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华人物-唐朝

中华人物-唐朝

作者: 遥小吧 | 来源:发表于2021-03-05 16:34 被阅读0次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为盛唐奠定基础。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并于657年建东都洛阳。690年,武则天改国号为,705年神龙革命后,恢复唐国号。唐玄宗即位后缔造全盛的开元盛世天宝末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中后期经唐宪宗元和中兴、唐武宗会昌中兴、唐宣宗大中之治国势复振。878年爆发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

    唐朝时万国来朝,疆域空前辽阔,极盛时东起日本海、南据安南、西抵咸海、北逾贝加尔湖,是中国自秦以来第一个未修据胡长城的大一统王朝。唐朝攻灭东突厥薛延陀后,唐太宗被四夷各族尊为天可汗。又借羁縻制度征调突厥回鹘铁勒契丹靺鞨室韦等民族攻伐敌国,并让日本南诏新罗渤海国等藩属国学习自身的文化与制度。

    唐朝接纳各国交流学习,经济、社会、文化、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等特点,诗、书、画、乐等方面涌现出大量名家,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书法家颜真卿,画圣吴道子,音乐家李龟年等。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声誉远播,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唐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女性地位明显提高,人们可自由结婚和离婚。

    唐朝疆域

    唐朝上至朝廷下到百姓,政治、文化、宗教各行业均有众多名贯古今的人物,以下所列为唐朝部分人物

    (1)唐高祖-李渊

    (566—635)唐朝建立者。公元618—626年在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人,后迁狄道(今甘肃临洮),先茔在赵郡昭庆(今河北隆尧东)。或说本北人,迁陇西,字叔德。祖虎,北周开国功臣八柱国之一。

    七岁袭唐国公。入隋,补千牛备身。大业中,历谯、陇、岐三州刺史,荥阳、楼烦二郡太守,卫尉少卿。大业十一年(615),为山西河东抚慰大使,镇压母端儿起义。十三年,任太原留守。时天下大乱,与子世民及刘文静、裴寂等起兵,向突厥称臣,引军西进,攻占长安。与民约法,除隋苛禁。立代王杨侑(恭帝),自总大政。次年,废恭帝自立,改元武德,建立唐朝。武德七年(624),平定全国。

    在位期间,颁律令新格,定均田租庸调法。置军府,复州县制,发行“开元通宝”钱币,定唐前期制度规模。九年,玄武门之变后被迫退位,称太上皇,卒葬献陵(在今陕西三原东),谥神尧皇帝。

    (2)唐太宗-李世民

    (599—649)公元626—649年在位。李渊次子。

    隋末,随父起兵太原,领右军克长安(今陕西西安)。唐武德元年(618),为尚书令,封秦王。率军击平割据势力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镇压窦建德、刘黑闼等起义军。开文学馆延揽人才。因功高为太子建成、高祖四子元吉嫉恨,太子私募骁勇二千充东宫卫士,号“长林兵”。次年,与元吉谋反,命杨文干举兵相应,事泄遭谴。复联合元吉,取得后宫嫔妃支持,数图世民,皆不果。九年,突厥来攻,因荐元吉北征,谋夺世民兵权。事泄,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建成与元吉同被杀。世民旋即帝位,改元贞观。

    在位期间,沿用均田制、租庸调法、府兵制和科举制。以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为相。以亡隋为戒,虚怀纳谏,任人唯贤,并省州县,精简官员,注重吏治,使社会安定,经济复苏,史称贞观之治。曾修定律令,改定《氏族志》,以官爵高下定等级,抑制山东旧士族势力。贞观四年(630),平东突厥,西北各族尊为“天可汗”。九年,平吐谷浑。十四年,平高昌,置西州(治今新疆吐鲁番东),略定唐代版图,确保边疆安全,促进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十五年,以文成公主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密切汉藏关系。

    统治中期以后,征战频仍,营缮相继,赋役渐重,又骄矜自负,疏忌直臣。晚年自言其过以告太子。太宗家事不宁,诸子有储位之争,太子承乾患足疾,好声色游猎,奢靡无度,不听规谏。又惧魏王李泰有宠代立,乃与汉王李元昌、朝臣侯君集等相结谋变。十七年(643)事泄,废为庶人,徙黔州卒。遂立晋王。贞观二十三年,太宗崩,葬昭陵(在今陕西礼泉东北),谥文皇帝。

    (3)唐高宗-李治

    (628—683公元649—683年在位。字为善,小字雉奴。太宗第九子,长孙皇后所生。

    性懦弱。贞观五年(631)封晋王。十七年,立为太子。二十三年即帝位,改元永徽。永徽二年(651),颁新律(即永徽律)。四年,订定《律疏》。时尊礼大臣,问百姓疾苦,史称永徽之政,有贞观遗风。六年,废王皇后,改立武后,贬逐褚遂良等元老重臣。显庆五年(660)起多病,使武后决百司奏事,此后在政治上已不起实际作用。在位期间,曾平定西突厥,东破高丽,罢安西四镇。三易太子,委政武后,十四次改年号,封泰山,巡幸不休。卒葬乾陵(在今陕西乾县西北),谥天皇大帝。

    (4)唐中宗-李显

    (656—710)公元683—684年,705—710年在位。又名哲。高宗第七子,武后生。

    永隆元年(680),封为太子。高宗死,即帝位。次年二月,被武后废为庐陵王,徙于房州(今湖北房县)。圣历元年(698),复为太子。武则天病重时,被宰相张柬之等拥立复位,复唐国号。在位期间,息于政事,纵皇后韦氏、女安乐公主、武三思等擅权,诛杀功臣,滥封官爵,广建佛寺,恣意淫乐,不恤民疾。后被韦后毒死。葬定陵(在今陕西富平西北),谥孝和皇帝。

    (5)唐睿宗-李旦

    (662—716)公元684—690年、710—712年在位。初名旭轮,简称轮。高宗第八子,武则天所生。

    好学,工草隶,尤爱文字训诂。初封殷王。后徙相王、豫王。嗣圣元年(684),武后临朝,废中宗,立之为帝而不令参预政事。天授元年(690),武后改国号周,降为皇嗣,赐姓武。圣历元年(698),武则天立庐陵王(中宗)为太子,再封其为相王。神龙元年(705),中宗复位,拜司徒、右羽林卫大将军。自武后至中宗,政变多起,竟以恭俭退让免祸。

    景云元年(710),韦后毒死中宗,临淄王李隆基(玄宗)诛除韦党及诸武,拥父复位。在位期间,政事多出太子隆基及太平公主之手。虽以姚崇、宋璟为相,罢中宗朝斜封官,而太平公主擅权,政治依然紊乱。先天元年(712),传位于玄宗,自为太上皇,仍决大政。次年,玄宗诛杀太平公主及其党羽,始归政。卒葬桥陵(在今陕西蒲城西北),谥玄真皇帝。

