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假了,又是我一个人了。白天上班,我一人一个房间,除了整理归位,上下帐,就有大把时间属于自己的。偶尔看看股市,合适的时候操作一下。选一本微读里的书听听。下班之后做个简餐就打发了肚子。实在无聊,打开抖音跟着主播练练形体操。
我以为我早已适应了这样一个人的日子。可是这两天我的情绪很低落。好像什么也提不起劲来。前天儿子跟我们打了电话,只是告知我们,他要求转岗了,从品牌策划部转去销售部。想在外围跑跑,实践一下。
这样也不是不好,但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对于他的工作,他爸有时候会指点一二,我感觉表面上是对他肯定鼓励,其实也就是随他去了。将在外不由帅。儿子大了。在外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只有他本人知道。作为家长只能在有限的认知里,说些无关痛痒的话。
对于指点,我越来越不敢冒言了。我们老了,有的只是“以老买卖”的经验,怎么能指导孩子呢?孩子或许也只是想听到鼓励和肯定的话。
我也曾经年轻过,毕业后在南方实习工作过。当时年轻气盛的,对于当时决定回厂,是不是对的,真的已经不重要了。但对于儿子的转岗,我保留看法。做销售是很锻炼人。但现在这个大环境下,各行各业都卷的那么厉害,更何况家居整装这一块呢。以我们的认知,我给不了他多少建议,只能让他去边闯边总结,因为生活毕竟是他的。我说多了,他不爱听,反而使我们之间产生了距离。
我一改往日在电话里喋喋不休,一直听他说。我知道儿子可能想从我这里得到鼓励赞同。但是我我实在说不出鼓励和赞同的话。我想说些宽慰的话,但说出来却成了:“你已经决定了,现在打这通电话,只是通知我们?”儿子说:“难道我还要征求你们意见吗?你们能给我什么意见和建议呢?”
是呢,我的冰冷,回应的也是冰冷。我们能给他什么好的建议呢?
挂完电话我就想起了,当年他爸也是从技术岗去应聘销售。结果没聘上。转岗到了车间,虽然还是做的技术,但是哪有在大楼里搞技术工作舒服呢。之后所在的车间归为民品,以后又买断工龄,再之后,好像工作就一直不是很顺利,最后的最后不得已辞职了。出去进了私人企业做技术质量的工作。直到前几年,才安定在一个工业园区私企。
好在他爸在国企单位积累了经验,也取得的一系列的资格证书,靠着这些才使他的工作稳定。现在儿子也是转岗的销售。
我心里就有一种担忧,销售的这碗饭不好吃啊。我在想,是不是因为我给他的压力太大了呢?表面上我尊重他,给他自由,但隐隐约约我也给他不少隐形的压力,他承载了我太多的期望?
有时候看武志红的公众号。知道大人和孩子的相处不融洽的原因之一,也是大人承载了他上一代人的期许。他会传承一些上一辈对他身上发生了一些事情的影响给下一代。我应该也是这样吧?
我的母亲从小对我抱有很大的希望,但是我却辜负了她的栽培,而且还成为最叛逆的那一个。我曾用最不可理喻,最刻薄的话怼过父母。现在儿子虽然没有用,我当初怼我父母的语言来怼我,但他的某些行为,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不舒服。当年我的父母应该有同样的感觉吧。
曾经在我小时候我所遭遇的,我的暗暗发誓,将来我的孩子,我绝不会让他怎样怎样,可真正当我的孩子逐渐长大,我却让我的孩子也同样遭受了隐形的压力。
生活不易。我为什么就不能和自己和解,和这个世界和解,和孩子和解呢?刚刚还回看了,我4月16号写的那篇文章。我已经意识到我有做的不对的地方。我也觉察到了自己不可取的做法。但是现在我跟儿子的关系,真的很微妙。
他爸说下午儿子给他打电话了。说他们今天是怎么工作的?儿子却没有给我打电话。换以前儿子有什么事情会第1个给我打电话,会找我分享的。
其实昨天我打他视频了,他没接。今天白天的时候我也给他发微信了,他没回。但他却只给他爸打电话了。或许他想通过他爸让我知道他的工作情况,而不愿面对我吧。
是我太苛刻了吗?好像什么道理都明白。做起事儿来的时候,还是做不好。
我对自己挺失望的。今天的文章好像挺负能量的,但通过写出来,我找到宣泄口,释放坏情绪,边写也能觉察到自己不好的一面。这就是放不下写作的原因吗?写作也是在救赎治愈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