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09
所谓耐得住寂寞,就是在不受关注,也没有看到成果的时候,能够不受外力推动,自发地坚守自己的选择。
一个宝宝呱呱坠地,以新生命角色为大家带来希望,出于本能的爱心、保护欲和对新生命的敬畏,一个家庭会从婴儿到小孩对之加以万千宠爱。
从婴儿时期开始让宝宝出席各大场合,父母把心肝宝贝交给成人们抱和逗、喂食物、买玩具、为之办宴会……有时候宝宝只想好好睡个觉,外面发生的事让他得不到足够的休息,便大哭起来。这时大人们幡然醒悟!“哦,宝宝困了,让他在BB车里先睡会,你们讲话小声点吧。”“不好意思,我千金困了,我要带她回家睡觉,下次再聚。”瞩目好像是宝宝从出生开始就必须体验的事,不过,他们并不明白究竟在发生什么事,长大后也不会有这段记忆,享受这个过程的似乎只有大人们。大人们默契地见步行步,视宝宝表现出来的反抗行为来做关键性决定,比如哭,又比如吃不下饭,这时就顺从一下宝宝,允许他暂时淡出一下大人的世界,可别让他继续不舒服。
好在好在,这段时光宝宝并不经事,过目即忘,不会对他的思维模式造成影响。
到懂事的年纪,孩子开始在家长的引导下做打造个人品牌的事,小到在班里成绩要好,兴趣班要比隔壁老王家报得多,乐器舞蹈要为考级做准备,武装客观知识;大到待人接物要察言觉色,不许像隔壁小明那么淘气,凡事得听大人话,管理主观行为。有严苛型的教育,不乖的话,打屁股、恶语相待,训斥到听话为止;也有宠爱型的,从小开始配备名牌、保姆、名师、优质平台,甚至自己用功把孩子的功课学起来以亲自传授,负责任的父母,好像都在争取在力所能及范围内给予孩子最好的成长环境配置。
每个家长内心都多多少少有声音在叹息,我们都好难做,不知道怎样去爱一个孩子。左右不是岸,对他严厉其实也心疼,对他溺爱又怕宠坏。没忍住发了脾气,又小心翼翼地哄回来,毕竟是掌心肉啊。
家长深深明白,孩子赢在起跑线,会产生积极的结果,并用这个结果激励孩子,比方说,现在用功,以后生活就会相当精彩。孩子也把家长的期望深深映在脑海里,这种期望转化为任务,当达不成会害怕、会怀疑自己。与此同时,家长也会感到遗憾,自然流露出责备性的言论,被孩子选择性地记在心里。
然而,有人想过如果顺其自然、不敦促孩子了,孩子还会在原地坚持吗?
我一直认为当今社会缺少寂寞教育,过分强化了外力帮助,对人的主观能动性塑造空间收到极窄。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的独立个体,父母和孩子不过是经历人生的时长之区别,父母不可能百分百了解孩子的心意,却总在充当孩子的“腿”,争取帮他走出完美的人生开端。当放手,孩子的腿本来也会走,但是因为惯性的帮扶,这双腿麻了,可能干脆坐下来不动了。
窃以为,如果人习惯在外界期望推动下完成事情,当外界突然对他给予零刺激和零反应,又或者外界突然给予负面反应,比如说责怪他的做法,他的表现会大为倒退,甚至容易走歪路。孩子习惯性地争取满足期待,习惯性地怀疑不符合期待时的自己,多次事与愿违后,可能干脆放弃或者叛逆。
正所谓物极必反,从小受太多家长辈的关注,以及学校里的结果导向型教育,会容易让孩子在不受监管的时候放飞自我。社会总是表扬优秀的人,所以理所当然人要争取表面的“优秀”,获奖、拿证、升职,精致利己主义地按时间四象限把事情分好主次顺序,成功几率小的先不掺和。假如这次没有表扬我了,真的不公平,没人赏识极为失望,干脆不取悦他们了,越叫越走、左耳入右耳出。斗气好像有点酷,那只是保护色,而事实上只有本人感受到炽热的迷茫感,一直在别人的推动下做决定,究竟怎么样做自己其实都还没想清楚。
举简单的例子,一个宝贝的妈妈承诺他每次喊了叔叔阿姨,有礼貌了,就奖励他吃雪糕,那么假如有一天没有雪糕了,宝宝就会怀疑是不是这个叔叔阿姨不值得我尊重。如果宝宝一开始就没有妈妈在强逼引导,可是自行选择耳濡目染地,听到爸爸妈妈总是面带笑脸、礼貌地称呼一位幼儿园校巴司机:“张师傅,多谢你对我们儿子这么照顾!”这个宝宝如果有一天也主动喊了“张师傅”,那就说明他领悟到了叫人这种礼节的意义,并会主动应用到其他方面待人接物。