    (6)武后-武则天

    (624—705)即武曌。唐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高宗皇后,武周皇帝。公元690—705年在位。武士彟女。

    素多智计,兼涉文史。年十四,为太宗才人。太宗死,入感业寺为尼。永徽初,高宗复召入宫,为昭仪。永徽六年(655)立为皇后。显庆五年(660),高宗病重,参决国政。上元元年(674)称天后。高宗死,中宗立,为皇太后,临朝称制。旋废中宗,立睿宗,自总朝政。

    天授元年(690),改唐为周,称圣神皇帝,改名曌。在位期间,严厉镇压政敌,任用酷吏,大开告密之门,唐宗室及旧臣惨遭冤杀者甚众;先后改《氏族志》为《姓氏录》,使五品以上官皆入士流;开创殿试,初设武举,以拔擢人才;兴佛教,建明堂,作天枢,铸九鼎,大设员外试官,靡费扰民;重视农业,户口大增,经济有所发展。晚岁病重,张柬之等发动政变,拥中宗复位。她临终遗命去帝号。与高宗合葬乾陵(在今陕西乾县西北),谥曰则天大圣皇后。《全唐文》存文九十九篇,《全唐诗》存诗四十六首。

    (7)唐玄宗-李隆基

    (685—762)又称唐明皇。公元712—756年在位。睿宗第三子。初封楚王,改临淄郡王。

    英武善骑射,知音律,通历象,善书法。景云初,与太平公主合诛韦后及韦、武同党,拥睿宗复位,以太子参预朝政。先天元年(712)即帝位,尊睿宗为太上皇。次年诛太平公主及其亲党,始掌全权,改元开元。在位初期,励精图治,以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为相,纳谏诤,明赏罚,裁冗官,检田括户,兴修水利,注意节俭,革除武则天以来弊政,又整军经武,维护边防。此时政治比较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国势强盛,史称开元之治。

    自天宝后,渐骄满,图逸乐,宠杨玉环,杨氏初为玄宗子寿王李瑁妃。后入宫,深得玄宗宠爱,天宝四载(745),封贵妃。推恩及家族,母姊皆封国夫人,叔、从兄皆为卿,诸杨势倾天下,生活糜烂。又以李林甫、杨国忠等为相,生活奢侈,政治日趋腐败。均田制、府兵制又均瓦解,中央军备空虚,边将拥兵自雄,终于酿成安史之乱。天宝十五载(756)六月,逃入蜀中。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西),禁军大将陈玄礼兵变,杨贵妃被缢死。七月,太子李亨(肃宗)在灵武即帝位,尊为太上皇。至德二载(757)末,自蜀返归长安,幽居兴庆宫,抑郁而死。葬泰陵(在今陕西浦城东北),谥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8)唐肃宗-李亨

    (711—762)公元756—762年在位。曾名嗣升、浚、玙、绍,小字阿奴。玄宗第三子。开元二十六年(738)立为太子。

    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反。次年,随玄宗西奔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西),支持禁军杀杨国忠,逼玄宗缢杀杨贵妃。随即分兵北上,即位于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北)。任用郭子仪、李光弼,又借回纥兵平叛。至德二载(757),由子广平王李俶与郭子仪统回纥、大食及唐兵收复两京。后以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使,节制郭子仪等九节度兵讨安庆绪,致使兵溃相州。又以宦官李辅国掌禁兵,使决国家大政,百官忤其意者,皆被贬黜。复猜忌功臣,崇尚神佛,听任张皇后专权乱政,冤杀子建宁王李倓。张皇后谋杀李辅国,反为所害,他亦惊病而死。葬建陵(今陕西礼泉东北),谥大圣大宣皇帝。

    (9)唐宪宗-李纯

    (778—820)公元805—820年在位。本名淳。顺宗长子。贞元二十一年(805)四月,立为太子。八月,为宦官俱文珍等拥立。尽废顺宗朝政,贬王叔文、柳宗元等八人为远方司马。以杜黄裳、皇甫镈、李吉甫等人执政,停献祥瑞,修订律令,整顿科举,减省官员,加强财政管理,以求治理。又听杜黄裳之议,以法度制裁藩镇,先平西川刘辟、江东李锜,使魏博田弘正归顺。复平淮西强藩吴元济,大振威信,致使成德、横海、幽州等镇相继归附。至元和十四年(819),收复淄青十二州,代宗广德以来藩镇跋扈局面暂告段落,史称元和中兴。晚年迷信方士求长生,服金丹,因躁怒,宦官往往获罪被杀,人人自危,终为宦官陈弘志等害死。葬景陵(今陕西蒲城西北),谥章武皇帝。

    (10)松赞干布

    (约617—约650)唐时吐蕃赞普。亦作弃宗弄赞、弃苏农,亦号弗夜氏。囊日论赞子。

    十三岁即赞普位。先后平定内部叛乱,兼并羊同、苏毗诸部,定都逻些城(今西藏拉萨)。建立官制、军制,分吐蕃为四“如”等军事行政区,置六十一千户。制订法律,统一度量衡和课税制度。重视发展农牧生产,推广灌溉。派人前往婆罗门学习声韵,创制文字。贞观十五年(641),与唐文成公主联姻,派子弟入长安国学学习汉族文化和生产技术,输入汉地医药、历算等知识,请中原文士掌表疏,请汉工匠入藏,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二十三年,高宗即位,册封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后封賨王。

    (11)文成公主

    (?—680)唐太宗宗室女。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贞观十五年(641)入藏,携带有大量丝绢、金银器、营造技术和医药书籍以及工匠等,使汉族先进的文化传入西藏,促进了西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汉藏两族人民的友谊。

    (12)房玄龄

    (578—648)唐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名乔,以字行。

    隋开皇时举进士,累补隰城尉。唐兵入关中,归李世民(太宗),任秦王府记室。常从征伐,参谋帷幄,草拟文书,广收人才,助成统一。武德九年(626),参与策划玄武门之变,擢为中书令。贞观三年(629),进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前后为相二十余年,尽心奉国,选贤立政,议法处令,务在宽平。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傲物。太宗比为左右手,时称贤相。治家甚严,常恐诸子骄侈,乃集古今家诫,书为屏风,令各取一具。十七年,与长孙无忌等图形于凌烟阁。累封梁国公。死前谏太宗勿攻高丽。卒陪葬昭陵。曾主持编撰《晋书》,亲注《管子》。《全唐文》存文二十篇。

    (13)杜如晦

    (585—630)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字克明。

    少聪悟,喜文史。隋末任滏阳尉。唐兵入关中,秦王李世民(太宗)引为府兵曹参军,常从征讨,筹谋机密,临机而断,深为时辈所服,为秦王府十八学士之首。武德九年(626)参与玄武门之变,擢兵部尚书。累封蔡国公。贞观二年(628),擢吏部尚书。次年,进尚书右仆射,与房玄龄共掌朝政。时天下新定,台阁规模及典章制度皆二人裁定。人称“如晦长于断,玄龄善于谋”,言良相则必曰“房杜”。以疾卒,太宗痛悼,手诏虞世南制碑为念。

