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区块链
ins+水滴,微博要造的“绿洲”,对区块链究竟意味着什么?

ins+水滴,微博要造的“绿洲”,对区块链究竟意味着什么?

作者: Nutbox_Lab | 来源:发表于2019-10-29 15:42 被阅读0次

    9月1号,微博的新产品“绿洲”上线,上线短短五天,人气爆棚,网络上已组建各种邀请码分享群,俨然微博即将重生。

    绿洲很ins,不那么小红书

    image

    “这不就是Instagram嘛!”这是绿洲给很多人的第一印象,绿洲因此也被评论为“浓浓的ins风”。

    绿洲的功能极少,设计极简,如此清爽的社交软件,国内少见。不管是正方形构图、图片墙、卡片式的UI,还是Stories、推荐好友等功能模块,内容发布的选图、滤镜、打标签、添加说明,这一切很ins。

    绿洲"首页"的信息流中,以时间轴的方式呈现内容,加入了ins的推荐有趣的人。"搜索“栏与ins一致,唯一的区别是绿洲将标题配在了图片下方,界面显得更加复杂。内容发布上,绿洲与ins神似,绿洲多了标记品牌,ins有小短片和组合照片等功能。"消息"和"我的"模块,基本功能也无二致。

    image.gif

    绿洲时尚的定位与微博庞大的网络红人,绿洲更像选择帮助头部用户进行营销的ins,而不是与头部用户以签约的形式深度捆绑的小红书。

    通证化开启全新商业模式

    绿洲最闪亮动人的,就是个人页面右上角那个隐蔽的水滴状图标,这承载着绿洲未来的野心。

    image

    奖励为绿洲贡献价值的用户

    在绿洲App里,用户可以领到一种叫做「水滴」的数字资产,用户完成任务可获得相应的水滴,官方将其定义为「绿洲社交网络内的数字资产」,它的产生完全与用户的点赞、评论、分享、发布动态以及邀请好友的行为挂钩。

    image

    水滴的描述非常有意思,有三点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用户为绿洲贡献价值获得的奖励」「基于去中心化模式生成存储」「水滴可兑换福利、打赏内容、投票打榜」。笔者被这深深吸引,隐隐觉得,水滴的生产机制在与Web3.0靠近,这可能是微博开发的一款Web3.0应用。

    更加的是,未来水滴开启的多肉福利、水滴商城、水滴换会员、官方回购水滴、内容打赏以及投票打榜等,将大大扩展微博严重依赖广告业务的商业模式,可能创造出更好的经济模型和商业模式。

    image

    绿洲手持“粉丝经济”和“数字资产”两大法宝,让笔者想起了激励型社交媒体平台的鼻祖——Steem区块链。

    一个激励的、基于区块链的社交媒体平****台

    Steem是一个激励的、基于区块链的社交媒体平台,于2016年由一群爱好者建设起来,月活跃用户3-4万,市值6000万美金。社区活跃用户还很少,但有一些数据让笔者非常惊讶。

    Steem社区名义官方steemit团队不到10人,却诞生了500+Dapp及工具,主要的都有80个。按活跃用户来算,单个用户的价值在1500-2000美金,不禁让我想一探究竟,这个分散的社区是如何做到如此高用户价值的?

    image.gif

    还权 | 赋能 | 归位

    为了社区的去中心化和可持续性,Steem一直在努力尽可能地权力下放,实现了社区的分布式开发和管理。

    Steem的点赞、评论有奖励与绿洲的按照活跃值分配水滴如出一辙。绿洲用户的点赞、评论、分享、发布动态以及邀请好友的行为用活跃值来衡量,活跃值越高,分得的水滴越多。Steem的奖励机制亦然,且更简单,社区每天新产生的65% STEEM(Steem社区的加密资产)奖励给社区发帖、评论和点赞的贡献者。

    Steem的数据库依靠的是全球上百个见证人节点维护(分享10%新产生的STEEM),Steem的长期支持者(将获得的STEEM锁仓的用户)分享15%新产生的STEEM,Steem协议系统(Steem DAO)的开发者获得10%新产生的STEEM,这些与Steem内容和社交贡献者一道,搭建起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

    image.gif

    这个生态系统是自生长的,有着自动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这也是社区名义官方实力有限的情况下,社区依旧产生500+工具及Dapp更为深层的原因。这样的去中心化社区,每一个用户都是组织的关键一部分,从社区协议系统的升级、内容算法到精彩内容的呈现,都由社区投票来产生。看起来效率很低,实际运营效果惊人。

    数据库+应用

    从应用的角度来说,Steem区块链是个数据库。Steem名义官方和爱好者开发协议系统,见证人节点投票决定是否升级,各子社区在其上搭建应用场景,所有人把数据存放在数据库,大家都能进行查询。

    过去,应用与数据库进行交互,他们是一体的。现在,应用留下了界面,用户通过“地址/私钥”与数据库进行交互。

    过去,数据库在一座座孤岛内,不可见,用户的数据为平台所拥有。现在,这个数据库是对用户公开的,用户拥有自己的数据所有权。

    这个数据库通过节点分布式运行着,构建了分布式网络,所有应用都是在这个“数据库”独特特性的基础上,加上UI、业务逻辑,做成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公开的数据库、非对称加密技术,保证了用户的资产和数据唯一属于用户自己。数据库与应用的分开,进一步实现了,各子社区与底层协议既可以有所差异化,亦是紧密协作的。

    一切产业皆媒体,Steem社交媒体的属性,意味着它可以链接各个应用场景,这也是绿洲未来极有可能的发展路径。

    4.86亿用户将进入区块链

    绿洲的核心意义不在于模仿ins,也不在于社交媒体的通证化,而在于微博月活跃用户4.86亿,日活2.11亿。微博大V用户规模超5万,仅2019年6月就发布了790万原创微博,生产了205万条视频,月均阅读量超1.6万亿,头部用户支撑起了微博十几亿美金的广告收入。

    一如Facebook推出Libra的意义,不在于多大程度上使用区块链技术,也不在于是否取得全面的胜利。这些尝试,让我们携手朝着未来出发,直面困境,寻求突破。

    微博的蝶变?

    绿洲的水滴是「基于去中心化模式生成存储」的,但是如果账户还是托管在绿洲的中心化服务器上,这一点很难达成。它将陷入借去中心化数字资产的概念,但未深入其原理的境地之中。

    用户无法对自己的数字资产拥有所有权和掌控权,谈何去中心化?目前无法确定水滴的分发规则是否依托智能合约实现,水滴的规则不上链,绿洲可能沦落到网易星球同样的地步。

    社交媒体的去中心化,需要依托数据的去中心化存储,明确数据的归属权。这点绿洲丝毫没提及,看来也需要期待了。数据库无法对用户公开,用户就无法享有数据的所有权,「奖励用户贡献的价值」也将成为一句空话。

    如果像Steem一样,与微博结合可诞生绿洲、与内容创作结合可诞生简书钻、与问答结合可诞生币问(YOYOW市值2637万人民币)、与话题结合可诞生QUNQUN(市值4700万人民币),这样的绿洲是我们需要的一片清爽的绿洲。

    绿洲未来的故事如何,还需要它自己来书写!让我们一起期待,微博的蝶变——绿洲。

    PS:WhereIN——一款基于Steem的生活方式分享Dapp,于2019年01月06日上线公测,定位于「Instagram+Steem」,希望更多伙伴与我们一起改变世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ins+水滴,微博要造的“绿洲”,对区块链究竟意味着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kkg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