学习和工作都像长跑,如果自身不明确跑下去的意义,没有自我驱动力,那么即使在开头支持者费多大的力气助跑,主人公也会因为半路上的诸多阻碍,而到达不了想去的终点。
学钢琴弹一首贝多芬“献给爱丽丝”可以被逼出来,而自主作曲在公共场所大方演奏却一定是因为有一个意义被演奏者作为信仰。做实验做出一串有效数据可以被导师催出来,而发现并影响科学界的现象却一定是因为这位科研人士明确想为社会做出贡献。比赛拿了个奖可以因为奖励吸引,要把这个比赛结果转化为生产力真的是出于个人的价值取向。
日复一日的苦练,没日没夜的研究,苦心孤诣的团建,总会经历一段漫长的寂寞期,浮躁的自己同淡定的自己战斗,心情起伏不定。
如果一个人经历不起寂寞,那么别人拉大队离开,他也就会想要一起走。别人说这个好难达成的,干脆随意吧,你就会觉得自己可能在做白费心思的事;别人说你的老公不买钻戒可能一点都不爱你,你就会觉得可能需要和他吵一架;做事偶尔不见起色,就会有想放弃的冲动。
成功达到一个目标有两个因素,努力和运气。如果成功了,别人会夸赞努力超群,却容易略过运气也占一半这个事实。如果失败了,别人又常评价弄来弄去都只是这个样子,容易忽视运气倒霉也是一个因素。因为这样而追逐结果成功,抵触失败,实在是对自己走过来的整个过程的不负责任。其实走过来的路,本身就是一笔财富。
其实打心里想,自己经历的一切不是本就心里有数吗?信念不一定是客观正确的,但一定能让你感到正能量。左听一句、右听一句,轨道就变了,左右摇摆,动力也泄了,最后承受这个不安结果的是谁?是自己。
即使我做的一切好像改变不了身外的一切,我也明确我能从这件事上改变到自己,耐住这份寂寞,从毫无现象的量变,日渐靠近全面爆发的质变。
人从懂事开始就在不断地塑造三观和信念。每个人从孩子时期开始,都应该有足够的个人空间,自行领悟人生的高低起伏,不受干扰地调整自己的做法。有一些空白期,承受过平平无奇,也承担到高峰谷底,忍耐这份寂寞,一点点扛起自己的人生,通过亲身阅历去明白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那么大家都去玩的时候,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需要沉淀情绪,好好干活。别人忙的时候,我觉得有必要的话就出去放松下。总而言之,我做我觉得有必要的,而且我相信自己的选择,完全不需要被外界干预自己的节奏。
长大了,听到催婚、劝考某岗位、各种缺乏同理心的苦口婆心,也就都是小儿科,听一下笑一下表达礼貌,却并不需要苟同。
如果多点人可以做到选择是出于自己的信念,那就少点人去责怪别人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和财产。“我爸妈把我许配到他家,现在日子根本不是我想要的。”“当时大家都说这个赚钱,我就买了这个,结果亏了,坑我坑惨了。”“这个工作虽然人尽皆知稳定,但是我做得好气哦,总是要拍马屁。”
主观能动,就是宝宝要在外界干预空白的情况下,自行体会、自行说服自己做一件事的意义。寂寞教育,是在认同结果给一个人带来的积极影响时,也强调个人适应成长的寂寞过程中难免经历的波折。而不是过分强调结果好有多么重要,动辄使人以为成功很普遍,不成功就是异类,或者让人觉得一定要成功,功利地刷票刷成果。给予孩子自由把握的空间,就像学游泳,让孩子去感受、承受无助时的本能反应,自己挣扎向上;也像马拉松,一旦开始便一直跑下去,即使周围没有观众监督。
人从0岁走到100岁,一直都在成长,经历的寂寞数不胜数。每个人都是做出选择的主体,他自己同时也是承担结果的载体。没人认同不是一件坏事,关键在于认同自己,并为此负责。愿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