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人生正当时:重塑自我的发展心理学》,作者【爱尔兰】莫琳·加夫尼,译者谢斯恒,人民邮电出版社·光尘文化2023年12月出版,19.1万字。
作者是临床心理学家、作家、演讲家,在心理学领域研究超过30年,曾任都柏林大学教授。
本书以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为基础,站在迈向成年中期的阶梯上,分三部分先是展示了“人生全景”,接着回看了“后视镜中的人生”,最后观照了“前路迢迢”;共用了26个章节将人生从婴儿时期直至老年时期的各个阶段做了分节阐述,不仅探索了各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和心理发展轨迹,而且描述了亲密、自主、胜任这三种基本心理驱动力是如何在生命历程的十大发展任务中发挥作用的。
【阅读感受】
1.
作者勾勒出了人生历程的十大发展任务。
全新生命历程的十大发展任务在作者看来,人生的各个阶段并不像一摞按规定顺序排列的箱子,更像是循环往复的一个周期。本书使用“阶段”这一概念,正是出于“周期”的这种流动性和非线性。同样,心理发展也非线性过程,而要经过一系列的过渡期、转折以及转变期。
读到这里,我想起了这么一种说法:人有两次诞生,第一次是从母亲的腹中来到世间,第二次就是能够在命运的各种变化起伏中学会做自己的父母、关爱和滋养自己。假如你为人父母,能帮助子女建立基本的信任感 ,成为独立自主并拥有一技之长的人,那么你在原生家庭中受过的创伤往往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治愈。所以,养育孩子的过程也就是重新养育自己的过程。即便不曾养育孩子,我们也可以通过唤醒“内在父母”,来滋养和保护“内在小孩”。正因为如此,“重新养育自己”成为当下的一种新思潮。
2.
很喜欢作者关于亲密、自主、胜任这三种需求的比喻:
“要想安心度过人生每个阶段,亲密关系带给你的安慰与支持就像是一辆汽车,自主就是燃料,胜任则像一张路线图或者导航系统,指引你高效地到达目的地。”
“亲密、自主、胜任三种需求贯穿人生每个阶段,却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就像潮汐,随着一波又一波的潮水涌动,你被牵引到一个又一个地方。然而,这些需求有时会让你失去平衡:过度渴望亲密,你就会溺水;过度追求自主,你就会被孤立,离岸边越来越远;过度追求胜任,你就会感到精疲力竭;如果放任自流,你就永远也学不会游泳,只能在浅水区里扑腾两下。”
作者对这三种需求的深入解读中,有一句话特别让我触动,“自主的对立面并不是依赖,而是受制于人”,追求自主这么多年,好像忽然间一下被点醒了,真正理解懂得了内心的那份自主需求和渴望。
3.
“当你历尽千帆,走到生命的尽头时,你是否拥有了自己想要的人生?” 作者开篇这一问,问出了我心底的慌乱。特别是身处成年中期,是创造价值,还是停滞不前,原本就是一个关键节点的重大选择。
作者说,人生中有3次关键的转折。第一次转折发生在2岁时,我们第一次产生生而为人的自我意识,能够识别自己的身份,尽管这种身份深深根植于自己的家庭关系中。第二次转折发生在青少年期,我们会经历与之前类似但更为复杂的个性化过程,这是即将成年的预示。第三次转折发生在成年中期,此时我们会重新评估个人身份,并对其做出调整,以便更好地迎接下半生。
成年中期作为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这个阶段,我们将结束所谓的人生第一旅程——那些在青少年期孕育,在20多岁时正式启动的梦想和计划;并且将开启了人生第二旅程——思考下半生要做什么。如果说人生上半程我们面对的更多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期待,那么人生下半程,我们面对的更多来自自己的期待。
埃里克森用了“繁衍感”这样一个晦涩的词语来描述成年中期独特的发展任务。他说,人到成年中期,必须获得繁衍感,避免产生停滞感。这里的繁衍从狭义上来说就是生育并照顾孩子,但从广义上来说,指的是创造或培育某些事物,通过投入时间和精力,对其加以精心照料,使其成为我们生命的存续和发展。
到了成年中期,更多了几分时间流逝、时日无多的紧迫感,甚至开始感受到了一种生存威胁:大半辈子就这么过去了,我要做些什么,才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点活过的痕迹呢?我将用接下来的时光来回答这个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