    (14)长孙无忌

    (?—659)唐河南洛阳人,字辅机。先世出于北魏皇族。长孙晟子,太宗长孙皇后兄。

    常从太宗征战,累除比部郎中。武德九年(626),策划发动玄武门之变,助太宗夺取帝位。贞观中,擢吏部尚书,拜尚书右仆射,封赵国公。曾谏止诸功臣袭刺史。贞观十七年(643),太宗图画功臣二十四人像于凌烟阁,以他为首。进同中书门下三品。后与褚遂良受遗诏辅立高宗,进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奉命与于志宁等编成《唐律疏议》三十卷。永徽六年(655),反对废王皇后立武昭仪为皇后,不果,武后恨之。后许敬宗揣武后意,诬其谋反,流黔州(今重庆彭水),逼令自缢。

    (15)魏征(徵)

    (580—643)唐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人,祖籍巨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州西),一说馆陶(今属河北)人,字玄成。

    少孤贫好学。隋末,曾为道士。初为魏郡丞幕僚,从丞归从李密,后随密降唐。自请安辑山东,授秘书丞。为窦建德所获,署为起居舍人。建德败,入唐为太子李建成洗马,劝建成防秦王李世民(太宗)夺权。太宗即位,擢为谏议大夫,数引入卧内,访以得失。性刚直,知无不言,常以历代兴亡为鉴,劝太宗任贤去佞、兼听广纳、轻徭薄赋、明赏慎刑。前后进谏达二百余事,多被采纳。

    贞观三年(629),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引学者校定四部书。七年,为侍中,主持修撰南朝梁、陈,北齐、北周、隋等史,并亲撰《隋书》序论和《梁书》《陈书》《北齐书》总论。后进封郑国公,拜特进,知门下省事。时连年丰稔,天下升平,太宗日渐骄侈,又连上《十思疏》和《十渐疏》提醒太宗“居安思危”“慎终如始”。后拜太子太博。以疾卒于官,太宗叹为失一可明得失之镜。卒陪葬昭陵。其言论见于《贞观政要》,著作有《魏郑公文集》三卷、《诗集》一卷,并主编《群书治要》。

    (16)李靖

    (571—649)唐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东北)人,本名药师。

    才兼文武,为其舅韩擒虎与杨素、牛弘所推重。隋大业末,为马邑郡丞,将往江都告发李渊反隋之谋,至长安道阻,为李渊所擒,李世民固请释之,遂入世民幕府,从平王世充。唐武德四年(621),以行军总管从李孝恭平萧铣。约束部伍,宽待降将,江汉遂平。又赴桂州,招抚岭南,下九十六州。六年,副李孝恭攻辅公祏,平定江南。贞观三年(629),与李世勣等出击东突厥。次年,擒颉利可汗。进尚书右仆射。以足疾请致仕。八年,太宗诏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政事,平章政事之名始此。九年,复起为帅,平吐谷浑。后封卫国公,图形凌烟阁。著兵书《六军镜》三卷,今佚。又有《李卫公兵法》散见于《通典》,一说系伪作。《全唐文》存文三篇。

    (17)徐敬业

    (?—684)即李敬业。唐曹州离狐(今山东东明东北)人。李勣(徐世勣)长孙。袭爵英国公。

    嗣圣元年(684),坐事由眉州刺史贬柳州司马,与魏思温、骆宾王等失意官僚会于扬州。时值高宗去世,武后临朝,废中宗为庐陵王,遂于是年九月二十九日(684.11.11)起兵,自称匡复府上将,领扬州大都督,以复中宗位为名,聚兵十余万,传檄州县,下楚、润二州。武后诏李孝逸率三十万军南下,渡准至楚州,他分兵拒守淮阴都梁山(在今江苏盱眙南)、高邮下阿溪(今安徽白塔河),皆被攻破。十一月十八日逃奔至海陵(今江苏泰州),将入海投高丽,被部将所杀,事变凡四十九日。

    (18)薛仁贵

    (614—683)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名礼,以字行。

    贫苦农民出身。贞观末,应募攻辽东,著白衣陷阵,太宗嘉其骁勇,擢授游击将军。迁右领军中郎将。显庆中,从军破高丽、契丹,皆有功。龙朔二年(662),击铁勒于天山(今杭爱山),发三矢射杀三人,敌夺气请降。军中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乾封初,击高丽,克平壤,率军留守,拜检校安东都护。咸亨元年(670),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击吐蕃,败于大非川(今青海共和西南切吉平原),除名。寻起复,又坐事贬象州。开耀元年(681),起授瓜州长史,寻拜右领军将军,检校代州都督。永淳元年(682),大破突厥于云州,后病卒。

    (19)太平公主

    (约665—713),本姓李氏,名字不详,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公主,唐高宗李治与女皇帝武则天的小女儿,唐中宗李显和唐睿宗李旦的妹妹。

    麟德二年(665年),出生于东都洛阳皇宫紫微城。体丰硕,方额广颐,极受父母兄长尤其是其母武则天的宠爱。颇多权略,权倾一时。唐高宗时被要求同吐蕃和亲,但因武则天拒绝而未成。[先后出嫁薛绍武攸暨,恩宠逾制,贵盛无比。神龙元年(705年),参与神龙政变,诛杀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恢复唐朝国号,加号镇国太平公主,实封五千户。唐中宗去世后,联合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拥立唐睿宗复位。广树党羽,权倾朝野,财富如山。先天二年(713年),涉嫌发动谋反,被唐玄宗李隆基发兵擒获,赐死于家中,陪葬于乾陵

    (20)上官婉儿

    (664—710),复姓上官,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县(今河南陕州)人,祖籍陇西郡上邽县(今甘肃天水),唐代女官、诗人、皇妃。

    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上官婉儿因聪慧善文而得到武则天重用,封为“内舍人”,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权势更盛,在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从此以皇妃兼内舍人的身份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告。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在此期间主持风雅,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全唐诗》收其遗诗三十二首。710年,临淄王李隆基起兵发动唐隆政变,与韦后同时被杀。景云二年(711年),复封昭容,谥号惠文,葬于雍州咸阳县茂道乡洪渎原。

    (21)狄仁杰

    (630—700)唐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人,字怀英。

    高宗时举明经,授汴州参军。仪凤中,为大理丞,岁中断积案一万七千人,时称平恕。历侍御史、度支郎中,以强谏著称。垂拱二年(686),转宁州刺史,抚和戎夏,郡人勒碑纪德。征为冬官侍郎,充江南巡抚使,毁淫祠一千七百余所。转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天授二年(691),以地官侍郎同平章事。不久为来俊臣诬构下狱,贬彭泽令。擢魏州刺史,转幽州都督,御边防契丹。

