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老师,最可悲的不是遇到学渣,而是遇到人渣。有遇到打架斗殴、故意搞破坏的男孩,但是还是第一次遇到往同学午餐里甩头皮屑的男孩。想想这件事,我都觉得恶心。并且教育后,还有同样的行为出现。这不是普普通通的搞破坏的行为,这已经上升到人品问题了。他不是一个学渣,但是我肯定敢说:他绝对是一个人渣!他就是我故事集第一集里说的男一号。
以前与家长聊天,一般不会问很具体的家庭情况,除非家长主动说。昨天刘主任很严肃很详细地问了男一号妈妈一些家庭问题,他妈妈一一回答了。主要概括为:男一号在深圳出生,从小就很调皮,爸妈工作很忙,没什么耐心引导与沟通,常常都是以打骂作为主要的教育方式。后来因为父母工作忙,男一号回老家由家里老人带,到了7岁上小学才再次回到深圳。现在爸爸每天都上班很忙,晚上也经常加班到九点,基本都是妈妈在管教。这就说明了很多问题,三番五次找他爸爸来学校处理问题,见到的永远是妈妈。男一号妈妈一边说一边流泪。其实,同样作为一名母亲,我是同情她的,也理解她的辛苦。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确实养育了一个人渣。他们对小孩暴力的家庭教育方式造就了现在暴力解决问题的他,并常以欺负他们作为取乐自己的活动。他们缺乏对孩子关注,所以孩子通过闹事来引起他们的注意。
受过虐待的小孩经常喜欢采用暴力来满足其需求,有时候是语言暴力,有时候是行为暴力。所以,提到人渣的学生,一定要帮助那些被人渣欺负的学生。如果不及时给予帮助,被欺负的孩子要么成为日后的人渣,要么以后会成为一个遇事退缩的人。被欺负的雷哥在这一年半的初中生涯里,很少看到他主动打招呼或者很开心的笑。第一次开怀一笑是,一个法制教育课他积极回答问题获奖的那一刻;第二次是一个放学后下午我给了他一块蛋糕,第二天早上,他在公交车上遇到了走路上班我,开心地向我招手;第三次是昨天他听到欺负他的人受到了处分后,并且在回家之前主动跟我说:谢谢老师,老师再见。一个多容易满足的孩子:一个鼓励;一块蛋糕;一次支持都可以让他开心很久,因为他觉得有人在关注他!
遇上渣男,让我更深刻地反省自己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家长,应该做到以下2点:
1. 当孩子触犯了道德底线,必要的惩戒是很有必要的。作为一名家长,不应该袒护自己孩子所犯下的错误,适当的惩戒能让自己的孩子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当。作为一名教师,当学生出现挑衅行为,一定要加强家校沟通合作,给以学生相应的惩戒。
2. 当自己的孩子或者学生成了暴力的受害者时,一定要对他们有足够的耐心并且向他们说明:无论他们做什么或者怎么做,我都不会伤害他们;他们也需要知道在家里在学校里我不会让他们收到伤害。因为一旦他们把我视为关心他们并值得信赖的人,他们就会开始减少防御心理并更乐于学习在不用暴力的情况下满足自身需求。
男一号的行为已经触犯了道德底线,给以相应的惩戒会给受害者带来慰藉,但是这种惩戒对男一号已经没有任何的约束作用了。可悲的是他父母没有认识到这事的严重性,他们对此事的理解还停留在:他们的孩子只是调皮与好动。希望他父母能早日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及时调整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