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国培计划”——《课堂教学与研究的校长之思》有感

“国培计划”——《课堂教学与研究的校长之思》有感

作者: 长洲041陈建孔 | 来源:发表于2018-12-15 22:54 被阅读417次

  今天有幸听到盛云生老师的课,感觉收获甚多,在自己学习的时候也用手机进行CCtalk直播,在一些好友群和朋友圈分享,虽然没有专业的直播设备,但我有一颗炽热的心,用手机我也可以进行直播。目的就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和我一起学习,一起收获,特别是我们的乡村教师,我觉得这也算是我为乡村教育做出了一点点贡献吧。

“国培计划”——《课堂教学与研究的校长之思》有感

  这是学员手册中关于盛老师的简历介绍。

“国培计划”——《课堂教学与研究的校长之思》有感

      一堂纯粹、枯燥的理论课,在盛老师妙语连珠下变得生动起来,其中不乏精妙语句,比如:一群不爱学习、没有智慧的老师在努力的工作着,把一大批爱学习的学生教的不会学习;问题永远存在,研究永无止境,改进永不停步;校长的思想决定了学校的高度,无论你怎么样,永远不要丢掉梦想;校长要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校长要“三守”,守心如初、守书如痴、守身如玉,老师提升专业发展,校长关注教师专业发展……

    盛老师把这节课分成四大板块来展开教学,分别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指向、教师专业发展实践路径、课堂教学、学校管理的建议。下面我对本节课学到的一些知识和内容进行归纳,用思维导图进行整理,再结合我自己的思想来谈一谈。

“国培计划”——《课堂教学与研究的校长之思》有感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指向(三大系统)

知识系统:教育知识、学科教学知识、通识类知识。

能力系统:1.教学实践能力:教育实践能力、表达能力、组织和学科教学能力。2.教育科研能力: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的密切结合。

情感系统: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教师专业发展实践路径(五大行动)

具体分为:涵养教育情怀、积淀教学理论、淬炼课堂教学、提升教研能力、表达专业思想,而这些内容都是为了课堂教学而服务。

三、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的宏观思考——大道理漫谈

1.对课堂的高位理解(也可以说是教学生求真求实的思路)

课堂质量决定了教育的品质、定位、目标……要教出怎么样的人,要怎么教?

课堂是组成学校教育为生命体的基本细胞,优秀课堂是优秀学校判断的重要标志,学校的职务越高,离课堂就要越近。

人生两个宝贵的圣殿:优秀教师课堂和电子白板的大师级使用,可以说今天的课堂决定了20年后中国的教育命运。

2.对课堂的地位理解

好学生最看重是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教师的专业价值靠课堂教学来实现,教师成就感靠课堂满足。

公开课是成名曲,而常态课可以滋润师生心灵。

3.对好课的理解(认知和需求)

师生和授课,课前:教师期待,学生向往;课中:教师表现,学生享受;课后:教师回味,学生回忆。

学校方面:保持自然的课,富有生机的课,留足空间的课

追求的优质课堂:严谨流畅,生动有效。

如果教师愉悦的结束教学,微笑地走出教室,学生如果差异得到尊重,情感得到满足,问题得到抒发,那么这就是一节精彩的课。

关于课堂教学的实践操作——小技能细说

现在的课堂有六大病症:瘦小型、唠叨型、急躁型、贪食型、失语型。

      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备课是痛处:课前准备,备课不钻研,备课少方向。备课是问题:教案大多下载,以学定教,没有落实,教学是必须要真实、具体、动态和分层的。课堂教学的问题:是备课问题延续和现实体现,还表现在教师讲的差,不会讲。

2.教学理念的转变“令人堪忧”,“以学定教”少有突破,“分层教学”少有体现,“学习历程”少有体验。

    “三个维度”解决课堂教学问题,三个维度分别为教材、学情、教育时代的特点。你的对这些的熟悉、了解和运用程度,决定了这节课你怎么上,上着怎么样,学生又会怎么学……?

