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读雕爷文章,他把所有专业领域的参与者,都分为四个层次:
- 根本还没入门;
- 入门者,初步知道了基本框架是啥样;
- 高手,拥有能清晰判断框架里任意位置的能力;
- 框架制定者;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某个领域的高手呢?雕爷的答案是:抛给他一个“点”,也就是随便一个小问题,看他回复的是不是一个“面”,而你从面的任何一个角度再追问,他会丢给你一张立体的“网”。
比如问葡萄酒的“挂杯”问题,是一个点,如果仅仅回答挂杯是好酒差酒,则肯定不是从“面”的角度回答的。面的回答至少包含酒体和酒精度的关系,再展开,一张网会徐徐展开——比如旧世界vs新世界风格、酸和涩、陈年...其实没有哪个问题是单独存在的,从一件事能牵扯到若干乃至无数件相互关联的问题。
高手的思考是在框架上进行的,对于每个点有清晰的定位,并能联系自如其他的点。否则,就像思路就像在雾里摸索,撞到什么讲什么。框架的构筑,一是要有知识,客观的专业领域的信息;二要有逻辑和思维,指主观地如何定位知识和推演。我们日常大量接触碎片化信息,需要自己主动去存储安放,牵桥搭线,建立连接。
作为理科生,渐渐也认识到经济金融知识和思维的重要性,就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在这里打算整理之前的笔记和建立自己的金融知识框架。经济和金融作为社会科学,包含很广,作为入门可以分为以下几大模块:
- 经济分析,如宏观和微观分析;
- 财务分析,从数字化的角度分析公司经营;
- 公司金融,如公司的资本运作,投融资;
- 资产定价, 如何给证券定价;
- 金融市场,如股票买卖;
- 金融监管及其他前沿,如行为金融、Fintech、数字货币。
先从经济分析开始。经济学,是关于选择的学问,关乎的是资源配置。为什么存在选择呢?因为资源是稀缺的。人们选择的依据是什么?使自己效用最大化。这也是经济学的一个基础假设,即理性人假设。若地球上只有一个人,他还是能为所欲为的。当人多了,而且每个人都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时候,就不能完美实现了,因为有了约束,比如资源的限制。你多我少,你少我多,博弈之下,就有了均衡。
经济学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成本。成本是做决策时重要判据,其多种含义能帮助我们从多角度进行考量。
- 会计成本,我们一提到“成本”往往先想到的是会计成本,比如去看一场电影花了车费12元,电影票50元。它是实际产生的各种费用。
- 沉没成本,指已经付出不可收回的成本。比如先买了电影票但没看成,这50元就是沉没成本。该舍弃时要坚决,比如已经发生的亏损。
- 机会成本,指一个选择,所放弃的其他选择的最高回报。用机会成本的思维,你会考虑如果不做这件事,我可能失去的机会和回报是什么?
- 边际成本,指每增加一个产出,引起成本的增量。这引导我们要考虑成本的变化趋势。搬砖赚钱,边际成本不变,因为每多赚一块都要多搬一块;而写书、投资则能实现边际成本递减,也就是“躺赚”,然而前期需要付出更多。
(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