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王陵墓共发现两处﹐一处在灵寿故城以西2公里处﹐东西并列两座大墓﹐西侧的一号墓已经发掘﹐可以确认是中山王□的墓。另一处在城内西北部﹐南北错列3座大墓﹐已发掘的六号墓在最南端﹐墓主人未能确定。一号墓和六号墓的上部都有夯筑的高大封土﹐其上再建“享堂”。一号墓的封土和享堂保存较好﹐封土东西宽92米﹐南北长110米﹐高约15米﹐自下而上成三级台阶状﹐第1级的内侧有宽1米许的砾石散水﹐第2级有壁柱和柱础等遗迹﹐顶部的第3层则有叠压成鱼鳞状的瓦片堆积﹐可复原为一座周绕回廊﹑上覆瓦顶的三层台榭式建筑。两墓附近还有陪葬墓和车马坑。一号墓封土范围之内﹐东西两侧各有陪葬墓2座﹐封土南面有对称的两座长方形车马坑﹐并有船坑和杂殉坑各1。六号墓的陪葬坑是东侧2座﹐西侧1座﹐南面也有两座对称的长方形坑﹐可能也是车马坑。根据两处墓地的布局﹐结合一号墓椁室出土的中山王陵兆域图铜版及辉县固围村魏国墓地的资料﹐可以对战国时期王陵的形制和规模有较多的了解。
中山王墓(5张)
一号墓与二号墓都建有高大的封土台,其中一号墓就是中山国王的陵墓,其封土南北长110米,东西宽92米,高15米,形成三级台阶状,台上建有回廊和厅堂三层建筑。王陵墓室结构平面为长方形,中央为方形椁室,南北为两条墓道,其中一号墓的椁室用厚约2米的石块砌成,椁室内约有四层套棺。 二号墓为哀后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