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张力奋的《牛津笔记》感悟2

读张力奋的《牛津笔记》感悟2

作者: 爱生活的越仔 | 来源:发表于2020-12-24 07:15 被阅读0次

    1.作者语录:

    晚餐时,住学院的教授和我们读博士的几位坐上高桌(High Table),学生则坐下边。舍监先阿门祷告,随后是汤、头盘、正餐、甜品。餐桌上一位英国朋友自嘲说,有些民族活着是为了吃,比如法国人、意大利人、中国人,英国人吃饭,只是为了活着。菜虽单调,但高桌上的等级和仪式感,毕竟对虚荣的我们有所补偿。日常生活的文化,不用说太艰深的道理,入乡随俗就是。

    我的感悟:

    有些民族活着就是为了吃,说得不就是我们,中国人没有西方餐前那么多仪式。而且现代的饮食观从科学营养角度推崇晚餐简单低热量,一天少食多餐。但是入乡随俗,你在哪里就接受哪里的风俗吧。

    英式炸鱼薯条味道一定很美味,想想就流口水。我只记得以前老家吃煎饼果子也是用报纸裹着,好像特地沾沾文气。

    2.作者语录:

    中国人对英国有刻板印象,要么雾都伦敦,要么以谈天气为业,要么都是绅士。英人则认定所有中国人都是李小龙,都会棍棒武术。当然,刻板印象也不全是坏事。记得读书时,有一回在夜深的伦敦街头,我曾稍稍摆出武功架势,小吼一声,吓退过几个酒后寻事的混混,满足他们对东方的想象。

    我的感悟:

    我对英国也是雾都、绅士这些刻板印象,感觉和中国文化格格不入。但现代的中国和以前也大不一样,时代在发展,变化无限大。李小龙、张国荣的传奇经历也逐渐淡出很多人的视线,现在想跳一段舞蹈也更倾向于流行的爵士、街舞还有现代舞。

    疫情之前自己也许规划出国打算,现在在国企工作稳定安逸后也不太想出国冒险了,人到一定岁数容易得过且过这不是个好习性,是得给自己找一些用得上自己的脑力和体力的事情,发挥出以前没有发现的潜力。

    3.作者语录:

    白天,牛津属于游人,晚上由学生接管。宽街(Broad St.)上多是夜归的飞车侠。最有情调的,当然是男生后座有女生的,温情得很。牛津生骑车,不论男女,都属于苦力型,一路猛蹬,始终高速。也有耍车技的,双手脱把,手插在口袋里,一时有复旦的幻觉,馄饨茶叶蛋。牛津夜,最能骗人。塔尖朦胧中,拉开中世纪幕布,你会心甘情愿地误入幻象。

    我的感悟:

    除了日常上学,丰富多彩的兴趣爱好才是点缀生活的营养早餐。

    有些大学一味地追求就业率和考研率,大一就给学生灌输学习理念,很多学生都拉起长线备考。那种考不上复读几次的勤奋者们还是不要抱着一棵树一个人战斗。我自己当年也是开始就想通过考研改变原来普通大学普通学历的悲催境遇,后来还是放弃了。

    所以说上大学强调你的主观能动性。前两年一定要拓展视野,涉猎课本以外的新知,培养一些兴趣,认识一帮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参加并组织一些活动,不然,你会后悔。

    4.作者语录:学院的后花园,有条长木椅,几乎每天都会挪位置,像行为艺术。有时,一早在花园中央,下午跑到树荫下,黄昏又面朝夕阳。白天,学生上课,花园里只剩下我。

    我的感悟:

    不固定长椅,它在哪里,哪里就有学子的气息。想必孤身一人在花园中也能够尽情享受零距离的自然之美吧。

    特质木牌版“可移动广告”成了牛津这座古城院墙外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想到自己读大学时候学校也会举行社团活动,可惜印成了廉价黑白的传单,四处发放,如果这个社团拉到了赞助才会投资制作海报横幅张贴,那段时间真不知道参加什么活动,就索性报了个舞蹈社团,也没去几次,甚是可惜。

    说明牛津的花园里长椅子不多,应该多安置一些,毕竟很多人就是想在外面读书写作。

    现在新员工入职前都需要进行安全培训,因为我们周围的安全隐患太多了。

    5.作者语录:

    其实,大楼对大学,正如教堂对基督教,天地自然对心灵,没有大楼,大师何处栖息。关键在于,大学的楼不是一般建筑,得像大学,有知识之庄严,人格之崇高。静水流深,思想方有家园。没有学院的塔尖、方庭、礼拜堂,没有绿荫怀抱,没有博德利图书馆(Bodleian),没有阿什莫林(Ashmolean)博物馆,没有植物园,牛津就只能剥掉了衣裳裸奔。近年,中国的大学新楼林立,多半面目雷同且平庸,不见性灵,何谈愉悦。想到它们还要粗陋地立在那里很多年,实在不堪。一所大学,若没有大师,已很遗憾。若连一栋有品位的建筑都没有,那就是罪过了。

    我的感悟:

    1666年伦敦大火,2019年巴黎圣母院大火,我们惋惜的同时,也应该告诉自己,生命短暂,珍惜当下。

    “大学,大师也,非大楼之谓也”。大学中的大楼得像个大学,可供安顿无数的莘莘学子。外在的任何装饰也都只是附属,有大师的大学更有品味和尊严,而牛津正如事。

    6.作者语录:

    夜读。去年开始回母校教书,突然发现读书的定力弱了很多。读不了两小时,已觉疲倦。职业生活的日常,是忙碌、零碎、为了结果疲于奔命,受制于生产流程。天长日久琐细已成定势。一旦回到学校,换了个活法,反而不适。一直渴望有一天可以任性读书,读到天昏地暗。现在真来了,原来自己是半个叶公。

    我的感悟:

    读书读得入了迷像极了看一场电影,动用全身各处的感官,而所占比例很小的人脑消耗着全身20%的能量,这一趟下来甚是爽飒。

    职业生活大多是肤浅型工作的拼接,每天被琐事烦扰,人越来越不愿意静下心来品味文字了。

    读这本牛津笔记,我甚是喜欢,读到了心里,在与作者对话。

    7.作者语录:

    逛旧书店有年,攻略是:先漫游,查看地形,了解各书摊特色,再重点回访。我淘书的兴趣多与中国有关,还有英国新闻史、英国近代史、漫画幽默、老地图。

    我的感悟:

    前段时间在徐州户部山周边逛古玩店和旧书店别有一番风味,只是感觉假货太多,大部分都是仿制品,那么多小商小贩摆着摊子拥挤在巷口,和我一样来这边看热闹的人很多,可是少有人真心来买东西吧?所以我也好奇那这些商贩的生意何在,我看到很多人闲着无事聚众打牌,虽然不反对棋牌等竞技益智项目,但他们懒散的样子只是一种消极表现,不学他们,做好正能量的自己。

    8.作者语录:

    王尔德亲笔题签的诗集,1882年版,题于1885年5月14日,就在牛津。他的签名有拙味,简约,有唯美的形式感,孤芳自赏。一百多年后,想起这位生前声名狼藉的“圣奥斯卡”,莫不印证了他的名言“一个人生命的真实,不是他做过的事情,而是围绕他的传奇”。出生在都柏林,要是活在今天,王尔德一定是粉丝如云的网红,娱乐至死的。他是颓废派的代表,其语录或桥段,多用机巧的悖论。他能写美文,所以不显得做作。比如,“我的缺点就是,我没缺点”,“每次人们赞同我的时候,我觉得自己一定错了”。大学时初读王尔德,中译本的注释从不提他是个同性恋。

    我的感悟:

    王尔德是同性恋,这我还真不知道,不过之前看奇葩说邀请的嘉宾高晓松说过,自己曾经做节目时,主办方要他介绍柴可夫斯基,讲到他的生平是同志的身份,却被要求删掉这段内容。高晓松很淡定的表示,你们要我介绍伟大的柴可夫斯基,我也只是将他的其中的伟大的一部分介绍而已,柴可夫斯基可没有错,是你们错了。

