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生问题杂货铺
流浪地球:吴京这样的中国式父亲,为什么会培养出恨父母的孩子?

流浪地球:吴京这样的中国式父亲,为什么会培养出恨父母的孩子?

作者: 秀平心理芳疗 | 来源:发表于2019-02-13 22:29 被阅读73次

    原创: 陪宝宝写日记

    过年少不了的就是带孩子看贺岁片了,在今年的新片里,口碑和争议最大的就属《流浪地球》这个电影了。



    带着孩子去看的时候,我一开始害怕这种科幻类的灾难片孩子接受不了它的剧情,但基于网上的口碑宣传还是决定带孩子去看,后来我发现完全不必有这种担忧,孩子所能承受的东西,远比我们所想象得强得多。

    且不去评论这个片子里面的剧情是否符合科学常识(因为我本身对于这方面就没有概念),我倒是从这部电影里看出了关于不少关于亲子关系和教育孩子的体会。




    现实中有太多“刘培强”

    电影里吴京饰演的刘培强是一名航天员,为了执行任务十几年如一日地待在太空基站里。时间和空间造成了他和儿子之间的隔阂,再加上为了让健康的姥爷照顾幼小的刘启,刘培强不得不放弃得了绝症的妻子的治疗,给姥爷争取去地下城陪刘启的机会,这给幼小的刘启埋下了憎恨父亲的种子。



    再加上十几年不在一起,彼此间早就已经少了许多亲情,多了许多陌生。所以对刘启来说,父亲就是一个有着血缘关系的陌生人。

    基于这种工作性质,刘培强是无奈的,然而在孩子的生命中角色的缺失却也是不争的事实。现实中很多父亲也如刘培强一样,说高尚一点是为了理想或者信念,说得俗一点是为了赚钱、为了生存不得不离开亲人。



    有的人认为自己也很伟大,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离开家,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教育孩子是女人和老人的事,男人就是为了赚钱而生的。

    最近几年网络上流行一个词,叫“丧偶式育儿”,在网上搜这个词条,出来的解释是:这是一个精准狠毒的新词,意指家庭教育中一方(多指父亲)的缺失。

    比如父母中的一方长期外出,或者父母均在子女身边,但是缺少其中一方的情感支持(如早出晚归、子女很难见面、无语言交流等)。



    而“丧偶式育儿”引发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孩子容易患上“父爱缺乏综合症”。 所谓的“缺乏父爱综合症”是由于父爱缺失,也即因父母离异、父亲长年不在家或者固然在家中但是极少关注孩子,致使他缺乏父爱而带来的一种分离性焦虑。

    经儿童专家研究结果显示,这种分离性焦虑的表现多种多样,轻度的表现为胆小、焦虑等情绪性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出心悸、头晕,甚至昏厥等生理性症状。


    从小缺乏父爱的女孩,长大后会怎么样

    在知乎上有个问题:童年缺乏父亲的孩子会有什么样的表现?下面有个答案让人看了异常心疼:


    没有父亲,缺少了很多只能像父亲这类角色言传身教的经验,比如谈恋爱,比如闯社会找工作,比如如何收获男人的友情。又比如,当我软弱无力的时候,需要的是父亲的强烈斥责当头棒喝,需要有人给我勇气让我有一往无前的动力。

    然而这些统统都没有,这是我成长到现在的憾事,想想以后不能像别人一样陪着父亲老去那更是一种无言的悲伤。



    心理学上认为:人终其一生都在修复自己的童年,童年后缺什么,长大后就会寻找什么。那些在幼年缺乏父爱的姑娘,长大后就会在亲密关系中去弥补这份缺失。

    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某些女孩:被人评价“轻佻不自重”,遇到一个男人对她好,给点物质、花言巧语几句跟着别人就走了……然而,人们有去探究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吗?

