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1年,南宋王朝和金廷议和,达成和议。宋廷每年向金廷纳贡白银25万两,绢25万匹;金宋以黄河与长江之间的淮水(今河南、湖北境内)为界。
宋金议和后,金廷享有长期稳定的茶叶供应,既满足其所新征服的疆域内汉人的需要,也满足自己的需要——金人也早已喝茶成瘾。
到了13世纪,茶叶采购已经成为金国朝廷极大的开支负担。
1206年,枢密院的文书记载:今人无论品阶高下,悉爱茶饮,而以耕农为甚。市面茶铺星列,商人旅者纷纷以丝绢易茶。每年茶叶采购开支已逾100万贯(合10亿文,1贯为1000文,或9¾磅铜)。当时,金廷的岁入约1500万贯,茶叶采买的开支占用其收入的百分之七。章宗不得不下令,只有品秩在七品以上的官员才能饮茶卖茶,或者馈赠、收受茶叶。
1214年6月,另一支来自北方的游牧劲旅——蒙古族开始策马南下,牧马长城内外,很快就掠夺了金朝的大片土地,并将其中央朝廷逐出燕京。金廷失去了燕蓟[jì]的大片耕地,又背负着沉重的军事开支。很快陷入了严重的财政危机。
然而,民不可一日无茶。
1223年,枢密院发现老百姓对官府的禁茶文告经常视若罔闻,不得不再次发布文告重申禁茶:只有王子、公主、金汉五品以上官员才能享用茶饮。违反此法令者,判罚五年劳役;向官府通风报信有1,000万文重赏。可是,似乎没人理会。
1234年,彪悍的蒙古军席卷而来,将金兵扫尽了历史的故纸堆。
1276年,蒙古军队攻占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但显然没有给城市带来巨大破坏。随后来到杭州的马可·波罗,将这座城市称之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人间天堂”。然而,据称在中国呆了17年之久的马可·波罗在他的《行记》中却没有任何有关茶、长城、汉字、女子缠足、用鱼鹰捕鱼、木板印刷、筷子等中国常见的事物,只言片语的记载。
有学者质疑,马可·波罗是否真的来过中国。他们认为,马可·波罗的《行记》就是他的雇佣文人捏造,外加波斯商人的道听途说以及当时一些记述拼凑而成。
也有学者坚定认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只是无意描述细节,因为这些细节在欧洲无人理解,无人欣赏。马可·波罗没有注意到中国盛行喝茶,但当时的中国学者却注意到了域外没有茶的事实。
1225年,泉州市舶司提举赵汝适通过向中国和阿拉伯商人多方询问,著有《诸蕃志》,记载的番国包括今伊拉克境内的勿斯离(Mosul)等,记载的域外物产有乳香、苏枋木、翠鸟羽毛等。
南宋末年,吴自牧记载了当时都城临安普通人家的生活状况:“盖人家每日不可缺者,柴米油盐酱醋茶。或稍丰厚者,下饭羹汤,尤不可无。”这时,腊茶和斗茶的风尚已渐渐消退,而散茶因其采制方便、价格低廉而成为寻常人家的生活必需。
绍兴(今浙江境内)日铸寺的僧侣们栽种的日铸茶是当时绿茶上品,颇受普通老百姓的喜爱。越人因此争相仿制,在普通茶叶中加入麝香,冒充日铸茶出售。
1313年,王祯著《农书》付梓,书中提到“茗茶”、“末茶(草茶和散茶)”和“腊茶”(即唐时团茶,饼茶)三种,腊茶最贵,惟充贡茶,民间罕见之。
1391年,腊茶以其过于占用民力而被禁绝,退出了茶饮的舞台。
在宋朝,既有昂贵的腊茶,又有热闹的斗茶竞技,饮茶对于当时的文官和文人来说,是非常雅致的风尚。然而,帝国的边陲却一直面临着游牧民族契丹、女真和蒙古的威胁。
茶中的咖啡因作为微弱而又持续的、以弱搏强的利器,形成了无数令人怯步而又得以不断延伸的茶马商道,以此奠定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基石。
-END-
欢迎关注 饮哲红茶经 微信公众号 SH-YinZh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