      六个关系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1.教师备课与学科教学知识

学科、课程、学生、教学这四个知识体系,应该要通过理论优化教学,使抽象变得形象,对课堂教学要做到预测、观察和解决。

2.整体架构与细节处理

整体架构科学: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时间分配,教学方法选择。

细节的处理:课堂如何引入?适合高效才是硬道理;多媒体如何辅助?不能全盘多媒体,要符合教学;教学难点如何突破?借助媒体。

3.优质问题与优质提问

课堂提问具有“全息功能”,提问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又是教师对学情的驾驭。学生提问的层次越低,问题的封闭性性越强,学生提问的层次越高,问题的发散性越大。所以我们对学生的提问要掌握好难度、方式,内容。内容更要适当、科学,是学生合理转化思想。

4.精妙预测与精彩生成

教学设计要留出生成空间,不要轻易地否定了学生的做法,哪怕他是错误的。要善于捕捉课堂中的意外。

5.优质讲授与自主合作探究

小学阶段的授课,是一种以互动为主的教学,老师不要一味的满堂灌,给学生有表达的时间和空间。

6.教学内容与生活情调

我们要把课程设计成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让学习过程从经验到理论、生活到学科、常识到科学的转化和上升过程。

三、关于课堂教学品质反思——研究展开

1.对学科教材的研究,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对材料的整合,增删质疑,修改应该是从教者的习惯。俗话讲,学者必有疑,但我觉得教者也必须要有疑。

2.对教学设计的研究,教学内容、情景对话必须符合学情,不能生搬硬套。

3.对实验活动的研究。

4.对常见问题的研究。

5.对学生问题的研究。

6.对公开教学研究。

关于课堂教学的改革走向——听大师声音

课堂教学五个转变:关注知识向关注能力、情感、态度的转变;关注个体向群体的转变;关注精彩的教向精彩的学转变;关注听讲向对话转变;关注传统教学向现代媒体转变。

教师可以少讲一些——提倡“探究性”;课程改革中重在小组合作——“交响乐团”;从“传递中心”走向“对话中心”——“思维化”。

教师过程正在被学习过程替代——落实“不教之教”的课堂引导

1.以学为核心。2.学科本质教学。3.儿童研究。

四、关于学校管理的一些建议

1.做教师好榜样。要求老师做的,校长先做。要从思想上引领、人心上凝聚、工作中带头。

2.做专业型领导。好领导必须是好老师,要让学生喜欢,同行佩服,绩效优异。

3.做正能量的捍卫者——不能厚此薄彼,搞小圈子,要做到公平公正,更要公开。

4.做淡泊名利的人,适度拥有,合理所得,来的自然。

5.做老师的贴心人,以人为本,不能以事为本。善待、关心、帮助同事。

6.做领导欣赏的人,勇敢面对,愉快接受,努力完成。工作多反馈,确保按时,争取提前,善于协调,不给领导。添麻烦,不为功利。

    下午听老师讲课的时候,虽然感觉这些知识对自己成长会帮助很大,但由于这些量确实特别大,所以很多内容只是囫囵吞枣地记下来。今晚再次整理学习笔记,发觉对这节课又有不一样的体会和理解:做一个领导者,他不仅仅是只站在高位发号施令,更要在最底端做带头作用,不管是思想上,还是行动上,有一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更有一种带领大家谋幸福的冲劲。
    但是我觉得是通过这节课让我收获最多的是有两点:第一让我知道了自身上的很多不足,无论是教学能力还是管理能力,深感责任之重大。唯有不断努力,更能在以后的教学和管理过程中,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个称号。第二让我收获了人脉,这些校长们能成为优秀校长参加本次“国培计划”培训,说明他的人脉关系和学士术能力,是受到广泛认可的。如果他们人脉和能力,在我将来的工作当中能用到一点点,相信这对于我以后工作的开展,其实都是很重要的。

后记:这三位学生助理本来只是负责我们的日常行程和课堂拍照,但后来也跟着我们一起学习,认真的做起笔记来,我相信这三位师范生毕业以后必将是教育事业的生力军,引领者。

“国培计划”——《课堂教学与研究的校长之思》有感 “国培计划”——《课堂教学与研究的校长之思》有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国培计划”——《课堂教学与研究的校长之思》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kpz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