    神功元年(697),入为鸾台侍郎,复同平章事。进纳言、内史。曾出任河北道行军元帅,抵御突厥进攻。任相时,屡以“固本安人之术”上书直谏,请息兵役,宽赋敛,轻刑罚,重耕织,停建佛像,绥抚夷狄。又以举贤为意,所荐张柬之、姚崇、桓彦范、敬晖,皆为一代名臣。武后欲立武三思为太子,固谏不可,每以母子亲于姑侄之喻劝召还庐陵王(中宗),武后感悟,卒从其奏。睿宗时,追封梁国公。有集十卷,已佚,《全唐文》存文九篇,《全唐诗》存诗一首。

    (22)张柬之

    (625—706)唐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字孟将。

    少补太学生,后中进士。始调清源丞。永昌元年(689)以贤良征试,对策第一,擢监察御史,累迁凤阁舍人。因反对与突厥和亲,忤武后旨,出为合州、蜀州刺史,旋转荆州长史。长安中,狄仁杰荐其有宰相才,召为洛州司马,寻授司刑少卿、秋官侍郎。后姚崇再次力荐,长安四年(704)以夏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神龙元年(705),乘武则天病重,与桓彦范、敬晖等定计诛张易之兄弟,助中宗复位,以功擢天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封汉阳郡公。寻进中书令,监修国史。后为武三思所忌,封汉阳王,罢相,被诬与王同皎通谋,贬新州司马,又流泷州(今广东罗定南),忧愤而卒。有集十卷,已佚,《全唐文》存文五篇,《全唐诗》存诗五首。

    (23)张九龄

    (673或678—740)唐韶州曲江(今广东曲江西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长安进士,调校书郎。

    先天元年(712),对策高第,迁左拾遗。玄宗即位,上书请重地方守令,未任地方官者不得入中央,选官重贤能,不循资历。开元十一年(723),进中书舍人。十九年,为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二十一年,以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次年,进中书令,监修国史。曾反对以李林甫为相,又奏劾安禄山狼子野心,建议及早诛灭,以绝后患,皆未被采纳。二十四年八月五日,玄宗生日,群臣多献宝镜,他独上《千秋金镜录》五卷,具陈前代帝王兴衰之迹,以伸讽谏。旋为李林甫所谗,以尚书右丞相罢知政事,贬荆州长史。作《感遇》诗十二首,托物抒怀。有《曲江集》二十卷传世。

    (24)郭子仪

    (697—781)唐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

    以武举高第累迁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朔方节度右兵马使。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反,为灵武太守、朔方节度使,率本军东讨,收云中、马邑,开东陉关,以功加御史大夫。次年,与李光弼大败史思明,军威大震,河北诸郡皆起而响应。肃宗召至灵武,进兵部尚书、同平章事,仍总节度。至德二载(757),败崔乾祐叛军,收复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南)。旋充关内、河东副元帅。遂与广平王李俶(代宗)率蕃、汉十五万军收复两京。乾元元年(758),与李光弼等共九节度使围安庆绪于邺(今河南安阳)。次年,溃败,宦官监军鱼朝恩乘机谮之,因罢兵权。上元二年(761),李光弼兵败邙山(今河南洛阳北)。次年,河中、太原军乱,复起为朔方、河中、北庭、潞、泽节度行营兼兴平、定国副元帅,进封汾阳郡王,出镇绛州,镇抚诸军。

    代宗立,复为宦官程元振所构,罢副元帅,充肃宗山陵使,乃上表自诉。代宗欲起用之,为宦官所间,仍留京师。广德初,吐蕃攻京师,代宗奔陕,急召为关内副元帅。时部下惟二十骑,乃收兵得数千人,以虚张旗帜,鸣鞞鼓,使吐蕃惊骇而去,以功图形凌烟阁。广德二年(764),仆固怀恩叛唐,他为朔方节度大使,招抚怀恩之众。后怀恩引回纥、吐蕃、党项数十万攻唐,京师震恐。他奉急召至泾阳(今属陕西),说服回纥酋长,共破吐蕃,朝廷赖以为安。德宗即位,尊为尚父,召还京师,进太尉、中书令,以年老,所领诸使、副元帅并罢。卒谥忠武。

    (25)玄奘

    (600—664)唐洛州缑氏(今南偃师陈河村附近)人,俗姓陈,名袆,法相宗创始人,通称三藏法师。

    十三岁出家于洛阳净土寺,法名玄奘。唐武德元年(618)从长安至成都、从道基、宝暹等受学,崭露头角。后又游历荆州(今属湖北)、相州(治今河南安阳市)、赵州(治今河北赵县)等地,武德末年再入长安。他在国内遍访名师,学业日进,然仍感到所说纷歧,难得定论,决心去天竺取经求法。贞观元年(627,另有二年、三年说)从长安出发,经凉州(治今甘肃武威市),渡玉门关,孤身穿越沙碛,历尽艰辛,到达高昌,而后取道焉耆、龟兹,越凌山,经粟特(昭武九姓)诸国境,后入天竺。在摩揭陀国(Magadha,相当今印度比哈尔邦的巴特那和加雅地区)的那烂陀寺从戒贤受学,时达五年,后又游历天竺各地,并同一些学者展开辩论,名震五竺。

    于贞观十七年谢绝戒日王和那烂陀寺僧的挽留,携带佛经六百五十七部及佛像、花果种子等,启程返国。于九年初回到长安。历时十数年,行程五万里,是中古史上一次艰险而伟大的旅行。以后在弘福寺、慈恩寺等处译出经、论七十五部,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多用直译,笔法谨严。所译经籍,对丰富祖国宗教文化有一定贡献,并为古印度佛教保存了珍贵的典籍,世称“新译”,又将在西域和印度亲历见闻,撰写了《大唐西城记》十三卷,为研究中国西北地区以及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中亚等地古代历史地理和从事考古的重要资料。译《老子》《大乘起信论》为梵文,传入印度。由于其成就卓越,所以民间广泛流传他的故事。如元吴昌龄《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明吴承恩《西游记》小说等,皆从他的故事发展而来,故俗称他为唐三藏或唐僧。

    (26)鉴真

    (688—763)亦称过海大师、唐大和尚。唐扬州江阳(今江苏扬州)人,俗姓淳于。

    十四岁于大云寺出家。十八岁从道岸受菩萨戒,学律宗教义。二十一岁于长安受具足戒。巡游长安、洛阳,学究三藏,钻讨律学。后住扬州大明寺教授戒律,为江淮远近知名的授戒大师。