    这不是明摆着告诉亚文化群体们,你们可以做出伟大的成绩,但是你们不能做真实的自己,需要把自己藏在柜子里。

    王尔德也没有错,不过从他的语录中可以体会到他需要拥有很强大的内心去面对周遭的压力。当一个孤芳自赏的诗人,倾吐内心细腻的情感,一点也不做作。

    他说过,一个人生命的真实,不是他做过的事情,而是围绕他的传奇。

    只是他生在那个时代,你看Troye Sivan,成了粉丝疯狂追捧的明星偶像。

    9.作者语录:

    回学院,穿过女王巷。一进巷子,幽静清凉,噪音滤过了。一开春,巷子里紫藤花醒了,攀出院墙。紫的、粉的、黄的,紫藤花小,一串串垂下来,漫漫一片。阳光强烈时,它就婀娜饱满,颤颤的有弹性。光线柔和时,花也迷蒙,有晕色怀抱。太阳落时,暗黄的街灯眨巴亮起,像是戏中布景,在喊夜到了。

    小巷子藏得隐秘。那天,邂逅来自苏州的同胞,几家结伴而行。他们猜我是中国人,派一位女代表来问路。出外旅行,我发现中国男人最蔫,故作矜持,落在后面,问路、打交道,全让女同胞打头,很是阴盛阳衰。陪他们走了一段,我建议他们从女王巷穿过,是个捷径,直接到叹息桥。没走上几十步,可能见巷子冷清,行人稀少,领头的中年女子突然停下说,哦,我们还是走外面大街吧。我笑笑,送他们回走。他们可能是怕中了强盗的埋伏。中国是“低信度社会”,猜疑已成为第一直觉。

    我的感悟:

    多美的紫藤花姑娘,刚醒后慵懒地向你眨巴着眼睛,在幽静清凉的小巷里舒展身姿。我想到自己家附近的公园也有个小花廊,上面盘旋着的也是紫藤,不由地浮想联翩起来。

    作者说阴盛阳衰那可是真的(//∇//),很多大老爷们故作矜持,不好意思搭讪别人生怕被说不够绅士。

    虽然结伴,第一次走在狭窄幽巷里未免会提高警惕,何况这个世道还是防着点坏人为好,大不了尚不了可能错过的美景罢了,整个牛津处处是宝藏,以后熟悉了肯定还会来逛。

    10.作者语录:

    喝到11点,微醺。我让他先回宿舍,自己沿着院墙走一圈。夜有云,风声过耳,只是吟唱。恰有钟声远飘而来,不知是哪个学院。钟声有点破碎,敲在夜幕上,刹时起了褶皱。夜在变厚,路灯黄色的光晕,孤独但温暖。

    我的感悟:

    现代人可不能经常喝酒,容易引发三高以及并发症。还是不喝酒自在,我现在工作聚餐不喝酒,也是因为身体原因血压低不能喝,就索性不喝罢了,总不能逞能后出洋相。

    大学读书时,晚上下自习从图书馆往宿舍走,也会有孤独和寂寞的感觉。所以说,读书人,有些时候很多感觉是相似的,但境遇却各有个的独特。

    11.作者语录:

    正中是院士的书房宿舍,右边是饭堂。忠民的书房在二层。门旁,有株上了年份的紫藤。紫藤,别名藤萝、牛藤,豆科,善攀缘缠绕,干皮、深灰色,但不裂。逢春开花,蝶形花冠,青紫色,花序整齐。当下正是花季。我的植物知识素来不济。趁有闲心,数了数花瓣,枝端有20朵,已开足,远看一丛丛粉绒,饱满得像女孩的胸脯。忠民的书房,足有30平方米,简约。数学家应该是天生的极简主义者,只需大脑。里面那间,窄长,是个书房。也可做卧室。

    我的感悟:

    作者可谓是钟爱紫藤花姑娘了,在之前的日记里也提过,只不过这次的描写更能引入无限遐想,谁还不是在哪个时候会想入非非一点呢?

    不过是比做成女孩,那还不是太丰满,尺寸和饱满还不太一样吧。

    ➡️极简主义者最大的好处就是精力可以用在自己钻研的事情上,选择困难症和没有断舍离都能让你一辈子活在纠结的选择之中,而且还不自知。

    于是,打算给自己的生活断舍离一次,整理以前的旧物件,想想是否能做成个纪念品节省保存的空间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张力奋的《牛津笔记》感悟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kys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