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实现培养目标的主阵地,是教师的中心工作。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一节节的课堂教学中,孩子们的智慧、能力、心理、情感、德操等等都在茁壮成长,教师的职业生命、专业能力都在不断锤炼提高。
为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都在孜孜以求,不断的思考探索实践,如何提高课堂教育教学的质量效益,以期使每节课都能发挥最大的启智育人作用。只有每堂课都优质高效了。我们打造高效课堂提高育人质量的理想才能实现。
我认为想要上一堂好课,教师应有八种意识:
一、 目标意识
什么是目标?目标是对预期结果的主观设想,为行动指明方向,是维系组织各方面的核心。具体到我们课堂教学来说,就是解决或确定为什么要上这节课,这节课要让学生学习什么知识,达成什么能力,有什么成长收获等问题。
我们要想上一堂好课,就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那么我们依据什么制定目标呢?我们的教材都是依据国家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育人目标来审核确定的,所以这些计划、标准、目标、大纲就是我们确定目标的重要依据。同时,学业质量检测的标准,学生的学情情况也是确定目标的重要依据。
国家确定了每堂课基本目标体系,即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就为教师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三维目标的科学合理确定就使我们的课有了方向,有了标准,有了依据。目标既是一堂课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目标的表达、表述,必须是简洁的。上课伊始,全体师生就应该明确这堂课的各项目标,并围绕目标开展学习活动,最终努力达成目标要求。
二、 设计意识
教学目标确定以后,选择以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流程环节来推进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最终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教师对整堂课进行精心的设计。
设计是把一种设想通过合理的规划、周密的计划,通过各种感觉形式传达出来的过程。课堂教学的设计,必须由教学目标出发,依据教育的科学规律、学科的性质特点,组织管理学的要求,和教育教学的先进理念、理论,来进行宏观的规划和详细的环节流程计划。如绘画中起承转合的节奏变化,每个模块、环节都有独立的任务,都是紧密连接的有机整体。一个好的老师首先应是一个善于谋划设计课堂的高手。
科学合理的课堂设计,会使整个课堂层次清晰,环节流畅,层层递进,动静合宜,生动高效。
三、 主体意识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主体地位。课前的预习、课后的练习、巩固等等,都是为了更好的开展课堂教学,但往往许多老师主次不清,甚至喧宾夺主。课上思路不清,冗长拖沓,课堂都完不成教学任务,临下课就自欺欺人的说,剩下的几个问题请同学们自主解决或问问同学、老师,然后再布置大量的机械性的作业。下一节课又是新的开始,上节课的内容就不了了之了。课堂不精心,课后狠布置,成了一个制约教育质量提升的恶性循环,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占用了学生休息、实践、体验、阅读、丰富兴趣爱好的机会和时间,进一步恶化了学生的学习境况。
在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中,学生学应是主体,即使是就应试教育观点来看,最终是学生去考试,学生面对试卷上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读是依靠学生自己思考,对知识的掌握运用,用自己的语言,以规范答题的方式表达出来,取得好成绩。从这一逻辑上看,仍需要学生深度的思考、记忆、理解、运用、表达,这就是需要发生真实的深刻的学习,也就进一步证明了课堂的主体应是学生的学。一切的课堂活动都是都是以学生的主动学,自主学,合作学,展示学,检验学,完善学的“学”的过程中贯穿的。
由此看来,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所谓的应试教育,学生的“学”都应是课堂的主体。
四、合作意识
《学记》中有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课堂以学生的“学”为主体,就必须经历自主学,合作学的过程。同样的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达。这种由基础、背景、思维模式等造成的差别恰恰是学生间进行思维碰撞,激发灵感的绝好前提。在学生的合作交流中,学生的思维进一步丰富,理解进一步锻炼提高。同时合作学习,增加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又增加了一层对学生学习惰性的激动和约束。
五、调控意识
教学过程,学习过程,课堂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教学设计是一个框架,实施的过程需要教师科学、高超的调控。教育是科学,更是艺术。其艺术性的最高体现就是对课堂节奏、轻重缓急,张弛有度的调控。好的教师应该是调动激励学生学的高手。
无论主动的还是被动的竞争,都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无论是个人竞争还是小组竞争,学生都会为了自己及小组的尊严与荣誉,努力学习积极表示。教师的调控,就是要通过赏识、激励调动各种层次的合作竞争,激发学生自主学、主动学、参与学、努力学的良好学习氛围。
六、时控意识
课堂教学要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当堂达标。每一分钟都是负责的,每一分钟都不能浪费,我们作为老师精心备课,精选、精练,突出重点就是为了把课堂有限的时间充分的利用好,发挥课堂最大的效益。
在传统的教育为主体,教学的进度,学习的状况基本上上按照老师的节奏来把握的。但是在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为主线的课堂上,就不一定完全按预设节奏来推荐了。这就是要求教师增强时控意识,每个环节明确时限,提高质量,展开竞争,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七、达标意识
每堂确定教育教学目标,使课堂学习成长有了方向,有的放矢。最终能不能实现就是检验这堂课达不达标,是不是达到了设计预期的效果。
可能有些老师会说,一些课没法检查是否达标。确实,有些课,有些情感化的目标很难用测试来检验达标的情况。但针对知识能力目标,绝大多数课还是能检测的。当然,检测达标的方式非常多,不是唯测验的。但无论怎样,教师想上好每一堂课,就必须牢牢树立达标意识。这节课的内容、目标、任务、努力拿到这节课课堂学习中解决,尽量不要拖到课下让学生自己解决,或再留到下节课,再占用一定时间完成上节的任务,造成每节课都不完整,都不达标。只有做到堂堂清,不寄希望于课下,才能真正为学生减负,提质增效。
八、育人意识
立德树人是我们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工作者,与教书匠最大的区别在于,一个是既教书又育人,一个是只会教书。课堂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我们的德育不能停留在假大空的口号、标语上,不能停留在浮光掠影的活动中,而是要深入到每一个学科,渗透到每一堂课上。教师要深入挖掘每堂课的德育教育元素,以德启智,以德润心,德能并重,德智共生。在一堂堂课的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影响下,润物无声,学生自然而然的习惯,并接受着各种正向积极的道德养成教育。育人工作更扎实,效果更深远,作用更持久。
教育教学是教师的主业,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学生的智慧生成、生命成长,都是在我们一堂一堂的课中慢慢生发,慢慢提高,慢慢成长的。教育是“慢”的艺术,不仅指当下的教育质量是由未来的学生成就慢慢呈现,更是指教育是一堂一堂课慢慢来教,扎实来做的。教育其实更应是“实”的艺术,每堂课的高效扎实,才能奠定教育最终的成功。
只有老师们认真精心地把每一堂课上好,一堂堂的好课,才能真正为孩子一生的辉煌成就奠基助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