    天宝元年(742),应日本入唐学问僧荣叡、普照之邀,与弟子祥彦、思托等东渡日本。先后五次航行受挫,年逾六十,双目失明,但矢志不悔。十二载,又受日本国使迎请,与比丘法进、县静、尼智首、优婆塞潘仙童等随日本遣唐使藤原清河使舶第六次航行成功,到达日本九州萨摩秋妻屋浦(今日本九州南部鹿儿岛大字秋目浦)。次年,于奈良东大寺建坛,天皇授为传灯法师。为圣武天上皇、光明皇太后、孝谦天皇等四百余人授戒,开日本佛教徒登坛受戒之始。天平宝字三年(759)创建唐招提寺,传布律宗。为日本律宗创始者。

    东渡时,带去大批佛教典籍、佛像、法物,并将中国建筑、雕塑、医学、书法等介绍到日本。卒于唐招提寺。弟子为其所制夹纻坐像,至今供奉寺中开山堂,定为日本国宝。著有《鉴真上人秘方》。日本元开撰《唐大和上(尚)东征传》,记载甚详,收入《大藏经)卷五十一。

    (27)慧能

    (638—713)亦作惠能。唐范阳(今北京城西南)人,生于南海新兴(今属广东),俗姓卢。

    三岁丧父。既长,目不识丁,鬻薪供母。年二十四,闻人诵《金刚经》,有所省悟,发愤学佛,投湖北黄梅弘忍门下为“行者”,充当杂役。因作“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偈语,深得弘忍赏识,得秘传法衣。因惧人争夺,隐遁岭南十六年。仪凤元年(676),一说武周垂拱年间,显名复出。在南海法性寺削发为僧。宣传“顿悟自心,立地成佛”之教义,用简易的宗教践行,改造侧重烦琐经义的佛教旧传统。因常住韶州(今广东韶关)曹溪宝林寺,且传教范围限于南方,故被称为禅宗六祖和南宗的创始人。与神秀的“渐悟”主张有别,佛教史称为“南顿北渐”“南能北秀”。元和十年(815),被追谥为“大鉴禅师”。王维、柳宗元、刘禹锡等人均曾为其撰写碑铭。其言论由弟子法海编为《六祖坛经》。

    (28)虞世南

    (558—638)隋唐时越州余姚(今属浙江)人,字伯施。

    陈时,与兄世基俱从顾野王学,历十余年,入隋,官秘书郎。唐时,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子,人称虞永兴。编有《北堂书抄》传世。书法师王羲之七世孙僧智永,偏工行草。以太宗雅好王羲之书,遂备见推崇,声名出于欧阳询之上。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书家。其行草书传真迹多收入《淳化秘阁法帖》。又有传为墨迹《汝南公主墓志》行书草稿,已影印。至于正书实非擅长,有《孔子庙堂碑》,但远不如欧体影响深远。有集三十卷,今存一卷。

    (29)欧阳询

    (约557—约641)唐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字信本。欧阳纥子。

    博览经史。仕隋,为太常博士,迁给事中。入唐,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主编《艺文类聚》一百卷。《全唐文》存文十四篇,《全唐诗》存诗二首。工书法,初学王羲之书,受北方书法影响,渐变其体。楷书险劲瘦硬,后世称为欧体。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唐初四大书家。传世书迹有《化度寺邕禅师塔铭》《九成宫醴泉铭》《温彦博碑》《皇甫诞碑》等。宋代雕版印刷浙本多沿用欧体字。明万历时,演变为今印刷所用宋体字。故欧体字为今印刷体字远祖。

    (30)褚遂良

    (596—658或597—659)唐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阳翟(今河南禹州),字登善。褚亮子。

    博涉文史,尤工隶楷。贞观中,以善书为太宗所重。累迁谏议大夫,兼知起居事。帝尝问:“朕有不善,卿必记耶?”对曰:“臣职载笔,君举必书。”前后奏谏数十上,多见采纳。十八年(644),拜黄门侍郎,参综朝政。二十二年,进中书令。次年,与长孙无忌同受顾命辅立高宗,封河南郡公,世称褚河南。永徽三年(652),任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监修国史。后代为尚书右仆射,依旧知政事。六年,反对高宗废王皇后立武昭仪,因为武后所衔,累贬爱州刺史,忧愤而卒。其书法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唐初四大家,自成一体,方整流美,对后世颇多影响。有《雁塔圣教序》《同州圣教序》《房玄龄碑》等刻石传世。《全唐文》存文三十一篇,《全唐诗)存诗一首。

    (31)张旭

    (675年—约750年)唐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字伯高。

    初为常熟尉,官至金吾卫长史,故称张长史。以草书著名,嗜酒,醉后下笔愈奇,世称张颠。其草书被列为神品,史称“草圣',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称为“三绝” 。颜真卿从受笔法而著《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世传真迹有《古诗四帖》,草书四十行。藏辽宁省博物馆。

    (32)怀素

    (725—785,或737—799)唐长沙(今属湖南)人,字藏真,俗姓钱。

    出家为僧。好草书。相传家贫,无纸可书,于故里种芭蕉万余株,取叶代纸以习书。号居室为绿天庵。精勤学书,秃笔成冢。性嗜酒,喜作狂草,自言得草圣三昧。与张旭齐名,世谓“颠张醉素”。传世真迹有《食鱼帖》《论书帖》《苦笋帖》《自叙帖》。刻本有《圣母帖》《千字文》等。

    (33)颜真卿

    (708—784)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邪临沂(今属山东)。字清臣。开元进士。

    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因不依附杨国忠,出为平原(治今山东陵县)太守。安禄山叛乱,河北郡县望风瓦解,他起兵坚守,并与从兄常山(治今河北正定)太守颜杲卿联军抗叛。河北十七郡响应,合兵二十万,给叛军以重大威胁。后入朝,历官工部、吏部尚书,御史大夫。忠良耿直,恪尽职守,军国大事,知无不言,屡为权臣元载、杨炎、卢杞等所忌。出为外州刺史、长史。代宗时迁尚书左丞、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德宗时李希烈叛乱,奸相卢杞忌其刚直,派其宣慰叛军,至许州(治今河南许昌)被扣。在威逼利诱下,始终不屈,被缢杀。书法端庄雄伟,自树一帜,人称“颜体”,传世甚多。墨迹有正书《自书告身》,行书《祭侄文稿》,碑刻有《多宝塔碑》《颜勤礼碑》《麻姑仙坛记》等,后人辑有《颜鲁公文集》。

    (34)柳公权

    (778—865)唐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字诚悬。

    元和进士,释褐秘书省校书郎。穆宗、敬宗、文宗三朝皆侍书禁中。文宗时,累迁中书舍人,有诤臣风,授谏议大夫。开成三年(838),转工部侍郎。累迁承旨学士。武宗时,为集贤院学士、判院事,累官工部尚书。懿宗初,以太子少师致仕。善书法,尤工正楷,初学王羲之,得力于欧阳询、颜真卿笔法。书体遒健,结构劲挺,虽不及颜书体局宽裕,亦别自成家,号称柳体,与颜真卿并称“颜柳”。《续书断》评其正楷、行书皆妙品之最,草列能品。时贵宦家碑志非其笔,人以子孙为不孝。外邦入贡,皆别备货贝曰:“此购柳书。”传世书碑有《玄秘塔》《金刚经》《神策军》等多种,书迹有《送梨帖题跋》。《全唐文》存文十二篇,《全唐诗》存诗四首。

