析评估的结果,需灵活运用。常用的是看kano模型,看投入产出比,看是否满足用户/业务核心需求,是否符合产品核心价值等。
第三、需求跟踪管理验证
1、记录需求提出人、提出时间、需求详细、优先级、预计处理时间、处理人、完成时间。
2、进行产品设计(MVP最小可用产品原则)、研发、测试、上线、培训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