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名刹、古庙,在特别的节日里,总是人山人海,人头攒动,香火鼎盛,信众们焚香拜佛特别的虔诚,争抢“头注香”。
世间多少香火客,只求如意不求悟。
人们到寺庙焚香祈福,心里想的大多是求财、求官、求子、求色,祈求佛菩萨保佑,实现自己内心对名利的执着,或是好的来世,能登极乐世界的贪求,有多少虔诚的“心香”是瞻仰、体会深邃的佛学思想,与佛法经书相一致,感恩佛祖慈悲、智慧的开示,使自己得到觉悟和解脱。
缘起缘灭,如同奔流不息的江河,从雪域高原奔流入海,再从海洋升腾到冰山雪原,以雨、雪、冰、霜、雾,不停地运动,变化,轮回,这一片刻的真实,下一片刻就改变、消失,宇宙万物相互缘起生长,无论万物如何变化,终会回归根本,回归其本真,大空涅槃的空境。
能将景像永存,因为我们有记忆力,能心想事成,因为我们有能力,能梦想成真,因为我们有创造力,这是一个起心动念,如雾如电的过程,之所以真实,因为曾经拥有,之所以空性,因为终将失去。
烧香、吃斋、念佛、诵经、梵呗、持戒、打坐,是修行的形式,以行制性,以律制心,而“开悟”,则是证得事物真理真相的终极法门,必须参透佛法经书并与现实相结合,在生活中得到证悟、觉悟,就好像现实社会生活中不断完善好的法规和制度,是一个悟道、觉悟,由心生律,以性施行的过程。
明白事物发展的因果规律,自由自在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又自然而然的不会违背道德、法律和良知,这样的没有束缚而顺其自然的外在和内求才是涅槃境界。
处处可修行,事事皆可悟,出家人在修行中悟道,凡夫俗子在生活中觉悟。
耶稣觉悟说忏悔,懂耻而不恶,孔子觉悟说修身,知止而不怠,释迦觉悟说修心,明心而不愚,老子觉悟说无为,清静而不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