    唐朝诗词

    (35)王勃

    (649—676)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字子安。王通孙。

    少年对策高第。乾封初,为沛王府修撰。后为虢州参军,因罪革职。南下省父时,渡海溺水卒。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称初唐四杰。反对绮靡文风,提倡表现浓郁的情感与壮大的气势。文以《滕王阁序》最著名。原集已佚,有辑本《王子安集》。

    (36)卢照邻

    (约636—约695)唐诗人。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字升之,号幽忧子。

    曾任新都尉,后因身染风痹,痛苦不堪, 自沉颍水而死。他的诗以歌行为最佳,《长安古意》对当时贵族的骄奢淫逸有揭露。诗作多属痛苦和不幸,为“初唐四杰”之一。

    (37)骆宾王

    (约640—约684)唐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

    初为道王府属吏,官武功、长安主簿,入为侍御史,后贬临海丞。随徐敬业在扬州反武则天,代作《讨武曌檄》,一时传诵。武氏见之,有“宰相安得失此人”之叹。兵败后被杀,或云投江死,或云落发为僧。为初唐四杰之一。长于七言歌行,又善骈文。风骨凝炼,代表作为《帝京篇》。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清陈熙晋《骆临海集笺注》。

    (38)杨炯

    (650—约693)唐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

    高宗显庆四年(659)举神童,待制弘文馆。上元三年(676)应制举,补校书郎。永淳元年(682)任太子詹事、崇文馆直学。后坐从弟神让随徐敬业起兵,贬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与宋之问分直洛阳司艺馆,约如意元年(692)出为盈川(今浙江衢县东北)令卒,世因号为杨盈川。工文及五言诗,诗颇雄浑。存诗不多,代表作为《从军行》。文有《王子安集序》。诗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时号王、杨、卢、骆。炯曾云:“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张说云:“盈川文如悬河,酌之不竭,耻王后,信然。”有《盈川集》三十卷,今仅存十卷,附录一卷。《全唐诗》编其诗为一卷。

    (39)贺知章

    (659—744)唐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又号五总龟。

    少以文辞知名,与包融、张旭、张若虚号吴中四士,与陆象先、李白等友善。性旷放嗜饮,善谈笑。证圣进士,授国子四门博士,转太常少卿集贤院学士。开元十三年(725)迁礼部侍郎,官至秘书监。天宝三载(744),请为道士还乡,未几卒。工草隶。诗多祭神应制、写景之作,绝句较清新通俗,《回乡偶书》传诵颇广。有辑本《贺秘监集》一卷。

    (40)陈子昂

    (661—702)唐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西北)人,字伯玉。

    少使气任侠,后发愤苦读。开耀进士。上《大周革命颂》,为武则天赏识,授麟台正字,迁右拾遗,上书言事,不畏权贵。曾反对袭击蜀地西边羌人,反映蜀民疾苦。后随建安王武攸宜讨契丹。解职回乡,被诬下狱,忧愤而卒。于诗标举风雅比兴、汉魏风骨,反对齐梁以来绮丽之习。所作《感遇诗》内容丰富广阔,风格刚健质朴。其文讽议时政,重视散体,反对浮艳,为古文运动的先导。但亦有空谈老庄,人生无常,向往神仙隐逸的消极思想。1960年中华书局出版《陈子昂集校注》。

    (41)王之涣

    (688—742)唐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人,字季陵。

    豪爽任侠,击剑悲歌。历任衡水主簿、文安尉。与王昌龄、高适齐名。诗以描写边塞风光著称,意境阔大,感情豪放,传乎乐章,布在人口。存诗仅六首。以《出塞》(一作《凉州词》)和《登鹳雀楼》最有名。

    (42)孟浩然

    (689—740)唐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

    少好节义,广结交游,喜济人急难,居鹿门山。后赴长安,应进士不第。荆州长史张九龄署为从事,未几归隐,患疽卒,以布衣终身。一生徘徊于求官与归隐的矛盾中。工五言诗,以写景见长,格调含蓄,淡雅飘逸,但流露消极思想。与王维并称“王孟”。有辑本《孟浩然集》。

    (43)王维

    (699—761)唐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父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又称河东人,字摩诘。

    开元进士。初授大乐丞,坐贬济州司仓参军。后得张九龄荐拔,任右拾遗,累迁给事中。至德元载(756),安禄山叛军陷长安,他受伪职。乱平,降为太子中允。乾元二年(759),官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后半官半隐,笃信佛教,长斋素服,丧妻不娶。晚年居蓝田辋川别业,又称王辋川。

    工诗,以五言独步诗坛,意境动人。其边塞诗慷慨雄健。晚年以山水田园诗表现悠闲情趣。精通音律,兼善书画。苏轼评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著画论《山水诀》,绘《辋川图》,以“破墨”写山水,独具风格。擅画人物、丛竹,存世作品《雪溪图》《写济南伏生像》,恐非真迹。有1961年中华书局本清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

    (44)王昌龄

    (约690—约756)唐京兆(今陕西西安)人,一作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人,字少伯。

    开元进士。补校书郎,又中宏词科,授汜水尉,迁江宁丞。晚年贬龙标尉。世乱还乡,道出亳州被杀。工诗,时称诗家夫(一作天)子王江宁,推为圣手。长于七绝,写边塞军旅生活,风格雄浑,音调铿锵;写宫怨、离愁,含蓄婉转。某些诗间接反映统治者的荒淫,也有些流露消极隐退思想。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王昌龄集》。

    (45)李白

    (701—762)唐绵州彰明(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人,一说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出生于碎叶(属安西都护府,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少聪颖,吟诗作赋,好剑任侠,豪放不羁。二十五岁,辞亲远游,曾寓居安陆,北上太原,西入长安,东至齐鲁。三十岁,再入长安,图以制举成名,未果。流寓任城(今山东济宁)。天宝元年(742),供奉翰林。三载,遭权贵谗毁离京。安史之乱时,永王李璘辟为幕僚,永王兵败,坐放夜郎(今贵州正安西北),途中遇赦得还。晚年漂泊,客死当涂(今属安徽)。

    一生创作大量诗篇,歌播盛唐之音,批判腐朽统治集团,描写壮丽山川。诗风雄伟豪放,音韵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和神话中吸取营养,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也时有纵情享乐、出世求仙的消极思想流露。诗文集版本甚多,1981年中华书局出版清王琦辑注《李太白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李白集校注》。

