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开店狂人
人员齐聚店中,身为组织者的小老板丝毫没有为两边新朋友互相引介的想法,只顾着干脆利落地催促我和陈敞:“快走快走。”随后他一眼看见桌上散乱的扑克牌,于是又加了句:“这么点儿时间,你们俩还打起牌啦!”我赶紧放下牌,起身去拿包包,陈敞则速度收拾,然后加入这组迫不及待等着出发的队伍。
聚会共有六人,里面只安琪的两个同事我不认识。安琪和小老板是中心人物,陈敞走到他俩身边说话,明显他和安琪也是老朋友了。另两人跟在安琪身后,彼此不时说上两句,话不多但也不冷场。我落了单,只有默默跟随着,不过幸好餐厅离得不远,很快就走到了。
然而当我满怀期待地走进餐厅,却发现情况和我之前想的大相径庭。我原本以为的,是明亮的灯光下,宽敞的长条桌上放满一大盘一大盘新鲜的虾、蟹、螺,还有头顶各色诱人海鲜的胖寿司、淌着浓郁肉汁的羊排牛排、各类热乎乎的喷香中式小炒以及精致软甜的西式小点……而现实是,这里根本就是烧烤自助餐厅。座位之间排得很紧,灯光有点昏暗,可能是为了掩饰被油烟熏黄的墙壁。
小老板事先订了位子,大家跟着领位的服务生鱼贯而入。安琪和小老板先落座,陈敞理所当然地坐在小老板边上,那女同事自然坐在安琪旁边,我走在后面,这就导致我只能坐在圆桌最后的空位上,左手边是陈敞,右手边是安琪的男同事。
服务员贴心地送上装衣服的塑料袋和一次性围裙以保护衣物不受油类侵扰,于是大家纷纷站起来又脱衣服又穿围裙,然后终于是坐定了。安琪向我介绍坐在她旁边的女生郭婷婷和坐在我旁边的男生马洛。
郭婷婷小脸清秀可人,看着像是才过18,其实和安琪差不多大;马洛身材修长,一张脸也偏于瘦长,看着倒不丑,笑起来还有点滑稽,属于很有特点的长相。这两人话都不多,声音也轻,比不得小老板的大嗓门统领全桌。我听他一时和安琪说说笑笑,一时和陈敞高谈阔论,论着论着,不知怎么地话题又绕到了开店上。
我全程只是旁听,但并不无聊,反而觉得挺有意思。陈敞这次的新想法是开家咖吧,他觉着这年头人人爱喝咖啡,大家聚会,能有个舒适地儿喝着咖啡聊聊天,生意一定不会差。我坐在旁边听他侃侃而谈,从咖啡的制作到店面的装潢风格,整个儿讲得眉飞色舞,连烤肉都顾不上吃。
小老板听得也算认真,不时应上两声,但完全没碍着他吃喝。那双筷子伸得贼快,一不留神,连我面前刚烤好的肉也被他挟走了。直到他吃了个半饱,才对着陈敞开口笑道:“你想法是好的。但是!但是!不是我说你,你每次想法都是好的,就是做起来不行。”
陈敞看起来十分不服气,反驳道:“你说哪里有问题?”
“哪里有问题我是不知道,但你前几次也是想的很好,结果怎么样呢?”小老板收了笑,神色逐渐严肃。
陈敞一时没接上话,小老板越过他,伸长脖子问我:“你觉得他想法怎么样?”
我突然被点到名,虽然对开店的话题确实有点想法,倒也不好直说。想着不如先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也能拉近点距离,便向陈敞请教道:“你前几次开店为什么没开下去啊?”
小老板“哈”地笑了一声,一点不给面子地揭露道:“他太懒!”
陈敞立时回嘴道:“你瞎说有什么意思!”
“那你自己说。”小老板并起筷子敲一下面前的瓷碟,虽是叫陈敞讲,自己又忍不住开口道:“你第一次开的是披萨店吧?”
披萨店其实真不错,据陈敞说他当时还特意去学了一个月的披萨制作,毕竟那是他第一次开店,十分慎重。选址也好,就开在居民小区大门口,刚开张时还很是红火了一个来月。可惜好景不长,先是夏天到了,逼仄的厨房里没有空调,又放不了电扇,排气还坏了。他自己先受不住厨房里的那个热度,再后来不知怎地客人也日渐稀少,生意越来越差,一算房租水电和人工费,这店真是越开亏得越厉害,因此他只好赶紧转让。
第二次陈敞开的是串烤店。他吸取教训,装修用的是半开放式厨房,整间店里都打空调,再也不用担心被热坏了。同样,他事先也特意学习了怎么腌渍烤肉和调酱汁,还将店址定在一所职业学校附近,又装修出一派青春洋溢的活泼风格来吸引客人。学生们正是爱吃烤串的年纪,每天放学时他那家小店里都挤满了人,看起来真是大获成功。可开了两个多月后,陈敞又选择关门了。一来太累,他和小工们每天要花好几小时往扦子上插生肉,插得他看到生肉都想吐;二来就是他发现店里生意虽好,但赚得太少,去掉房租和人工等费用,离他理想中的收入委实是差得有点远,这样一想他就没有兴致再继续下去。这次关门亏得不多,主要还是一笔装修费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