    其实,那是因为她没有稳定的人格内核,她的童年没有品尝过无条件、专注的爱。一个男人为她花点钱,,就会让她觉得“从来没人对我这么好,这么在乎我,无以为报”,所以,愿意付出一切来留住这段关系。




    从小缺乏父爱的男孩
    承担不起照顾家庭的勇气

    对于缺乏父爱的男孩, 德、日两国的儿童心理疾病治疗专家联合对两国3000多名少年儿童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缺乏父爱的年龄越小,越容易患上“父爱缺乏综合症”。而且此症对于男孩的影响更严重,男孩患此症是女孩的1倍。

    患上“父爱缺乏综合症”的男孩,可能会有过分怕羞、不求上进、不爱集体、厌恶交友等表现。

    前几年,在全国发行量非常大的《新周刊》推出了一个专题引起了读者的极大震撼:“男人没了!”文章沉痛宣告:中国男人的整体形象越来越不堪,传统意义上坚忍、果敢、充满责任感的男子汉形象正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生活中正被越来越多的“奶嘴男”“猥琐男”“家暴男”所包围。



    这样的说法对男人来说也许并不是很公平,然而这个社会越来越多的婆媳关系不合、隔代教育的纠纷,其实都跟这个家庭中的男人有着不可分割的责任。一个从小没有父爱熏陶的男孩,容易长成缺乏主见的男人,即使结了婚,在面对婆媳不和的局面,也会束手无策,任由她们争吵。

    男孩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以父亲为首的男性榜样的支持,母亲不管多么疼爱他、关心他,也始终无法替代父亲的角色,从小到长大成人,男孩都需要与那些心智健康的成年男人生活在一起。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需要不同年龄阶段的男性来引领自己的成长,包括他的爷爷、外公、父亲、兄长、叔叔、舅舅等等。



    如果这种需求得到满足,他身上的男性特质就会像长在树干上的叶子一样尽情舒展,他就会表现出足够的责任感、忍耐力和承受力。


    父亲如何才能不造成
    在孩子生命中的角色缺失

    哲学家黑格尔说:“真正的选择是两难选择,选择A,充满人性,但必定伤害B;选择B,也充满人性,但也必定伤害A。你即使两者都想选,但只能二选一。”

    然而,幸运的是,我们作为父母在工作和孩子之间并不是只能选择A或者B,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就可以两者兼顾。作为父亲,如何做才能不造成孩子的角色缺失呢?




    01
    每天固定时间跟孩子相处

    很多父母说没时间陪孩子,可是却一回家就拿着手机刷朋友圈,美其名曰忙碌了一天要放松心情,可是即便是父亲们白天工作比较忙,但下班之后也应该将尽可能的休闲时间分给孩子一部分,工作永远是忙不完的,但孩子每天成长的脚步却是无法等待的。

    作为父亲,每天应该至少拿出3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和孩子相处,这也是父子之间实现亲子互动的前提。当然,陪孩子的应该是有质量的时间,不能与孩子呆在一起却心不在焉,父亲们应该多关注和参与孩子的各种活动,或是给孩子讲个故事,通过这些相处做孩子的朋友,让孩子感受到父爱。




    02
    给予孩子足够的情感关怀

    在很多中国人的心目中,父亲的形象似乎遥远而又模糊:不是太严肃甚至有点近乎严厉,就是离子女的距离太远。

    一家青少年杂志两年前在中学生中搞过一个调查,在谈到和父亲的关系时,只有30%的孩子承认和父亲关系融洽,40%则认为父亲太严厉,难以亲近,而60%则经常感觉不到父爱,因为父亲太忙,总是不在家。

    父亲对孩子的爱应该让孩子感觉到,对孩子情感表达的越多,越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父亲不仅要爱孩子,还要善于表达爱。



    当然,爱的表达可以是口头语言上的,如:“宝贝,爸爸爱你!”“我爱你,儿子(女儿)!”或是委婉的表达:“爸爸有你真幸福,真开心,你是我的骄傲!”也可以是肢体语言上的,如抚摸、亲吻或拥抱孩子等。只有适当地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才能让孩子经常体验到父爱的温暖。


    03
    以身作则为孩子竖立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我们人生成长的不同阶段,我们需要不同的榜样。但最初乃至最大的榜样则来自我们的父母。某种程度上,我们的人格、性格乃至言谈举止、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都是被父母塑造的。

    父亲是孩子学习的楷模和榜样,他的一言一行都无意中会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所以,父亲要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要为孩子的成长树立良好的榜样。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亲如果是不拘小节、谈吐粗鲁,孩子也往往是油嘴滑舌、口出脏言;父亲勇敢正直、乐于助人,孩子可能从小就会帮助他人、学会分享。

    电影毕竟是电影,我们现实中的人生活在幸福的和平年代,不会像刘培强那样要做两难的选择非A即B。

    我们有着太多选择的机会,所以不要再说为了生存而失去陪伴孩子的机会,生存的方式有千万种,而孩子最需要的却只有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流浪地球:吴京这样的中国式父亲,为什么会培养出恨父母的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lvjeqtx.html