    (46)杜甫

    (712—770)唐襄阳(今属湖北)人,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东北),字子美。杜审言孙。曾居长安少陵,自号杜陵布衣、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开元时,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天宝三载(744),在洛阳与李白相识,结成忘年交。六载,应玄宗选贤诏,赴京应试,遭李林甫排斥,困居长安十年。后因献“三大礼赋”,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安史乱起,辗转至凤翔,谒肃宗,授左拾遗。返京后,因上疏援救房琯,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曾往返鄜、华、洛等地。适唐军兵溃相州,遂作“三吏”“三别”等诗。后漂泊至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曾入剑南节度使严武幕,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晚年贫病,携家眷欲北归。大历三年(768)出蜀,闻北乱,转赴南方,病故湘江舟中。

    诗作揭露社会矛盾与统治集团昏庸腐朽,反映人民苦难均十分深刻,有诗史之誉。现存诗一千四百余首。有《杜工部集》,注本甚多。中华书局出版有清仇兆鳌《杜少陵集详注》、杨伦《杜诗镜铨》、浦起龙《读杜心解》。

    (47)高适(適)

    (约701—765)唐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字达夫,一字仲武。

    少浪游,为宋州刺史张九皋荐举,中有道科,授封丘尉。辞官游河西,哥舒翰表为左骁卫兵曹,充翰府掌书记。安史之乱时,官左拾遗、谏议大夫。攻永王李璘有功,历淮南、西川节度使,左散骑常侍,封渤海侯。为官宽简廉洁。擅诗歌,题材广阔,谙熟军旅生活,以边塞诗著称,所作《燕歌行》,苍凉悲壮,雄浑厚朴。作古诗体,常用对偶句,讲求声韵,对歌行发展有影响,与岑参齐名,风格一致,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198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有《高适集校注》。

    (48)岑参

    (约715—770)唐荆州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先世居邓州棘阳(今河南南阳南)。岑文本后裔。

    天宝进士。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转右威卫录事参军,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判官,又为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判官。入为右补阙。频上封章,指斥权佞,改起居郎。后出为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晚年客死成都。历塞外鞍马生活十余载,善边塞诗,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白雪歌》《走马川行》等为代表作。诗风急促高亢,奇峭俊丽。描写塞外风光、战争景象,想象丰富,抒发慷慨报国思想,恳切动人。有《岑嘉州诗集》。

    (49)韩愈

    (768—824)唐怀州修武南阳(今河南修武东北)人,一说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字退之。因韩氏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三岁而孤,随堂兄会居。自幼攻读六经百家之书,而以儒学为主。贞元进士。后授四门博士,升监察御史。与柳宗元、刘禹锡结友。曾上书谏宫市之弊,贬阳山县令。永贞元年(805),遇赦迁江陵法曹参军,途中待命,著《原道》《原性》《原毁》《原人》《原鬼》。提出自尧至孟轲一脉相承的“道统”说,以道统继承者自任。宣传儒家“仁”“义”学说,阐扬《大学》“修齐治平”思想,肯定君、臣、民的上下等级秩序与分工。将人性分为上、中、下三品。指斥佛老不父不君,乃夷狄之法,不足为用。反对王叔文、王伾等人改革。元和后,历任国子博士、中书舍人等。

    作《进学解》,提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惰”的治学之道;又作《师说》,主张学无常师。力主统一,反对割据。十二年,随裴度平淮西之乱,擢为刑部侍郎。十四年,上表谏迎佛骨,陈历代崇佛之祸,辨华夷之别,被贬为潮州刺史。鄙六朝骈体文风,推崇古体散文,其文质朴无华,气势雄健,为古文运动之滥觞,被后世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穆宗即位,召为国子祭酒。卒谥文。有《韩昌黎集》。

    (50)柳宗元

    (773—819)唐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西南)人,字子厚,世称柳河东。

    贞元进士。任校书郎、蓝田尉、监察御史等职。贞元末,任礼部员外郎,参与王叔文、王伾改革,反对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改革失败,贬邵州刺史、永州司马,后为柳州刺史,颇著政绩,故又称柳柳州。思想上反对天命论,认为“阴阳”“元气”生育万物而不能赏功罚恶,批判鬼神怪异的邪说,反对以符瑞贞祥、天人感应论史,否定神造天地说。

    著作如《天说》《非国语》《断刑论》《贞符》等均具朴素唯物论倾向。主张儒佛融合。认为郡县制取代封建制是“势”所必然。文学上提倡文以明道,散文创作以山水游记著名,如《永州八记》。也有揭露、讽喻时弊之作,如《捕蛇者说》《三戒》等。诗作高旷深隽。与韩愈共倡古文运动,被后世列入唐宋八大家,并称“韩柳”。有《河东先生集》。

    (51)刘禹锡

    (772—842)唐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定州),字梦得。

    贞元进士,又登博学宏辞科,官太子校书。初为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僚,入任监察御史。贞元末,参与王叔文、王伾改革,反对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授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改革失败,贬为朗州司马。后被召还回京,以赋《戏赠看花诸君子》诗,触犯权贵,再贬播州。因裴度说情,改授连州,历迁夔州、和州、苏州、同州刺史。官至检校吏部尚书兼太子宾客,故世称刘宾客。

    与柳宗元友善,思想议论多合。所著“天论”,发挥柳宗元《天说》观点,驳韩愈天可赏功罚恶之论。提出“天人交相胜”命题,将“天之能”与“人之能”、“天之道”与“人之道”相区别,具有朴素唯物论思想。诗歌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刘白”。其《聚蚊谣》《飞鸢操》等诗,讽刺宦官和权臣,《插田歌》《竹枝词》等民歌富于生活气息。有《刘梦得文集》。

    (52)白居易

    (772—846)唐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人,生于新郑(今属河南),祖籍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字乐天。

    贞元进士,授校书郎。元和元年(806),登制举,因出言直切,仅授盩厔尉。后充翰林学士,拜左拾遗。十年,请缉捕刺杀宰相武元衡之凶手,以不当先谏官言事,贬江州司马。后擢忠州刺史。穆宗即位,任主客郎中。长庆元年(821)任中书舍人。因穆宗昏庸,朋党倾轧,忠谏不纳,请外任杭州刺史,在杭筑堤捍湖。敬宗初,又任苏州刺史。太和初,官秘书监,又转刑部侍郎。旋称病东归,以太子宾客分司洛阳。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晚年隐居香山,自号香山居士,又称醉吟先生。

    主张文学应反映现实,“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李绅、张籍、元稹共倡新乐府运动。其诗今存三千余首。前期以讽喻诗为主,后期多闲适诗。《秦中吟》《新乐府》等揭露黑暗政治,反映社会衰败和人民痛苦生活。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历来脍炙人口。语言通俗浅白,接近口语,相传老妪可以听懂。与诗人元稹、刘禹锡友善,多所唱和,时人并称“元白”“刘白”。有《白氏长庆集》。198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白居易集笺校》。

