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一:公共行政概述
1、公共行政的含义
公共行政是指公共行政组织为了公共的利益和目的,以公共权力和法律为基础,对社会公共事务和政府自身内部事务所进行的管理和服务活动。公共性是公共行政的基本特性。
2、公共行政的五大要素
(1)公共行政的主体是公共行政组织。所谓公共行政组织,是指执掌公共行政权力、承担公共管理职能的组织。根据其产生的依据,主要分为:职权性公共行政主体、授权性公共行政主体。
(2)公共行政的客体:公共行政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和政府自身内部事务。
点二:行政职能
1、行政职能的含义
行政职能又称政府职能是指政府依法对国家社会生活诸领域进行管理所具有的职责和功能。
2、政府基本职能
从政府发挥作用的领域来看,行政职能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职能。我国政府的政治职能主要有:
军事保卫职能。保卫国家领土完整、主权独立,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活动的军事保卫职能。
社会治安职能。巩固政权,制裁危害社会治安、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行为,打击、惩办和改造各种犯罪分子。
民主职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完善人民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机制,提高行政机关活动的公开性、透明度和民主性。
国际交往职能(外交)。广泛参与国际政治事务,参与国际经济、文化、科技的交流与竞争,促进国家间的友好合作,维护世界和平。
(2)经济职能。经济职能是指政府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管理的职能。
(3)文化职能。文化职能是指政府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依法对文化事业所实施的管理。我国政府的文化职能主要有:
发展科学技术的职能。
发展教育的职能。
发展文化事业的职能。
发展体育、卫生的职能。
(4)社会职能
社会职能是指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权力执行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社会管理职能,主要是政府依据社会公共需求,通过多种方式为社会提供教育、科技、文化、医疗、社会保障、城乡公共设施等方面的产品和服务。
我国政府的社会职能主要有:
社会保障职能。
环境保护职能。
点三:行政组织
1、行政组织的含义
行政组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行政组织是指各种从事行政性事务、执行行政职能的组织,既包括政府行政机关,也包括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在内的管理行政事务履行行政职能的机构,同时还包括政府部门以外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中管理行政事务的机构。
狭义的行政组织是指依一定法律程序建立的、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政府组织机构实体。在我国专指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办事机构。
2、行政组织设置原则
(1)精干效能原则
精干效能是指国家行政组织的(人)才、(资)财、(物)材力与其工作绩效之间的合理比例。精干与效能组成一个完整的概念,精干促进效能,效能需要精干。
(2)依法设置原则
(3)按需设置原则
行政机构的设置要因事而设,这是行政组织设置的根本前提。这条原则是行政组织设置走向规范化、法制化的基础,是我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转变政府职能是进行政府机构改革的原则。
(4)职、责、权统一原则
(5)适应发展原则
(6)为民便民原则
3、行政组织的类型
按照行政组织的职权范围和作用不同,行政组织可分为:
(一)领导机关
领导机关是各级政府领导的决策核心,是决策和执行的指挥机关,是行政组织的中枢。
(二)职能机关
职能机关是各级政府中负责组织和管理某一专业方面行政事务的执行机关。
(三)辅助机关
辅助机关是指为了使行政首长或专业职能机关顺利地进行管理活动,在机关内部承担辅助性工作任务的机构。
(四)参谋机关
参谋咨询机关亦称智囊机构,是一种现代政府的组织形态,是指汇集专家学者和富有经验的政府官员来专门为政府出谋划策、提供论证政策方案的行政机构。
(五)派出机关
派出机关是指一级政府根据业务管理的需要,按法律规定和管辖地区授权委派,在所辖区域内设立的代表机关。派出机关不构成一级国家行政机关,其权利是委派机关的延伸,因而是派出它的那一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分支机关。我国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主要有三类:行政公署;区公所;街道办事处。
点四:行政决策
一、行政决策概述
行政决策是各种各样决策中的一种,是指行政领导者在处理政务时,从公共利益和公平与公正原则出发,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所做出的决定的行政行为。
二、行政决策类型
(一)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
按照行政政策本身的形式,可分为:
1.确定型决策
确定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能够确定,决策目标也非常明确,对决策实施的结果也能够确定。
2.风险型决策
风险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比较清楚,也有比较明确的决策目标,但是实现决策目标结果必须冒一定风险。
3.不确定型决策
不确定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都不清楚,决策目标也不够明确,对决策的结果也不能控制和预测。
(二)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
按照决策的方法,可分为:
1.程序性决策
也叫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先例可参考的结构性较强,重复性的日常事务所进行的决策。
2.非程序性决策
也叫非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无先例可供参考的决策,是非重复性的、非结构性的决策。
(三)个人决策和集体决策
按照决策时的人数,可分为:
1.个人决策
在进行行政决策时,由行政领导者一个人所做出的决策,叫做个人决策,这是在政府系统内常见的一种决策方式和决策类型。
2.集体决策
集体决策是指在进行行政决策时,由行政领导集体所做出的决策。集体决策往往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四)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
按照决策主体的决策依据,可分为:
1.经验决策
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认识与分析,以及对决策方案的选择,全凭借决策者在长期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惯性思维方式所进行的决策。是领导者经常用的决策类型,也是最传统、最常见的决策类型。
2.科学决策
决策者凭借科学思维,利用科学手段和科学技术所进行的决策。尽管科学决策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先进决策方法,但是也不能认为经验决策就是落后的方法,是没有价值的方法。
点五:行政监督
一、行政监督的含义
狭义的行政监督是指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行政活动所进行的监督,即行政机构内部的监督;广义的行政监督是指各类监督主体依法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所实施的监督活动,这些监督主体既包括内部的行政机构,又包括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公共舆论等。
二、行政监督体系
1、行政内部监督系统:
(1)一般监督
①日常监督
②职能监督
③主管监督
(2)专门监督:审计监督
2、外部监督系统
(1)立法监督
(2)司法监督
(3)政党监督
(4)社会监督
(5)监察监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