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换一个角度来写这本书的感受。
书中,有一个虚拟人物,叫哈特费尔德,村上春树说,因为经过美国作家哈特费尔德的指点,他写的内容,都会有一种距离感,这种距离感,你用尺子量不到,只能凭自己把握。
他说,文笔中不喜欢写感情,因为写感情,总会有纠葛,缠绵,这些缠绕,写出来没多大含义,他也不写家庭,不写家庭,就不会有爱情产生。
于是他选择了,写有距离感的内容。
为什么他会开始写小说呢?
他家就挨着那个啥棒球场,还是什么球场,有一天闲来无事,想打发时间,刚好他喜欢的球队赢球了,他脑子里突然有个念头一闪,写小说。
当时写的时候,几乎没有算计怎么去写,不曾有总体构思什么,反正想写什么些什么,一路写下来。
他这个状态,和我目前,有些相似,看看书,写写字,先记录下来,说不定哪天,就成小说了。
他在序言部分,反复强调一句话,大概意思是: 直言不讳的表达,就像钻进一个黑洞,经常这样表达的话,会伤人。
不记得上次听谁说来着,直言不讳,也是成人年的一种表达方式。
其实,这本书,我昨天中午刷完了,说真话,看完以后,感觉他说了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说,为什么会造成这种错觉呢?
因为,小说中,用大量对话打破叙述结构,时间线跳脱,将虚拟和现实混淆,用一个概念来链接前后文的行为方式,确实很前卫。但是大脑记不住。
大脑只能记住那些逻辑性强的内容,像这种太跳脱的内容,没逻辑,大脑很难记住。
他的书,似乎在表达一种孤独感,主角都会有一种超然的处世态度。一切已逝去,惘然,鼠,杰,我,睡过的三个女人,四指女孩,电台点歌的人。
“一切都将一起杳然,任何人都无法将其捕获,我们便是这样活着。”
今天中午,拿出来,再翻一遍,文字依旧淡淡的,有种清风的感觉。我觉得挺切合朴树的《且听风吟》;青春它淡淡的,恬静,无聊,孤寂,又有所期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