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随笔读书
《我们如何知道》-7一个没有世界观的世界

《我们如何知道》-7一个没有世界观的世界

作者: 雨路雨路 | 来源:发表于2018-05-14 10:54 被阅读26次

    《给四月的信,我们如何知道》是英国人类学家艾伦* 麦克法兰写给初高中生四月的一本描绘世界之道的书,四月是代表着来自西方世界之外的青少年读者。带着大家一起分享这本书,本书分为我为何写,我们如何知道,世界观简史,全球化世界的合流这四个部分,本篇文章是第四章。

    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

    随着科技发展和东西方政治关系不断演变,社会、政治、经济、宗教及其关系的变化,日期成为推动后文艺复兴时期范式转变与当今发展的第三大因素。

    回顾悠久的人类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四个主要的发展动因。

    第一个是朝着物质丰裕、商品生产与消费方向的发展,也就是经济。

    第二个是朝着权力与统治的发展,通过暴力对他人实施有形或象征性的控制,称之为政治,

    第三个是个人与社会、社会关系、亲属关系和生育制度,这属于社会的领域。

    最后一个是朝着认识、知识、信仰与伦理方向的发展。即宗教与意识形态范畴。纵观历史,大多数文明的基本特征是上述四个发展动因的局部分离。

    在文字出现以前的采集狩猎与部落社会,世界上没有或很少有制度分离,当时的关系是千丝万缕的,不存在独立的制度领域。那是一个泛灵论和亲属关系为基本组织力量的世界,其中所有事物均有象征意义。

    起源于大约几万年前的“文明”开始为分离暗通沟渠:文字、金钱、城市、先进技术和宗教制度确立,都驱使这些领域分开。

    在此阶段,国家、市场、宗教与社会逐渐从制度上设立。并出现一定程度的分离。

    在文艺复兴与科技革命期间,仅在欧洲外围的小片地区出现了新的开放式社会结构--意大利城邦、尼德兰、英国与部分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从此四大领域已经全然分离,思想也日趋开放。

    后现代的终极发展是要把人从“一沙一社会”,哲学家大卫*休谟挑战了一个人只有一个单一认同的观点--指出我们就像是一条项链;只有到末了,我们才可以看清它们是如何被连接在一起的。如今现代性的优势和局限都被放大,世界变得更灵活、更多元、更易发生变化、更无边界、更“理性”、更符合物竞天择的达尔文原则。然而,新知识也越发缺少灵魂性和外部合法性。世界五光十色、富有成效,但至少对一些人而言,却暗淡五彩、虚幻若无根浮萍。

    一个没有世界观的世界

    转变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并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里积蓄力量,并没有形成一种新的世界观或范式,而是形成一种趋势,旨在分解所有统合为一体的世界观。一些作家宣称我们可以超越以往各种世界观,可以摒弃它们,或随之其后成为“后主义”,于是,结构主义消亡了,因为它预设人类思维有一个基本结构。既然现在再也没有基础普遍的分类,我们便成为后结构主义者。欧洲帝国轰然倒塌之时,殖民世界的旧政治秩序也随之消失殆尽。于是我们有了后殖民主义。提倡男女基本平等与本质相同的女权主义的确定性受到了挑战,于是我们有了后女性主义。

    启蒙主义关于人类理性必然胜利,社会和只是必然进步的信念,被有些人认为是站不住脚的,尤其是在经历了恐怖的大屠杀和其他种族灭绝事件之后。所以后启蒙主义应运而生。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后理性主义。这时人类理性变得不再客观和充分了。

    怪异的是,我们尚未对后现代达成任何共识。流派林立,一个一统江湖的新范式或世界观难以重现;知识中心众多,得到确立和承认的领导力量却付之阙如;关于这个飞速变化的世界的信息纷繁复杂,以致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能生根发芽。

    如今,思想观点发端于世界各地,而不仅仅源于一个中心。另一个变化是之前的意识形态与政治息息相关。意识形态和政治慢慢分离,电子时代的统治者与精英越发无力控制大众教育的进展。、另一个因素,社会范围内社会群体的日益碎片化--种族、阶级与职业群体日益混乱--必定会造成思想上层建筑的碎片化,另一个变化是在哲学方面,确定性的世界转变为可能性与相似性的世界。这在数学、运算、科学与经济学的发展之中不断展现。

    这也是一个建构主义世界,是由每个个体创造的世界。我们创造自己的世界而非被动接受这个世界。因此,每个事物都会不断地被重新制作并经受考验。这是一个思想极端个人主义的世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如何知道》-7一个没有世界观的世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kml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