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十四、烧香拜佛,是为了放下,还是为了获得

十四、烧香拜佛,是为了放下,还是为了获得

作者: 惠沙金城 | 来源:发表于2022-06-09 16:14 被阅读0次

很多的古寺、名刹,人头攒动,香火鼎盛,信众们烧香、拜佛、祈福,特别的虔诚,争抢“头注香”。

世间多少香火客,只求如意不求悟。

人们到寺庙烧香拜佛,心里想的大多是求财、求官、求子、求色,祈求佛菩萨保佑,实现自己心里的执着,有多少虔诚的“心香”是瞻仰、体会深邃的佛学思想,感恩佛祖慈悲、智慧的开示,使自己得到觉悟和解脱。

缘起缘灭,如同奔流不息的江河,从雪域高原奔流入海,再从海洋升腾到冰山雪原,以雨雪冰霜雾,不停地运转,变化,轮回,这一片刻的现实,也许不久就会改变、消失,宇宙万物相互缘起生长,无论如何变化,终究回归根本,回归本真,大空涅槃的空境。

能将景像永存,因为我们有记忆力。

能心想事成,因为我们有能力。

能梦想成真,因为我们有创造力。

这是一个起心动念,如幻如电的过程,之所以真实,因为曾经拥有,之所以性空,因为终将失去。

烧香、念佛、吃斋、打坐、诵经、梵呗、持戒、禅定,是修行的形式,以行制性,以律制心,而“开悟”,则是参透佛法经书,并与现实相结合,在生活中证得事物的真理真相后,得到证悟、觉悟,就好像现实社会生活中不断完善好的法规和制度,是一个由心生律,以律施行的过程。

明白事物发展的因果规律,缘起性空的法则,身心自由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又自然而然的不会违背道德法律和公序良俗,这样的没有束缚而顺其自然的外在和内求才是大空涅槃境界。

处处可修行,事事皆可悟,出家人在清静修行中悟道,凡夫俗子在喧嚣红尘中觉悟。

耶稣觉悟说忏悔,懂耻而不恶。孔子觉悟说修身,知止而不怠。释迦觉悟说修心,明心而不愚。老子觉悟说无为,清静而不私。

相关文章

  • 十四、烧香拜佛,是为了放下,还是为了获得

    很多的古寺、名刹,人头攒动,香火鼎盛,信众们烧香、拜佛、祈福,特别的虔诚,争抢“头注香”。 世间多少香火客,只求如...

  • 学习的本质

    成人的学习不是为了获得更多知识,是为了放下以往的知见知障。 学习不是为了变得全知全能,是让你不再害...

  • 焚香拜佛,是为了获得?还是为了解脱?

    很多的名刹、古庙,在特别的节日里,总是人山人海,人头攒动,香火鼎盛,信众们焚香拜佛特别的虔诚,争抢“头注香”。 世...

  • 微马

    跑步不是为了战胜别人,而是为了战胜自己。 跑步不是为了获得奖品,而是为了获得健康。 跑步不是为了炫耀自己,而是为了...

  • 拿起是为了放下

    每个人一生都会遇到许多人,有的人就像一颗小石子投掷在湖面,只泛起片片涟漪,转瞬即逝。而有的人却有如一艘巨轮,掀起滔...

  • 放下是为了释怀,拿起是为了生活

    生活中,我们都难免会遇到些不如意的事,平时脾气又暴躁,加上当下环境使人压抑、焦虑,往往会因一时冲动而酿成悲剧。 而...

  • 基于写作,写的目的是什么

    基于写作,写的目的是什么?我觉得这是我需要思考的问题。是为了获得阅读量?是为了赚钱?还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

  • 『中篇小说』《心路》第三章

    清晨,我很早就起床了,不是为了赶稿,而是为了参与世俗的活动——烧香拜佛——无聊。 亮绸村每年的习俗基本都与佛有关。...

  • 无标题文章

    行不是为了放下, 而是为了懂得替换。 放下是为了替换, 用一种快乐代替另一种快乐; 舍弃是为了承担, 用无尽慈爱去...

  • 宝丹:听彦彦老师读《庄子》人间世第一二三四集

    001 不当泥菩萨 放下自我证明之心,保持纯粹的心念,时刻觉察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他人,是否有所期待,还是坦坦荡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十四、烧香拜佛,是为了放下,还是为了获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pvh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