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英歌h
这一夜,秋儿因错过日常上床时间,失眠了。她翻来覆去,越是睡不着,楼下池塘的青蛙叫得越响,单调地响成一片。
“快凌晨才睡去呢。”早上秋儿睁开眼,对身旁的老公嘟哝着,习惯地打开手机微信,业主群一夜之间多了百来条未读信息。
迷迷瞪瞪地从后往前快速划拉几下,混沌的大脑顿时清醒,她猛地坐了起来:
“出事了!昨晚楼下死人了!”
秋儿这才意识到,昨晚自己一定是早早睡着了,而且和老公一样,睡得很沉。不然,午夜谛听蛙声时,应该会察觉蛙声戛然而止,随即从小区大门口,到池塘边的小径,传来一阵阵杂沓的脚步和极力克制的喧声。
警车来过了,警察来过了,救护车应该也来过了吧?就在自家楼下,若不是群里炸了锅,俩人怀疑是不是做梦。
物业公司负责人半夜被警察叫去查监控认人,旋即在群里发通知,让各户看看有没有人没回家。
小区里没发现有人失踪,也没人目睹过现场,究竟是谁发现的并报了警?无人知晓真相,传言四起,甚至不能断定那人究竟是受伤还是死了,但不能开口说话是一定的,不然不会不知其身份和来自哪里。群里冒出几个“福尔摩斯”,七嘴八舌作了情景再现:
午夜时分,一个人影在楼下景观水带旁游荡,突然脚下一滑,一头栽进了沟里。结论是,非本小区的男人,喝醉酒走错路,不熟悉地形,一头栽水里淹死了。
质疑声四起。所谓的景观水带,不过是条小水沟,宽不足两米,窄处一步就能跨过去,攒了层浅浅的不流动的雨水。就这么一条小水沟能淹死人?也许水沟边大块的石头是罪魁祸首?
这事在群里引发激烈反响。那些早就主张填平水沟的人旧话重提,认为都是水沟惹的麻烦,填沟刻不容缓。此言一出,反对填沟者予以炮火猛烈的反击:
“大江大河每年淹死那么多人,为啥不把它们填了?”
“路上每年那么多车祸,为啥不把路断了?”
又有人抛出房价话题。
“这下完了,出了这种事,房价更上不去了!”
那些不信邪的人又端起“机关枪”,朝这些人一通“突突突”。
早上下楼时,秋儿朝水沟瞟了一眼。水沟两旁,野草在晨风中摇曳,清浅的水面闪动着晨光,折射着楼群和樟树的倒影。昨夜似乎什么也没发生过。
将要扭头的瞬间,她蓦然发现:那片水是红色的!
晚上下班回来,那地方竖了块牌子:“温馨提示 不要靠近水沟”。水沟被清理过,红色的水蒸发了。
从那以后,再无人提及此事。秋儿的心里却多了块阴影,每次绕道而行。她忘不了那一眼红色的塘水。她需要时间去慢慢冲淡这一幕记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