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是绝大多数人爱读的,人类爱听故事是天性。更主要是读小说消遣的成分大,阅读没有心里压力。
但作为一个写作者来说,我们绝不可以只是了解,满足于读过,仅仅知道里面的几个人物。我们要立足于去理解更多,理解的越多收获的就越多。
不妨练一练手,按照《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关于小说的阅读方法,简单说一说莫泊桑的《羊脂球》。

这篇小说的大意是这样的:一位被称作做羊脂球的妓女,在逃离被普鲁士占领的鲁昂途中,用自己的食物资助同行的三对贵族夫妇和两个修女,在被接纳的假象中,她又被他们劝说,牺牲自己的尊严,用身体满足扣留他们的普鲁士军官,使他们得以脱身,却被他们鄙视、唾骂的故事。
在我看来,抛去前面描写背景的文字,这篇小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路途中,其他人没有准备食物,当饥饿占领他们心智的时候,羊脂球无私的与他们分享,使他们对她的态度发了生转变。
第二阶段是在托特镇的时候,普鲁士军官扣留了他们,放行的条件是让羊脂球陪他睡觉。车上的那些人开始花言巧语劝她做出牺牲,她最终屈服了。
第三个阶段是放行之后的马车上,她遭到孤立,分发食物时,没有人想起她,她又被他们嫌弃和唾骂。
剧情婉转曲折,第一阶段的扬,仿佛羊脂球已被他们接纳,到第二阶段的抑,同车的贵族、富人、革命党人、神职人员,都表现出虚伪、肮脏的一面,千方百计劝说羊脂球做出牺牲。第三阶段,剧情一下挫的让人难受,她又被唾弃。当然无论她做什么样的牺牲,她都不会被这些所谓的上层人所接受。黑夜的《马赛曲》并没有带来光明,羊脂球迎着风哭泣。
纵观整篇小说,相比于那些贵族、那些所谓的斗士,羊脂球表现的要更加勇敢,也比他们更有骨气,显出高尚和干净。
相反,所谓的成功商人鸟先生,是个投机取巧的奸商。贵族拉马东,是个吃软饭的家伙,他的太太是鲁昂驻军的“慰问品”。而那个布雷尔伯爵,不过是仗着家族余阴,他们家族显赫的原因是亨利四世让家族中一位妇人怀了孕。至于那两位修女,完全和骗子无异。
这样的对比在整篇文章中还有很多。比如:法国军队战败前与战败后的情形、法国军队与普鲁士军队对待民众的态度、民众对本国军队、侵略者者的态度、以及同车人、羊脂球对待侵略者的态度、羊脂球分享食物与他们不愿意给羊脂球食物的情形等,前后反差、阶层与行为的反差、相似情形不同结局的反差等,让读者印象深刻。

随着剧情的推进,羊脂球越来越为大家所认同,所喜欢,但却被剧中人物排斥和唾弃,这种小说中与小说外的反差,极大的调动起了读者的情绪。他们自然为她愤愤不平,也自然开始痛恨、并咒骂那些虚伪的人,那些满嘴道义和虚假爱国、鼓动别人牺牲、自己得利的人。
能够调动起读者强烈的情绪,引起共鸣,这篇作品就成功了。
《羊脂球》是莫泊桑的代表作,也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对于阅读技巧还很生涩的我来说,暂时只能说这么多。
但期待大家有更深的体悟,并给予指教,将不胜荣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