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连载】和田玉路 | 青春祭文

【连载】和田玉路 | 青春祭文

作者: fe9b2334cd2f | 来源:发表于2016-09-03 11:09 被阅读16次

笔者言:我的青春,记载在了这一张张的照片中

青春祭文

本来是不打算发这张了,但是还是忍不住,最左边的这个兄弟,当时在只有维族人的山里,一个人待了七个月。

见到我们的时候语言功能出现障碍,不会说话,大脑也不正常了,开了几次颅,也没啥效果,现在也就是半死不活的。

希望大家记住那些为你们手中美玉奉献青春和生命的人。他们也是英雄。

这张是阿拉马斯矿点的图,离罕代克很近,故事就发生在罕代克这是最触动我心的一件事。

2009年末我们在罕代克工区的途中,(那俩个死者的照片就不发了尊重死者),听到有人在喊叫(维吾尔语)听不懂意思。

牧工们(维吾尔族)听到了立马叫上我们,说出事了,赶紧过去,我们一听,向上跑了十分钟左右,眼前的一幕着实令我们很吃惊:

一个十三四岁左右的小男孩用双手抠挖着从悬崖上垮塌下来的虚土,嘴里一直在歇斯底里的喊叫着,只是我们听不懂罢了。

那牧工说土底下埋了人,我们心颤了一下,立马一起帮助起小孩子来,救人赶紧救人,大家心里就这个念头。

不一会四条腿漏出来了,我们使劲拉着腿往出拽,力量过大,都能听到尸体的腿似乎都已经拉断了,人还是没有动。

大家一起又从头部开始掘土,时间好像过了好久好久,我们都是在跪在地上掘土的,高海拔地区人很容易疲劳,但是谁都没有歇。

最后脸终于露出来了,眼睛,鼻孔,嘴里都是土,脸上黄黄的一层土,好像陕西的“兵马俑”一样。

人最终还是没有活下来,我们的心那刻都烂了似的,尸体抬出来的时候有一个维族男的尸体手中还死死的抱着一块玉,很白很白的玉。

原来当地的牧民很多给这个玉矿工人送给养,牧民们也偷偷的捡点玉埋起来,等到冬天矿上干不了活的时候,玉矿工人下山后,他们再挖出来拿去卖。

当地把这种方式叫地藏吧我忘了。死去的这俩人是亲兄弟,那个小孩是老大的儿子,由于挖到了土的根基,然后就垮了土,丢了性命。

我们就这样看着俩个活生生的人。带着对未来的无限希望离开了。原来我们什么都做不了。

最后我们帮忙把那俩具尸体,横搭放在了骡子的背上,脸上也没有遮盖,简单的绑了一下,我们不知道该对小孩说什么,只是把缰绳给了他。

看着他小小的身影,忽忽闪闪,跌跌撞撞的消失在了茫茫大山中,但愿小孩安全到家,可到家后又该怎么办呢?

天知道,为了生活舍了生命,这个代价有点高,我的心也好像被掩了一把土一样很痛,很痛,难道我的生命也会以这种方式结束,而长眠于昆仑山中么?

新疆的胡杨,11月份去才是它最美的时候,千年树虽做不了家具器材。

但是胡杨在我们的眼中就是希望,是苦难绑架了我们的青春,但是是胡杨给了我们这些奔走沙漠、戈壁、大山的这些人唯一的金黄。

作者:王晓波

王晓波,1986年出生,陕西宝鸡人,地质勘探专业,2009年毕业来到新疆从事玉矿勘探工作,足迹遍布整个昆仑玉脉,参与了于田线阿拉马斯、依合郎沟、罕代伊拉克等著名玉矿的勘探工作,对和田玉山料矿脉以及和田籽料、戈壁料等料种的形成和特点,均有深刻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现长期驻扎和田一线,致力于传统和田玉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工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连载】和田玉路 | 青春祭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kvk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