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考时,随手翻开了一本散文集《孤独是生命的礼物》。封面密密写着白先勇、余光中、林清玄等著名作家。其实单单是书名,已经足够让我心驰神往,这几位作家的名字,更是勾起了我细细品读的欲望。
《眼前的轮回》《黑夜,一盏一盏的灯》《罗兰的笑语》连着读了几篇,心,如沸水充起的茶叶又迅速沉淀了下来。作者敏锐的观察,细腻的心思,引发对人生种种喟叹感慨,让我犹如一位老年人深深呼了一口气,恍然过了几十个春秋。想起了年少的自己,那时十分爱书,尤其是爱名家的作品。我干干净净的小脑袋瓜无批判的,全盘吸收着,然后就成了那时自己的思想。现在看来不过为赋新词强说愁而已。那时总爱思考什么是公平正义,什么是责任,幸福,人生等等命题。也是那时,坚信某些作家写的那样,要出去走走,要多看看,要多经历一些挫折,要让自己得到磨练的人生才是值得过的。因而鄙视一切的家庭妇女,市井儿女,一眼望到头的日子,总觉得自己可以是很高雅的,脱俗的。走在校园里,你能一眼认出我:搂着几本书,倔强,眼光忧郁而清冷的。一定是我。可是如果还能回到年少,我还愿意如此吗?
继续翻阅手中的书,情绪开始变得烦躁不安。安心读书的状态,早不复存在。这些我眼中的名家大家,此时此刻我只觉得他们絮絮叨叨。是我的品位降低了吗?我是有点后悔?厌恶?还是憎恨他们?或者我更应该针对自己,我让他们占领了我的头脑还自鸣得意。听他们讲着陈年旧事,听他们说着生活琐事,听他们说着自己认为的好或者不好,可是这一切跟我又有什么关系呢?经过了时间的修理,生活的捶打,我似乎越来越安于甚至享受平淡平凡的生活。热饭热汤,儿女健康平安,住有所居,菜市场里,锅碗瓢勺中,是热腾腾的生活。没见过风浪,没经过挫折又怎样,这又是何等幸运?
念及此,我和书放下,起身拍醒熟睡的同学,想想家里的幼儿,还有渴盼已久的假期。我是谁?我要什么?我要投入这火热的生活。可是,总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原来曾刻在生命里的东西总是难以消除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