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进行了备课组长会,有三位老师进行了分享,分别是文青汇报的数学组小老师,严敏汇报的与创新实验学校开展区教研中的感受和樊静老师分享的指导学生学习的小窍门。
每一位老师的分享主题不同,但是都流露了她们的真情实意。文青对艾瑞德蓝皮书自然生长课堂的理念熟记于心,并和四年级数学组开展了新的尝试,让学生做小老师,备一节课,一开始老师也没有寄希望学生能真的上一节课,但实践之后,发现学生不仅备出了一个主题,而且备出了一节完整的40分钟课程。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扮演的角色,是在小老师无法解决某些问题时,教师站出来,帮助同学解答。真正让学生成为了课堂上的主体和主人。
学生在此活动中获得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是难以用言语来描述的,他们从内在生发出了自信。说不定哪一天艾瑞德还会出现学生上的公开课。
严敏分享了高新区教研共同体的教研活动。艾瑞德与创新实验学校进行单元备课的教学活动,每个学校分享一节课,在这个活动中,艾瑞德与其他学校最大的区别是,艾瑞德是一个整体,所有的老师共同帮助两名老师,说课,备课,赛课,而其他学校更多的是单打独斗。在艾瑞德的集体中,教师的归属感、认同感会更强,成长更快,因为我们知道利他就是利己。
樊静老师分享了一个视频,是在晚自习时,学生学习的一个片段,教师利用抢位置的游戏,布置任务,先完成的同学,可以优先选择教室的座位。其宗旨是教师利用各种激励措施,让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除此以外,樊静老师还针对即将到来的复习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在复习初期,可以按照学生的程度进行分组,因材施教,走得快的学生可以强强联合,挑战更高难度的学习任务,走的中等的学生可以按照教学计划一步步来,夯实基础,走得慢的学生则会得到老师的专门辅导,真正的做到了因材施教。
而我也思考了一下这个方法在科学课上的可行性,分析后发现,对学生分层相对比较简单,根据平时的作业情况,上课情况进行分组,但如果6个班一起进行的话,老师的工作量会成倍增加,因此我想到了一个想法——试点。先找一个班级进行试点,如果学生在分层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为,和最近发展区,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任务的完成都会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关键还是要让想法落地,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空想的阶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