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给小儿子刷牙时,发现他暑假补的牙掉了。之前就是因为他不配合补牙,所以小洞很快发展成了大洞,多亏了奥特曼,他终于愿意躺在手术台上,乖乖完成了补牙。那一次,他也意识到,其实补牙没有那么恐怖。
没有预约,但我还是决定直接去牙科诊所看看,说不定不用等很久。娃儿很顺从,因为他知道补牙并不难受。
果然,不需要等多久,就有医生闲下来。之前给我做治疗、矫正的是院长,最近她大部分时间在另一个分诊所,这次准备给娃儿补牙的是一些我不太熟的医生。
其中一个走过来,立马就让娃儿咬合牙齿。我知道,她们又要开始讲反颌的问题了。反颌,就是俗称的“地包天”,指的是下牙覆盖上牙。我们家这么多亲朋戚友,没有一个如此,偏偏家里最小的这个娃是这种情况。从他萌出上下门牙开始,就其实有这种倾向了。
下牙先长,他喜欢咬东西,经常用下门牙扯着硬物,慢慢的,等到上牙长出时,就看得到牙列不齐了。虽然杜绝了他的行为,而且随着时间,渐渐好转,但是好像又呈现出一种无法完全复原的状态。两岁多打疫苗时,医生跟我熟了,提过一嘴,上次补牙,牙医又跟我提了一次。
这一次,牙医很严肃地说最好做矫治,戴矫正器。她说的我懂,因为上次我就查看了相关资料,但是实在觉得戴着可怜,万一痛呢。所以我让他自己用上牙包裹下嘴唇的方式,想看看能不能有所改善。
这次医生说,他的下巴变长了。反颌是会影响面容的,而且最佳治疗时间就是三四岁。
我不想听,娃儿也有点震惊,不敢多说话,我问他能不能坚持佩戴,他也点头同意。看得我很不忍,这么小的娃儿,却要承受一些不好的事情。医生一直叨叨叨,本来只是来补牙,却搞得这么严重,我只得说等我们考虑好再决定。
再上手术台时,他明显有点害怕了,我告诉他这次仍然只是补牙,并不会戴矫正器。
等他补牙的间隙,我看了各种视频,有很多孩子也戴,虽然过程艰难,但是似乎并没有多大的痛感,不过异物感肯定是很明显的。也有医生建议,轻微的反颌,是可以通过我之前交代娃儿做的咬合调整过来的,也还有建议咬冰棒棍儿,达到恢复正常的效果。
不知道到底是该早治疗,还是先咬棍棍观察观察呢?网上有很多在小时候人为干预(重在坚持)成功的例子,这就让我更迷茫了。
医生说造成反颌的原因除了遗传因素外,多半是饮食习惯不佳。除了小时候拉扯下牙外,娃儿经常躺着喝牛奶,这应该是主要原因。一想到是自己的无知与不尽心造成如今的伤害,就万分愧疚。
愧疚到,他偷偷摸摸吃我晾在外面的冰淇淋时,我只剩下哭笑不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