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8、2 天气:晴
一、“小妖怪”和“小魔鬼”
昨天早上又忍不住向蓉宝发飙了。从起床开始就一直迁就,尽力按她的要求进行,可是梳头时,还是因为发型的一点点不满意就大声哭起来。
她越哭我越躁,忍不住在帮她刷牙时下手重了些,她哭得更起劲。后来干脆把她独自留在楼上,我自己下楼了。她冷静过后,自己下楼了。
现在我对自己的情绪是真的有觉知的,我心里很清楚我在烦什么?(今天主要是因为要赶时间参加活动,不能迟到,而她一味磨蹭,会导致迟到),我为什么烦?(最根源的原因就在于我不想让她奶奶看到她哭,让她觉得我不能胜任妈妈的职务。)
其实对于第二点,在意识层面,我是绝对不会承认的:她奶奶的认可对我并不重要。但这个认识也是我分析了很久之后,才得出的最合理的结论。)
后来骑车时,我主动跟蓉宝道歉:“今天妈妈心里的小魔鬼又跑出来了,今天的事跟你没关系,你能原谅我吗?”
“好吧,原谅你吧!但你昨天不是才说再不对我发脾气了,怎么今天小魔鬼就又跑出来了了呢?”她的语气中还带着一丝埋怨。
“对不起嘛,今天又没有控制好嘛!但我发脾气的时间不是越来越短了嘛,妈妈也要不断学习嘛!”
“好吧好吧!原谅你吧!”拥着她,狠狠地亲了一口。
下午,蓉宝因为认字的事,没来由的也发了飙:大声尖叫,还把毛巾甩向了我。幸好有嫁嫁搂着她,安抚了一阵,她就平静下来。
晚上回来的路上,和她聊天,我说:“你今天也发脾气了咧?”她说:“我的小妖怪也跑出来了。”我说:“我们一个妖怪,一个魔鬼,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我们一起努力把它们管好关在笼子里,不让它们出来,好吗?”“妈妈,好的。”
二、全然接纳的容器
一直在听武志红老师的心理学课,里面多次提到,如果坏情绪能够被全然接纳的容器接住,这个情绪就会得到消解,不会造成坏结果。我一直困惑:怎样才能做这个全然接纳的容器呢?
今天看到嫁嫁疏解蓉宝的情绪,我想应该是这样吧!当人宝下午发飙时,她首先一把把蓉宝搂在怀里,一边擦眼泪一边说:“今天就是个妈妈不对嘛,怎么能…”蓉宝慢慢就平静了,慢慢变成抽泣。
待蓉宝平静下来,嫁嫁依然把她搂在怀里,慢慢地絮絮叨叨,把道理说给蓉宝听,蓉宝很快就跑过来向我道歉。我也很快原谅她,紧紧地抱着她。
我今天明白了:一抱治百病!真心地紧紧拥抱她,全然地接受她,包容她,她能很快平静下来。为什么平时蓉宝老是撒娇要我抱她,其实是因为我抱得太少,抱的时候也没有全然地投入。
以后慢慢改。
三、第一次试骑电动车
今天骑车回家时,有一段路非常平坦,相对来说人少车少。我突发奇想,让蓉宝来试着开动电动车。(蓉宝曾有好几次无意中扭动了车把,使车突突突向前冲,吓得我不轻。索性今天让她在我的掌控下试着自己开。)
我的右手空出来,但还是在把手边候着,以防意外发生,可以及时调整。左手则完全没有放弃控制权。
即使这样,蓉宝依然高兴得不得了,她握住车把就往前扭。我告诉她扭得越多,车速越快,车速要由她来控制。毕竟是第一次,她还极不熟练,但我俩配合得还挺不错。
刚开始,我只要一说“慢”,她就会全部还原,,我说“走”,她又突的往前冲。慢慢的,渐渐不那么猛了。除了两处转弯,其他直道基本都是她在控制。
就这样,我们俩一起配合,一直开回了家。
看来,我就是个情绪不稳定的神经病妈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