    (53)元稹

    (779—831)唐河南洛阳人,字微之,别字威明。北魏拓跋(元)氏后裔。

    生于万年(今属陕西),九岁能赋诗文。贞元九年(793)以明经擢第。十九年,中书判拔萃科。后应制举,历校书郎、左拾遗、监察御史。曾上疏论谏,分司东都。弹劾不法官吏,得罪权贵。元和五年(810),贬江陵府士曹参军。历通州司马,虢州长史。十四年入为膳部员外郎。穆宗即位,读其《连昌宫词》悦之,授祠部郎中、知制诰。长庆元年(821),转中书舍人、翰林学士。自此与宦官交结,为皇帝所重,排斥裴度。次年,拜同平章事。旋因李逢吉诬告罢相,出为同州刺史,曾均定当地税籍。三年转越州刺史、浙东观察使。后暴卒于武昌节度使任。

    善写讽喻诗,代表作有《织妇词》《田家词》《连昌官词》等,其悼亡诗感情真挚。传奇有《莺莺传》,为后世《西厢记》取材。与白居易友善,共倡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有《元氏长庆集》。1983年中华书局出版点校本《元稹集》。

    (54)贾岛

    (779—843)唐范阳(今北京西南)人,字阆仙,一作浪仙,自称碣石山人。

    曾为僧,法名无本,后受韩愈赏识,还俗。累举进士不第,吟诗讥诮,被称为举场“十恶”。文宗时,以诽谤罪贬长江主簿,故称贾长江。武宗时,迁普州司仓参军。一生穷愁,苦吟作诗,其诗多写荒凉枯寂之境,长于五律,重词句锤炼。与孟郊齐名,后人以“郊寒岛瘦”喻其诗之风格。有《长江集》。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长江集新校》。

    (55)李贺

    (790—816)唐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字长吉。宗室郑王之后。

    以父名晋肃,“晋”“进”同音,避讳不得应进士举,韩愈为之作《讳辩》。家世没落,生活寒苦,多才短命。曾官协律郎、奉礼郎。少有诗才,批判时政,讽刺皇帝昏庸,揭露藩镇割据,同情人民疾苦。亦多感慨人生,怀才不遇之情。想象丰富,语言雕琢。宋严羽《沧浪诗话》评其为鬼才。诗存二百四十余首。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出版疏注《李贺诗集》,参照清王琦诸家笺注,较

    (56)杜牧

    (803—852)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字牧之。杜佑孙。

    大和进士。历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监察御史、宣州团练判官、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左补阙、史馆编撰、司勋员外郎以及黄、池、睦、湖等州刺史。晚年尝居樊川别业,世称杜樊川。性刚直,不拘小节,不屑逢迎。自负经略之才,诗、文均有盛名。

    文以《阿房宫赋》为最著,诗作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世称小杜。与李商隐齐名。代表作《泊秦淮》《江南春》《赤壁》《题乌江亭》等,脍炙人口。年轻时即好读兵书,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又著《罪言》《战论》《守论》《原十六卫》等文论当代兵事。会昌三年(843),昭义军乱,上书李德裕论用兵之法,为德裕采纳。著有《樊川文集》。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樊川诗集注》《樊川文集》。

    (57)李商隐

    (约813—约858或811—863)唐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字义山,号玉谿生。

    早年丧父,门庭衰落。大和三年(829),被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辟为从事,并从学骈文,遂以擅长今体奏章名世。开成进士,授校书郎,调补弘农尉。因娶李党河阳节度使王茂元之女,为牛党令狐绹(令狐楚子)长期排抑,终身不得志。大中时,历任桂管、剑南、东川判官。大中十年(856),回长安任盐铁推官,后罢职病卒。生值晚唐,关心政治,反对藩镇割据、宦官擅权,但怀才不遇,故诗中多带伤感情调。

    其诗学杜甫而自成风貌,并以骈文为诗,精密华丽,音韵铿锵。现存六百多首,或揭露社会矛盾,或咏史以讽今,或咏物以自伤沦落。《无题诗》为其独创之格,但多朦胧晦涩,诸家解释不一,用典也稍嫌过多。有《李义山诗集》;文集已散佚。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清冯浩《玉谿生诗集笺注》。

    (58)温庭筠

    (约812—866或824—882)唐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原名岐,字飞卿。温彦博后裔。貌寝,号温钟馗。

    早负才名,文辞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时称温八叉、温八吟。然因行为不检,累举进士不第。精音律,善鼓琴吹笛。大中末,授方城尉。迁隋县尉,终国子助教。官微而好讥讽权贵,终身坎坷。诗与李商隐齐名,而成就不及,时称“温李”。词作辞采秾丽,多表现艳情生活,大部收入《花间集》,为花间派词人代表。原集已佚,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明曾益注、清顾予咸补注《温飞卿诗集笺注》。

    (59)吴道子

    (约680-759)唐阳翟(今河南禹州)人。

    少孤贫,性聪慧。学书于张旭、贺知章,不成,改攻丹青。事韦嗣立为小吏。居于蜀,审知蜀道风光,乃变山水画之体,咫尺千里,自成一家。年甫弱冠,已有画名。曾官瑕丘尉。玄宗召入内供奉,改名道玄,而以道子为字。授内教博士,官至宁王友。开元中,随玄宗至东都洛阳,因见将军裴旻舞剑,受其感发,奋笔于东都天宫寺画壁,俄顷而成,蔚为壮观。天宝中,玄宗命往蜀道写山川风貌,目识心记而归,于大同殿画嘉陵江三百里山水,一日而毕。凡画人物、佛像、神鬼、禽兽、山水、台殿、草木皆冠绝于当代。

    《唐朝名画录》誉为本朝第一,列神品之上。其在寺壁所画地狱变相,京都屠夫渔民见之,有惧而改业者。所画人物笔势圆转,衣服飘举,称吴带当风。敷彩简淡,或于焦墨痕中,略施微染,自然超出缣素,世谓吴装。画山水则“怪石崩滩,若可扪酌”,有立体感。画佛圆光,不用尺度,一笔而成。因笔法超妙,被尊为百代画圣。传世《天王送子图》摹本,今藏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60)孙思邈

    (581—682)唐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

    善谈老、庄及百家之说,兼好释典。唐太宗、唐高宗曾欲官之,均固辞不受。当时名士如卢照邻、宋令文等均师事之。因幼时患病,刻意医学。感当时诸家医方浩繁散乱,难以检阅,乃博采群经,删裁繁重,并附已验之方,成书三十卷,以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乃名之曰《备急千金要方》。既成,恐有所遗,又撰《千金翼方》三十卷。

    医德高尚,不分贵贱贫富,一心救治,重视妇幼疾病,创立脏病、腑病分类,对中医医学发展有承前启后之贡献。兼善摄生,撰《保生铭》,叙日常起居饮食养生要诀。又著有《福禄论》《摄生真录》《枕中素书》《医家要妙》《五藏傍通导养图》等。后人尊为“药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华人物-唐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kqrq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